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 美麗的頑疾

文+圖|末梢和神經

紐約太過紛繁複雜,明知對它的喜愛是一場頑疾,但始終保有最單純的嚮往,

不論在下一秒的時空和歷史的軌道上會發生些什麼,

人們始終願意相信它的一切都是美麗的、勇敢的和充滿幻想的。


紐約 美麗的頑疾

精英之路

一頭扎進華爾街,忽略了身背重物,忘記了空腹前行,無論怎樣在狹窄的人行道上閃轉騰挪,身後總會有拿著熱咖啡、腳步急速的上班族沉默地催促著我加快步伐,發生在這條路上的每一秒鐘,也許就是影響全球經濟走勢的那一剎那。

上班族、熱狗攤、鴿子、鋼筋水泥、百年建築、觀光團、各色旗幟,這些可能只是華爾街的表象,但這條街道在新聞媒體報道中出現的頻率應該是冠絕全球了。在這裡來去匆匆的人們,各種膚色、打扮混跡在一起,除了淡定自若接受著各種頻率閃光燈的華爾街銅牛,以及目光好似鐘擺的警察和小販外,其餘人的眼神堅定而有力,腳步輕盈而快速,一批人消失在街角,另一批人又從地鐵站裡補了上來,使得這裡呈現出極其繁忙的節奏感。

站在大名鼎鼎的紐約證券交易所臺階之上,緊閉的窗簾隔絕了外部的一切紛繁複雜,我猜想裡面的精英們應該正在面紅耳赤地買入賣出。這裡不對外開放,我便站在一棟羅馬式建築的石柱旁悠閒地俯瞰這下面的一切。小商販不斷地從包裹裡掏出貨品擺在展示架上,中東人和印度人經營的快餐車發出滋滋聲響,窗口外有序地排著隊,另一邊的警察三五成群環顧著四周,這裡不會出現執法人員以毀壞市容市貌為由驅趕小販,大家相安無事、秩序井然,因為這是華爾街。


紐約 美麗的頑疾


曼哈頓下城金融區聚集了太多的精英人群和歷史故事,以至於在早晨的八九點鐘,各種旅行團體已經遍佈了這片區域內的各個角落,我依然站在紐交所門口遠遠地注視著他們,導遊們舉著各種象徵著團體的旗幟,賣力地講解,參團人員扭動著身體環顧四周,也是挺有意思的畫面。


紐約 美麗的頑疾

各種摩天大樓林立,就像是一排排守護這條長街的衛士,而這些高樓大廈多數都建造於百年之前。


百老匯大街由南向北貫穿整個曼哈頓,南起炮臺公園,北至布朗克斯,而常說的百老匯劇院集中在中城區,它有別於紐約的其他街道,這裡的人流車流密集程度應該是史無前例的。


紐約 美麗的頑疾


紐約之肺

清晨的布朗克斯很安靜,街旁店鋪還緊閉著大門,除了趕路上班的人少有其他動靜。地鐵列車壓著厚重的軌道搖搖晃晃地載我到達上西區的中央公園旁,我給自己設計了一條步行線路,遊覽整個被譽為紐約後花園的中央公園。

也並不是所有早晨大街上出現的人們都是為了奔向遠處的公司,在公園外部的長椅上,我安靜地看著來來去去的人群和車輛,能夠看到很多晨跑的人,汗流浹背地圍繞著公園的外牆;也能看到老人們或成群結伴或獨自一人帶著狗進入公園;還能看到騎行的人、乞丐以及怪異的裝扮者。這是個極度尊重和包容他人的地方,常常跟紐約人在對某人某事評頭論足後都會聽到他們的一句回應:“No problem,this is New York.”


紐約 美麗的頑疾


邁步走入中央公園,日頭已經有點毒辣了,很難想象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頓地區會有這麼一座大型的公園佔據一席之地。但這確實是紐約人的最愛,這裡曾經是富人展示馬車的地方,至今仍然保留著馬車觀光這一項目;幾十年前專給窮人們開辦的免費夏日音樂節在今日也依然延續,不巧的是我在紐約的這幾日並沒有遇到。人們在公園裡散步、跑步、野餐、遛狗、打球,儼然一處生機勃勃之所,聽說在夏天還會定期舉辦免費的莎士比亞戲劇演出。公園的北部多數為鬱鬱蔥蔥的小丘,中心處為大型的人工湖;南部則貫穿著彎彎曲曲的步行道和日光浴草坪,動物園、雕塑、劇院、歐式花園等都分列其中。我從北部進入,一片大草坪中許多人和狗一同玩耍。東邊有一些著名的雕塑和花園,如愛麗絲夢遊仙境雕塑,位於中央的人工湖也在各類影片中享有頗高的上鏡率。環湖四周是乾淨的步道,散步和跑步的人不計其數,湖兩邊則是上西區和上東區的林立高樓,湖水倒影著兩邊壯觀的景物,水中烏龜和鴨子懶散地遊著。

而最讓我難忘的就是公園的保護水域和草莓園了。保護水域是一個小小的水塘,水很乾淨,水面上漂著許許多多小孩們的模型船隻,這裡的設計靈感來自於19世紀的巴黎模型船池塘,它的形象在《精靈鼠小弟》裡登峰造極。走到草莓園的時候,我被一陣嘈雜聲吸引,奮力地擠到人群前排觀看,幾個黑人年輕人放著音樂做著遊戲,表面看是與遊人的互動,實際上就是為了賺點小費。不少人佔據了長椅,把紀念約翰·列儂的馬賽克紀念石圍了個圈,約翰·列儂曾在街道對面的大廈外遇刺,由小野洋子出資修建了這個紀念園,取名來自甲殼蟲的歌曲《永遠的草莓園》。有一位街頭藝人坐在草莓園一側的長椅上賣力演唱約翰·列儂的經典歌曲,遊客們和當地人混坐在四周,安靜聽歌。中央公園的懶散似乎也影響著它周圍的幾片區域,園外的長椅上坐滿了小憩的人們,快餐車在忙碌地製造著午餐。


