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秦始皇嬴政的自稱和代稱相當多!

在古代,自己如何自稱和別人如何稱呼自己往往很有代表意義和深度含義。一般而言,古人在自稱時往往都會帶著謙虛的意味,例如"在下"、"鄙人"等自稱皆是如此。而別人代稱自己的情況則更加複雜一些,通常來說,如果是敵人,那麼他大概率會指名道姓地代稱,甚至會故意用一些貶義詞來代稱,例如陳琳為袁紹撰寫《討賊檄文》時,就以"閹宦遺醜"來指代曹操。而如果是朋友,那麼他很有可能單以表字代稱,例如曹操總是稱呼荀彧為"文若"、劉備總是稱呼關羽為"雲長"一樣,這是因為在古代,連名帶姓地稱呼他人往往是極其不禮貌的行為。

秦始皇作為統一六國、結束數百年紛亂局面的千古一帝,他一向自命不凡且好大喜功,所以他的自稱往往與眾不同。而最為我們所熟知的秦始皇自稱可能就是"朕"了吧,畢竟這是自秦始皇時期才開始成為皇帝專用的自稱。事實上,秦始皇還有許多自稱,而且秦始皇似乎更喜歡用其他自稱一些。

除此以外,由於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歷史上一直都是褒貶不一的人物,所以有關他的代稱也相當地多,這其中既有讚美的代稱,也有諷刺的代稱。而透過這些紛繁複雜的代稱,我們似乎也能管窺秦始皇在歷史上的種種形象。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秦始皇的代稱既有讚美,也有諷刺!

一、秦始皇的四種自稱

1.寡人。

先秦時期,各國君主在他國諸侯王面前或他國使臣面前,大多都是自稱"寡人",所謂"稱孤道寡"即出自於此。秦始皇嬴政也不例外,他在面對他國君主或他國使臣時,也常常以"寡人"自稱。例如《戰國策》所記載的《唐雎不辱使命》故事中就多次出現秦始皇自稱寡人的記載,史載: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秦始皇在他國諸侯王或他國使臣面前,一般都自稱寡人!

2.吾。

和現代漢語的意思一樣,"吾"就是"我"的意思。早在先秦時期,"吾"就和"餘"、"予"、"我"等詞一樣,都是普通百姓表示自稱的詞語。只不過因為此語過於平凡,所以素來自命不凡的秦始皇很少在公開場合以"吾"自稱,僅在少數非正式場合中以"吾"來自稱。例如《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就有少量秦始皇自稱"吾"的場景,史載:

始皇帝幸梁山宮,從山上見丞相車騎眾,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後損車騎。始皇怒曰:"此中人洩吾語。"案問莫服。當是時,詔捕諸時在旁者,皆殺之。

始皇聞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自命不凡的秦始皇很少在公開場合以“吾”自稱,僅在少數非正式場合以“吾”來自稱!

3. 朕。

"朕"在先秦時期其實和"吾"、"我"、"餘"等詞一樣,都是一種普通的自稱而已。例如屈原在《離騷》中就曾開篇說道:"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是高陽帝的後代子孫啊,,我的偉大的父親名叫伯庸。"

然而,待至秦始皇統一天下並首創皇帝制度之後,為了顯示皇帝的與眾不同,他就特地禁止民間百姓再以"朕"字自稱了,從此以後,"朕"字就成為皇帝一人專用的自稱了。《史記·秦始皇本紀》就明確記載道:

天子自稱曰“朕”。

事實上,秦始皇所創立的這個皇帝專有自稱後來又被西漢王朝所繼承,經過兩漢數百年的傳承和皇權的不斷強化後,"朕"字根深蒂固地成為了皇帝的專用自稱,並逐漸成為皇帝的代名詞。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朕”字從秦始皇時期開始成為皇帝專用自稱,並逐漸成為皇帝的代名詞!

