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農:養豬賠錢,消費者:豬肉貴,屠企:沒利潤,誰在騙人?

作為生豬產業鏈的鐵三角——豬農、屠企、消費者,最近輪番“哭窮”,養豬戶說養豬賠錢,屠宰企業說“屠宰一頭,賠一頭的錢”,消費者直呼:豬肉依舊貴到吃不起。同一個豬價下,為啥大家都在“賣慘”?

豬農:養豬賠錢

最近養豬人可謂太難了,豬價蹭蹭往下掉。但是養豬賠錢這是真的嗎?其實這句話還得分情況來說。豬價從之前的20元跌到現在的12元左右,只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而且還有繼續下跌之勢頭,東三省甚至已經到了10元的價格。5月16日豬價見下圖:

豬農:養豬賠錢,消費者:豬肉貴,屠企:沒利潤,誰在騙人?

那麼養殖戶賠錢,他們是在說謊嗎?其實一部分是在賠錢的!那就是買了“高價仔豬”的養殖戶,仔豬的購進價格差不多在1800左右,如果豬價跌破12元,那麼絕對是賠錢的。

我們就按生豬12元一斤的價格算,一頭220斤的豬出欄價為2640元,料肉比按照2.6:1,如果買回來是20斤,那麼小豬長到220斤,需要吃飼料520斤,差不多的600元。仔豬成本和飼料成本加起來就已經有2400元了,再加上疫苗、藥物、水電、人工和死淘率,賠錢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豬農:養豬賠錢,消費者:豬肉貴,屠企:沒利潤,誰在騙人?

但是對於自繁自養的養殖戶來說,就目前的豬價行情,養豬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所以吆喝賠錢的,都是購買了“高價豬”的農戶,在買之前對豬價的走勢盲目樂觀,才導致了現在的尷尬局面。

消費者:豬肉貴

隨著生豬價格走跌,市場上豬肉的價格也便宜了很多。但是好多消費者在相關豬價的文章後面留言:“豬價12元了,為啥市場上的肉不是12元,而是25元?”

豬農:養豬賠錢,消費者:豬肉貴,屠企:沒利潤,誰在騙人?


其實這裡消費者存在一個誤區,一般我們談論的都是生豬價格。生豬被屠宰企業收走之後,要進行一個屠宰工作,220斤的生豬,想要殺出220斤肉,顯然是不可能的,豬的出肉率一般在80%左右,這是其一。

第二,所謂“雁過拔毛”,每經過一個環節,都要加上一個環節的附加價格,收豬的加一點價格賣給屠企,屠企加一點價格賣給肉販,肉販加一點價格賣給消費者。所以這時候就會出現生豬價格和肉價差很多的現象。

第三,消費者喜歡拿豬肉貴的時候和便宜的時候對比,去年由於非洲豬瘟的原因,豬肉價格有一段時間,只要5元每斤。

豬農:養豬賠錢,消費者:豬肉貴,屠企:沒利潤,誰在騙人?

屠企:沒利潤,殺一頭豬,賠一頭豬的錢

當然,屠企前一段的日子也不好過。豬價高的背景之下,消費人群和能力有限,再加上疫情的原因,消費力更是大打折扣,市場空間壓縮最終導致屠宰企業利潤收縮。

疫情之下,屠宰企業人員復工率低、運輸成本加大無形中也增加了成本。成本增高了,老百姓不買賬,所以虧錢也是必然。

豬農:養豬賠錢,消費者:豬肉貴,屠企:沒利潤,誰在騙人?

為什麼屠企喜歡壓價?因為豬價越便宜,對他們越有利,他們只是賺差價的。屠企10元收購,11元出手,掙1塊錢;5元收購,6元出手,也是掙1塊錢。但是11塊好出手,還是6塊好出手,相信大家心裡都名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