紐約 美麗的頑疾

這個小場景就是美國文化的一個縮影,樂觀、積極、不乏幽默,即使一些悲傷的元素也會用戲劇性的一面去表現。


哥倫布廣場位於中央公園的西南角,連接著中城區和上西區,以及分接著百老匯大街,廣場很小,有一尊哥倫布雕像被噴水池環繞著。廣場時常會聚集很多人,但我到達這裡的時候卻十分平靜,我安靜地坐在長椅上瞧著千姿百態的人群和百老匯大街上彙集的車流。一對年輕人來到廣場上,女生穿著芭蕾舞舞服,男生穿著休閒衣,在沒有配樂的情況下若無其事地在小廣場上跳起了芭蕾,其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女生起身跳舞,男生在不遠處裝作遊客拍照,女生有意無意地撞到男生,讓人群誤以為出現了配合失誤,男生也是一個驚訝和趔趄,轉身摟起女生跳了起來,所有人都被這個小幽默逗笑了,沒有一個人有過度的反應,安靜觀看或者拍手叫好。

黃昏下的百老匯大街呈現出一種六七十年代的復古感,玻璃外牆倒映著對面的百年曆史,再配以復古感極強的落日黃,這種場景讓人心生憧憬,百看不厭。


紐約 美麗的頑疾

步行探索上東區曼哈頓電影拍攝地

上東區是著名的奢侈品彙聚之地,也是巨大的富庶之地,並且博物館林立,如何更高效地探索,對我來說有點猶豫,最終還是選擇了一條步行道。

這條步行道以曼哈頓的電影拍攝地為主線,從現代化的Bloomingdale’s百貨公司廣場開始,這裡是湯姆漢克斯在《現代美人魚》中砸碎電視的地方;向西行至第五大道旁的Copacaban餐廳,這是《盜亦有道》和《情梟的黎明》取景地;另一側的中央公園,更不必多講,這裡拍攝過《特南鮑姆一家》《捉鬼敢死隊》《裸足佳偶》以及《勇士》;從65街向東走,與Park Ave交界處的約翰馬拉維奇公寓,這裡曾出現在《傀儡人生》裡;沿著Park Ave向北走,72街附近的high-rise曾是《午夜牛郎》的取景地;東南方向走過一個街區,霍莉戈萊特里的公寓,這裡就是大名鼎鼎的《蒂芙尼的早餐》中的聯排別墅;再向北走至3Ave和74街交口處,這裡的JG Melon是《克萊默夫婦》中一處會面的地方;沿76街向西走至麥迪遜大道,卡萊爾酒店是《漢娜姐妹》中伍迪·艾倫和威斯特糟糕約會的地方;麥迪遜大道非常寬闊,向北至82街,再向第五大道走過去,就會看見著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也是《剃刀邊緣》和《當哈利碰上莎莉》著名的取景地。

這片富人區有著與其他片區不太相同的感覺,首先是夠文藝,其次是夠乾淨,最後是夠檔次。上午10點多,幾家高檔餐廳的路邊座位就已經有服務生開始佈置了,而且幾張桌子全部擺上了寫有已預定字樣的牌子,整個片區的街道顯示出歐式的風格,幾所公寓都有好看的門頭,高檔私宅更不必說,花草繁茂,好看極了。

大約到了正午時分,我躲進中央公園裡避暑,繁茂的大樹遮天蔽日,我坐在樹下打盹。旁邊不時有松鼠經過,遠處有幾個畫畫的姑娘,在畫架上描繪著公園裡的景象,我沒好意思打擾她們,也就沒湊過去看看畫工如何。大都會博物館外此時聚集了幾位拉丁藝人在演唱,這是我在街頭聽到的音樂裡面最棒的一首。整個美國都像這麼歡快和輕鬆,如這些民間街頭藝人一樣,無論是雜耍還是唱歌,彈奏或是乞討,他們都用各自的方式表達出內心的愉悅感。


紐約 美麗的頑疾

Time square

臨近日落的時候天空下了一小陣太陽雨,紐約人對這種太陽雨見怪不怪,只要在路邊稍微躲避一會兒就一切如常了。不過雨後的紐約更好看了一些,這時候我剛從中央火車站走出來,空氣更加透徹,外加一些地面積水的反射,營造出一點夢幻效果。黃昏的太陽光暖得刺眼,在西方的地平線上徘徊,透過街道的縫隙照射過來,此時也恰逢下班高峰期,路上人滿為患,但每天沐浴著這樣的陽光下班,也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

順著中城區繁忙的馬路向一個廣場走去,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Time square,其實本身只是跟紐約時報有關的一個廣場,名字的正確翻譯應該是時報廣場,但是Time和Square兩個單詞組合在一起,多多少少增加了一些浪漫的色彩,人們更願意理解成時代、時間這層意思,叫著叫著也就變成了時代廣場,就像這個廣場可以濃縮時間,或者可以改變這個時代,怎麼理解都不錯。

我好奇廣場四周的廣告位價格,那一定是不菲的,中文廣告也會佔據一些地方,兩邊還依稀留有些復古海報,只不過改成了現代人物和場景。人群波及了附近廣場的幾個街區,尤其到了晚上,車輛通行特別緩慢,大屏幕下面的遊客個個都非常興奮,舉起手機瘋狂拍照,怕因為錯過了某一個角度而沒能留下這跨時代的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