4.真人。

秦始皇晚年痴迷於煉丹製藥,致力於求仙問道,極度渴望長生不死,而術士盧生就利用秦始皇的這種心理,蠱惑他改稱自己為"真人"。《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此事道:

盧生說始皇曰:"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雲氣,與天地久長。"於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

從上述秦始皇的四種自稱可以看出,除了"寡人"、"吾"這兩個自稱是承襲前代而來以外,"朕"和"真人"這兩個自稱皆是自秦始皇時期才開始成為皇帝的自稱了。可以說,秦始皇不僅開創了皇帝制度,而且還開創了皇帝"自稱"多樣化的先河,自此之後封建帝王的自稱謂愈加複雜、講究。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秦始皇晚年致力於求仙問道,渴望長生不死,所以常常以“真人”自稱!

二、秦始皇的多種代稱

相較於自稱,秦始皇的代稱數量更多,含義更廣。按其衍生關係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是秦始皇的本名嬴政所衍生出來的相關代稱;二是始皇帝號所衍生出來的相關代稱;三是沿襲舊有的相關代稱;四是間接指代稱謂。

1.秦始皇的本名嬴政所衍生出來的相關代稱

關於秦始皇的姓名這件事,大家或許都知道秦始皇叫"嬴政"。但是"嬴政"這個名字其實是秦始皇的"姓"加"名"所組合出來的名字,事實上,如果按照先秦時期以"氏"為尊的時代背景下,秦始皇還有一個名字叫"趙政",即秦始皇"氏趙名政"。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秦始皇除了有嬴政這個姓名外,還有一個名字叫“趙政”!

《史記·秦始皇本紀》曾記載此事道: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即秦始皇是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出生於趙國,其父秦莊襄王嬴異人為其取名"趙政"。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秦始皇於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出生於趙國後,其父嬴異人為其取名“趙政”!

注意:關於先秦時期的姓氏問題,其實十分有意思。本文暫且做個簡短的解釋。

先秦時期的"姓"是用來表示血緣關係(同祖即同姓),而氏則是用來區分具體家族和尊卑關係(即如若同祖,但不同家,氏就有所不同)。打個比方來講,如果某個大貴族原本姓趙,名甲一,其姓名自然就是趙甲一了。他名下有一個國家叫A,那麼按照以氏為尊的先秦時期,他的氏名就是A甲一了。

趙甲一生有三子,分別是乙二、丙三、丁四。三子各自成家後,分別搬到B、C、D這三個地方當小貴族了,那麼這乙二、丙三、丁四作為趙甲一的兒子,自然都是姓趙,其姓名就是趙乙二、趙丙三、趙丁四。但因為其氏分別是B、C、D,所以這三兄弟的氏名是B乙二、C丙三、D丁四。

更重要的是,在先秦時期以"氏"為尊的時代背景下,這三兄弟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或許是B乙二、C丙三、D丁四,而非趙乙二、趙丙三、趙丁四。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先秦時期的姓氏問題比較有意思,也比較複雜!

因為秦始皇素有嬴政這個姓名和趙政這個氏名,所以人們也常常以"政"代稱秦始皇。例如《史記·刺客列傳》就曾記載道:

燕太子丹者,故嘗質於趙……及政立為秦王,而丹質於秦。

待至贏政十三歲時即位為秦王后,人們又常常以"秦王政"來指代秦始皇。例如《史記·秦本紀》記載:

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並天下為三十六郡,號為始皇帝。

《史記·燕召公世家》也曾記載道:

九年,秦王政初即位。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因為秦始皇素有嬴政這個姓名和趙政這個氏名,人們也常常以"政"代稱秦始皇!

2.因帝號始皇而衍生出來的別稱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兼併六國、統一天下後,就以"子議父、臣議君不合禮法"的理由廢除了諡法,並自創了他自己自稱始皇帝,後世以二世、三世至於萬世的計數方法。由此也衍生出了大量相關代稱,其中"皇帝"就是秦始皇的官方正式代稱,而《史記》中有關秦始皇時期的詔書也均是以"皇帝"指代秦始皇。例如《史記·秦始皇本紀》曾記載秦始皇巡遊天下期間,曾多次勒石紀功,而那些刻石上就常常寫道: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

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

皇帝之功,勸勞本事。

皇帝之明,臨察四方。

皇帝之德,存定四極。

維二十九年,皇帝春遊,覽省遠方。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皇帝”就是秦始皇的官方代稱,秦始皇在位期間所頒佈的詔書均以皇帝代稱!

