“總有人在偷看你的朋友圈。”

“總有人在偷看你的朋友圈。”
“總有人在偷看你的朋友圈。”
“總有人在偷看你的朋友圈。”“總有人在偷看你的朋友圈。”
“總有人在偷看你的朋友圈。”“總有人在偷看你的朋友圈。”
“總有人在偷看你的朋友圈。”“總有人在偷看你的朋友圈。”
“總有人在偷看你的朋友圈。”“總有人在偷看你的朋友圈。”
“總有人在偷看你的朋友圈。”“總有人在偷看你的朋友圈。”

從小到大我們好像一直在羨慕別人:

小時候羨慕別人的爸媽,長大後羨慕別人的工作,做父母又開始羨慕別人的孩子更優秀。

就像錢鍾書《圍城》裡說的: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

我們總是偷偷看著別人的朋友圈,來比較自己的生活,然後懊惱地說一句:“早知道我就去做這個工作了......”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做“後視偏差”,簡單來說就是“事後諸葛亮”——

我們總在做出選擇後悔意滿滿。

然而事實上,無論我們做出何種選擇,都有可能後悔。

因為從一些角度來說,每個選擇都不完美。

大家只是選擇不同,每一種選擇也都要承擔相應的代價。

只是你在羨慕的同時可曾想過,對方承受的代價又比你現在輕鬆嗎?

雷抒雁在《星星》中這樣寫道:

仰望星空的人,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晶瑩、透亮、沒有纖瑕。

飛上星空的人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渣,和地球一樣複雜。

所以,與其對著別的星球羨慕不已,還不如站在自己的星球上默默耕耘。

等你哪天再看,也許會發現,腳下這顆星的面目不知何時早已煥然一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