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國人從矇昧走向覺醒的標誌

100年前的今天,一場口號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遊行示威轟轟烈烈地在北京上演,史學界將其稱之為“五四運動”。

無疑,“五四運動”是國人開始從矇昧走向覺醒的標誌,面對著巨大的外來衝擊和內在變革,許多知識份子和仁人志士,滿懷濟世救國的憂患意識,但是在國難和混亂中,他們由失望變成了完全的絕望,整個中國充斥著“萬馬齊喑”的悲觀氛圍。

“五四運動”:國人從矇昧走向覺醒的標誌

知識分子們深感報國無門,他們認為必須喚醒民眾,實行變革,而國難當前,執政者卻無動於衷,恰在此時,“巴黎和會”上戰勝國之一的中國的利益未被列強考慮,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不滿,成為了“五四運動”的導火索。

如今在回顧這段歷史時,我們會看到,“五四運動”有著積極的一面,也有著消極的一面。

“五四運動”:國人從矇昧走向覺醒的標誌

首先,這場運動促進了國人的覺醒,喚起了多數人的愛國心,也推動了當時中國各方面的發展,比如女權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盛行,政治和文學的發展,而其次則是各種“新思維”開始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這也是繼春秋戰國時期之後,再次出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同時,一些文學巨匠和社會團體也如雨後春筍般誕生。

“五四運動”:國人從矇昧走向覺醒的標誌

但是,由於時代的侷限,“五四運動”不免也有著它消極的一面,一些激進份子認為現實世界無可救藥,進而對中國傳統文化持否定態度,反對中庸之道,急於走捷徑,主張砸爛一切,開始了文化層面的全盤西化,換言之,“五四運動”其實是“新文化”運動的延續,在促進國人思想覺醒的同時,也間接開始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破壞,以至於毀滅,從這個角度來說,“五四運動”其實是失敗的,而“五四運動”留給我們這些後人的思考,則依舊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