而帝號始皇所衍生出來的代稱,最廣為人知的或許就是"秦始皇"了,時至今日我們現代文學、影視劇也常常以秦始皇來指代嬴政。事實上,早在秦漢時期,人們也已經開始以"秦始皇"來指代嬴政了。例如司馬遷在編纂《史記》時,就將嬴政的相關事蹟命名為

《秦始皇本紀》。

除了秦始皇這個知名度極高的代稱外,因帝號始皇而衍生出來的代稱還有很多,諸如秦始皇帝、秦皇帝、始皇帝等等。例如《史記·秦始皇本紀》就記載道:

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

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

二十九年,始皇東遊。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因帝號始皇而衍生出來的代稱還有秦始皇帝、秦皇帝、始皇帝等等!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

高祖常徭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史記·秦本紀》記載:

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子胡亥立,是為二世皇帝。

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秦始皇帝、秦皇帝、始皇帝都是源自始皇而衍生出來的代稱!

在漢代,文人墨客有時又常常將"秦始皇帝"簡稱為"秦皇"。例如《淮南子·人間訓》就曾記載道:

秦皇挾圖錄,見其傳曰:亡秦者胡也。

待至魏晉南北朝,乃至唐宋元明清時期,更多的文人墨客開始將秦皇與漢武二帝合稱了,例如李白在其詩歌《古風》中也曾吟唱道: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飛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而偉大的毛主席也曾在《沁園春·雪》中寫道: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秦皇漢武,我國古代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兩個帝王!

甚至後世許多文人墨客為了詩詞押韻,還特意將"秦皇"改成為"秦帝"。例如梅堯臣在《依韻和唐彥猷華亭十詠·秦始皇馳道》一詩中就曾寫道:

秦帝觀滄海,勞人何得修。石橋虹霓斷,馳道鹿糜遊。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後世許多文人墨客為了詩詞雅韻,也常常以秦帝指代秦始皇!

3.沿襲舊有相關稱謂

正史文獻在記敘秦始皇的相關事蹟或記載當世人物對話時,也常常採用沿襲舊有稱謂的方法,而對於秦始皇的傳統代稱則有以下六種:

首先是"大王"。《史記·秦始皇本紀》就多次記載謀士、辯士與秦始皇交談辯論時,以"大王"指代秦始皇。

齊人茅焦說秦王曰:秦方以天下為事,而大王有遷母太后之名,恐諸侯聞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於雍而入咸陽,復居甘泉宮。

大梁人尉繚來,說秦王曰:"原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謀士、辯士在與秦始皇交談辯論時,就常常以大王指代秦始皇!

其次是“秦王。”這是因"大王"這一稱呼而進一步精確的代稱,(這一代稱亦可指代自秦惠文王以後的歷代秦君)。例如《史記·秦始皇》就記載道:

秦王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

繚曰:"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遊。"乃亡去。秦王覺,固止,以為秦國尉,卒用其計策。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因“大王”這一代稱而進一步精確的稱呼,是秦王,只不過此代稱亦可指代秦惠文王之後的歷代秦王!

再次是"天子"。昔日周王朝就長期以"天子"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專用代稱,而春秋戰國時期雖然戰爭頻繁,周天子名譽掃地,但其"天子"尊稱卻仍舊熠熠生輝,仍舊為秦始皇所採用。例如《史記·秦始皇本紀》就記載:

天子自稱曰“朕”。

甚至一直到漢武帝時期,大儒董仲舒所做的《春秋繁露》也仍舊強調道:"德作天地者稱皇帝,天佑而子之,號稱天子。"由此可見,"天子"這一代稱不僅彰顯了皇帝的至高權威,而且還在宣揚著"君權神授"的理念。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秦始皇亦延續了西周時期的“天子”代稱!

