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小學生是這樣分辨“姐姐”和“阿姨”的,網友:扎心了

在過去,小學生還是單純可愛又乖巧的孩子,現在的小學生似乎已經“進化”了,實力不容小覷額,在學校寫著飽含人生哲理的作文,在課下混跡各大網絡和一大群成年人講道理,這一代的小學生們透著一股子機靈勁,有時候想問題腦子比成年人轉的都快,但是有時候這些孩子還真的蠻氣人的,滿嘴風涼話還帶著一臉沒經過社會毒打的笑容,就比如說明明你覺得自己是小姐姐,人家卻開口叫你“阿姨”。

原來小學生是這樣分辨“姐姐”和“阿姨”的,網友:扎心了

其實,孩子們的變化正是一個時代的特徵,這一代的孩子正處在國家科技發展的飛速時期,過去的“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現在可以直接從小學生開始了,孩子們只要有網絡、有電子設備就可以知道很多事情,這不僅開拓了眼界,也豐富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

而當初90後已經進入20歲和20歲的末端,很多女孩子還無法接受自己即將面臨結婚生子,她們無法接受自己變老而且非常不喜歡聽同齡人叫自己“姐”,同時也非常“反感”小學生叫自己“阿姨”。

看看這屆“小機靈鬼”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吧!

《街頭採訪》欄目曾經做過一個節目,節目就是以小學生的採訪為主,對小學生提出了很多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你是如何看待大人糾結自己的顏值的?”孩子們對顏值這個話題還是比較放得開的。在他們看來顏值這個東西是爹媽給的,天生的,改變不了順其自然就好了。問:“你是怎麼分辨姐姐和阿姨的?”小學生:“姐姐看到喜歡的東西就一定會買,阿姨搞特價時一定會買”這......有點道理。

原來小學生是這樣分辨“姐姐”和“阿姨”的,網友:扎心了

“姐姐和阿姨好區分!化妝的都是阿姨,沒化妝的都是姐姐!”這是為何?我的化妝品是不是白買了?以後省錢了?

“塗大紅口紅的是阿姨,沒塗口紅的是姐姐”好吧,我不懂。

“姐姐總覺得自己很老,阿姨總覺得自己很年輕”哈哈,扎心了,同學!

原來小學生是這樣分辨“姐姐”和“阿姨”的,網友:扎心了

“長得好看的是姐姐,長得不好看的就是阿姨”你怕是會捱揍啊,孩子。放學別走......

“會打扮的是小姐姐,不會打扮的...打招呼的時候直接用你好,不用叫阿姨”孩子你很聰明啊。其實,孩子們對大人的看法還不止這些,很多事情他們都表示無法理解,當談到健康的時候,孩子們的回答也是針針見血

原來小學生是這樣分辨“姐姐”和“阿姨”的,網友:扎心了

“大人們總是吃最油的外賣,減最狠的肥。”“光腿神器能包治百病”“炸雞配啤酒,枸杞加人參。”“熬最長的夜,敷最貴的面膜”你們懂得還真是多,一定是從媽媽那學來的。

原來小學生是這樣分辨“姐姐”和“阿姨”的,網友:扎心了

關於男孩子和女孩子的關係,小學生是這樣認為的:“10歲被女人暴打、30歲寵愛女人、50歲共生死、90歲應該是在醫院度過餘生。”這是爸爸教你的嗎?孩子們雖然“明白”的有點超前,但是這三觀還是比較正的,這是值得慶幸的。但是呢,小編隱隱感覺往日在網絡上的能言善辯、雄霸一方的各路段子手,說不準正是這些還沒有身份證小孩子呢。

原來小學生是這樣分辨“姐姐”和“阿姨”的,網友:扎心了

很多家長都很擔心網絡的發達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我想問題應該不大,看看這組對話就知道了,問:“你覺得哪款社交軟件需要改進?”小學生:“微博,因為有很多亂七八糟的熱搜,還會形成網絡暴力。”看著三觀多正啊,所以說不管外界的環境如何,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做好家庭教育孩子就不會輕易被社會上的形形色色而影響。

原來小學生是這樣分辨“姐姐”和“阿姨”的,網友:扎心了

這樣的家庭環境更有利於孩子成長髮展

1.充滿愛的環境

充滿愛的家庭環境,能讓孩子內心產生愛、學會關心別人、愛護別人,對孩子的性格形成和發展非常有意義。家長彼此之間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關愛,愛孩子、愛彼此、愛老人甚至和鄰里都打好交道,就是給孩子創造了一個有愛的環境。

原來小學生是這樣分辨“姐姐”和“阿姨”的,網友:扎心了

2.給孩子創造一個鍛鍊自己的環境

家長不要一面對孩子的事情就事事親為,給孩子自己一個鍛鍊的空間,讓孩子有機會自己動手完成一些事情,這能夠鍛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還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不要小瞧我們的孩子,其實很多事情他們都是可以完成的。讓他們在動手的時候學會想辦法、動腦筋、然後形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如果家長幫孩子打理好一切,就讓孩子養成依賴性,上學以後就會出現很多問題,甚至還會形成“少爺病”和“公主病”,被同學們和老師不待見。

現在的小學生是不是有點老成?你怎麼看?歡迎屏幕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