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不可及的策略是朱允炆削藩失敗的根本原因


愚不可及的策略是朱允炆削藩失敗的根本原因

諸侯王就地做大,嚴重威脅中央政權的穩固,對於任何中央朝廷來說,削藩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但這個事很棘手,是很難辦的事,操之過急很容易適得其反,朱允炆削藩就是一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時年二十一歲的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即位僅僅幾個月,建文帝就開始考慮削藩以增強自己的權力。

據《明史·高巍列傳》記載:當時的主政者都在議論削奪藩王,唯獨高巍和御史大夫韓鬱先後請求對藩王施加恩德。高巍說:

"高皇帝分封諸王,此之古制。既皆過當,諸王又率多驕逸不法,違犯朝制。不削,朝廷綱紀不立;削之,則傷親親之恩。賈誼曰:'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就是說,分封諸王是自古以來的制度,不削藩朝廷綱紀就難以確立,削藩就傷了親情。賈誼說:“要想天下久安,不如廣泛建立諸侯而削弱他們的實力”。現在削藩不能採取晁錯削地奪權的謀略,而是應當效仿主父偃的推恩政策。在北面的藩王,子弟分封到南方;在南面的藩王,子弟分封在北方。如此以來藩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

在豹眼看來,這是很高明、正確的策略,但沒有被建文帝採納。

建文帝太年輕,毫無治國理政的經驗,書生氣十足而且溫文爾雅。他所重用的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等人,雖是大儒卻也是書呆子,既缺乏從政經驗,又沒有執政能力,只會紙上談兵。

但這幫子人在削藩這事上卻毫不心慈手軟,利用或有或無的罪名對那些勢力較小、較弱的藩王,採取激烈的行動,專找軟柿子下手,很快就得到了一些成效。

據史料記載:

周王朱橚(1361—1425年)是第一個倒臺的,接著另外四個王子也垮了下來:代王朱桂(1374—1446年);湘王朱柏(1371—1399年);齊王朱榑(1364—1428年);以及岷王朱楩(1379—1400年)。在一年之內,五個舉足輕重的藩王就被廢掉,燕王朱棣就成為下一個目標。

朝廷承認朱棣是個狠角色,是最棘手的藩王,在行動上非常小心謹慎。這恰恰給燕王留出了集結部隊和準備的時間。

朱棣以靖難之名,與建文帝展開了對戰,最終攻破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燕王取而代之。

從朱棣的首席謀士道衍和尚(後名姚廣孝)給他的謀劃來看,即便朱允炆不削藩,朱棣也最終會造反。

愚不可及的策略是朱允炆削藩失敗的根本原因


但如果朱允炆策略得當,還是具有勝算的。

當初,朱允炆準備對朱棣動手的時候,朱棣還無意立即行事,因為他的三個兒子正在南京作為人質。

在1398年和1399年,燕王朱棣搞了許多鬼把戲,又是裝病,又是裝瘋,請求遣返他的兒子們。直到1399年六月,朱允炆才准許朱棣的兒子們回到燕王身邊,到這時燕王才決心用軍事行動抗命朝廷。

歷史學家把朱允炆這一決定,稱之為愚不可及。

從朱棣投鼠忌器、遲遲沒有動手來看,如果朱允炆採納高巍、韓鬱的建議,實行推恩令,既堵住了朱棣的嘴,又給朱棣造反增加了很多顧慮。如果朱棣要捨棄自己的兒子們,執意造反,那就另當別論。

如果朱允炆採取推恩令,將勢力最大的藩王以此削弱,對於勢力較小的藩王,尋找不法罪行削藩,雙管齊下,或許就能夠削藩成功。

本來朱允炆的叔叔們還在,他這個皇位來得就不那麼理直氣壯。雖說有朱元璋的遺詔,但有兒子卻把皇位傳給孫子,這似乎不太合套路。這時候,朱允炆卻不是施以恩德而急於削藩,更加顯得寡情少義。

反之,朱允炆施行推恩令,既符合道義,也顧念親情,應該能夠收買人心。而且使朱棣沒有起碼的藉口,以靖難之名興師動眾。如此一來,隨著政權的穩固,或許還有機會除掉朱棣。

但這僅僅是一種可能,朱允炆遠不是朱棣的對手,朱棣有足夠的花招對付他。

在豹眼看來,朱允炆削藩的策略是錯誤的,但採納高巍的建議未必一定成功,起碼存在希望。

這純粹是事後諸葛,說了跟沒說一樣,但起碼是說了,即便採納高巍建議一定成功,對於朱允炆來說,也一樣毫無意義啦。

愚不可及的策略是朱允炆削藩失敗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