再次是"上"。這是一種非常純粹的尊稱以彰顯皇帝的至高無上的權威。許多臣子在向秦始皇提建議時,往往都會以"上"尊稱秦始皇。例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

盧生說始皇曰:“今上治天下,未能恬談。願上所居宮毋令人知。”

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體息。

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許多臣子在向秦始皇提建議時,往往都會以"上"尊稱秦始皇!

再次是"人主"。顧名思義就是"人間之主"的意思。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代稱,它多見於術士、道士對秦始皇的稱呼,所以這極有可能是術士為了迎合秦始皇渴望成仙的心理,而專門用來恭維秦始皇的,其含義是仙人掌握著天界,而秦始皇就以"人主"的身份執掌著地界。例如《史記·秦始皇本紀》就曾記載術士盧生對秦始皇說道:

臣等求芝奇藥仙者常弗遇,類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時為微行以辟惡鬼,惡鬼闢,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則害於神。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術士、道士為了迎合秦始皇渴望長生不死的心理,就刻意恭維他為“人主”!

最後是"陛下"。"陛"原本是指帝王宮殿的臺階,而"陛下"原來指的也只是站在臺階下的衛士而已。在古代,臣子向天子進言時,往往不能直接面見天子,而必須先讓臺下的衛士入宮稟告,所以"陛下"也因此有了臺階下的臣屬通過臺階上的衛士向天子傳話的含義,也有了卑賤者向尊貴者進言的意思。因此"陛下"一詞逐漸成為對帝王的一種尊稱。例如《史記·秦始皇本紀》就多次記載臣子以"陛下"指代秦始皇的情景:

廷尉李斯議曰:"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

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僕射周青臣進頌曰:"他時秦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聖,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悅。

博士齊人淳于越進曰:"臣聞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始皇下其議。

丞相李斯曰:"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陛下原本是指站在王宮臺階上的衛士,後來演變成對皇帝的一種尊稱!

4.間接指代稱謂

"祖龍"。"祖"又"起始"、"第一"之意。而"龍"即君主的象徵。

所以以"祖龍"指代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確實非常貼切。而且"祖龍"一詞頗有神秘色彩,似乎與某種宿命有著密切聯繫,所以"祖龍"一詞常常出現在神秘的讖語中。例如《史記·秦始皇本紀》就曾記載過一件神秘的事情:

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

而後世的文人墨客沿襲使用,也常常在詩歌中也常用"祖龍"指代秦始皇。例如唐代章碣在《焚書坑》一詩中就曾吟唱道: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秦始皇嬴政都有哪些自稱和代稱?關於皇帝自稱和別稱的那些故事

祖龍這個代稱頗有神秘色彩,所以常常出現在讖語中!

結語

總而言之,縱觀秦始皇的相關稱謂,基本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秦始皇的自稱,這主要有寡人、吾、朕、真人四種。

而第二類則是他人對秦始皇的代稱,這其中根據衍生關係又大致可分為四種。第一種是根據本名嬴政所衍生出來的相關代稱,具體有趙政、政、秦政、秦王政;第二種是根據帝號始皇所衍生出來的相關代稱,具體有皇帝、始皇帝、秦始皇帝、秦皇帝、始皇、秦皇、秦帝;第三種是沿襲舊有的相關代稱,具體有大王、天子、上、人主;第四種是間接指代稱謂,即"祖龍"這一代稱。

透過這紛繁複雜的種種自稱和代稱,我們彷彿仍舊可以感受到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的慷慨豪邁和自命不凡。例如秦始皇以"朕"作為皇帝專用自稱來強化皇帝權威,這是影響了千年以來歷代帝王的做法啊。

再例如秦始皇晚年又常常不稱"朕"而改稱自己為"真人",這似乎又在昭示著作為普通人的秦始皇,他內心對生老病死的極度畏懼和對長生不死的極度渴望。至於秦始皇其他的諸如"秦皇"、"秦帝"、"始皇帝"等代稱似乎又在頌揚者秦始皇作為歷史上首位皇帝的至尊榮耀和無限風光,當然,這些代稱也多少帶有一些諷刺與無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