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之所以斤斤計較、糾纏不清,是因為格局太小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大概是因為最近氣溫驟升的緣故,有一位朋友總是處於暴走的邊緣。

他說自己總因為一些小事就難受:同事在自己說話過程中轉身去做其他的事,這讓自己覺得不被尊重和重視;凌晨十二點終於結束了加班,結果女友因為自己沒有陪她吃晚飯而鬧小脾氣,自己直接情緒崩潰。

他說自己太敏感了,什麼事都愛斤斤計較,總是對一些過去的事情在內心裡無數次的糾纏。

其實很多人跟他一樣,總是沒辦法淡然地對待自己的生活。

豐子愷曾說: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這樣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為什麼總是不能辦到呢?

心理學:你之所以斤斤計較、糾纏不清,是因為格局太小了

其實是因為我們和情緒的角色對換了,情緒成為了個體的支配者,個體卻變成被支配的對象。

這樣的情況很常見,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曾在這樣的困境中掙扎徘徊。說到底,其實是因為自己沒有更大的格局。

格局越小的人,越愛斤斤計較。

在千萬個人眼中,格局都有著千萬個定義,在這裡我們簡單歸納為“對事物認知的範圍”。

白巖松曾經在中山大學發表過一個演講,在這次演講中他提到了一個學生:沒有考上清華研究生,感覺自己處於人生最黑暗的時刻。白巖松問他:你以為這就叫挫折嗎?

之後白巖松說道:“我個人認為真正的挫折是跟生命有關的東西。像這些事業當中的挫折都不過是一個經歷而已。但是,我們由於沒有遇到相關的很多挫折,就會把那個局部的很小的挫折經常會放大,認為它像天塌下來一樣。那麼,當你化解不掉的時候,你的心理素質只會越來越脆弱。”

心理學:你之所以斤斤計較、糾纏不清,是因為格局太小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曲折,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只要收下它們帶來的寶貴財富,再跨過去繼續往前就好了。但是為什麼有人會不自主的放大這些過不去的坎?

仔細觀察一下,那些格局小的人,往往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習慣性的放大困難,並且以消極悲觀的心態去看待。

你現在回頭看看自己學生時代的處事風格、思考方式,再想想曾經讓你困惑無比,或是難受得死去活來的事情,或許現在的你會認為,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甚至可能自己都無法理解當時為什麼自己會有那麼誇張的表現。

你看,所有挫折都不過是人生中的一次經歷罷了,人生的本質就在於進步。

心理學:你之所以斤斤計較、糾纏不清,是因為格局太小了

格局,也可以狹義的理解為眼界,它決定了一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寬度以及高度。

有的人能夠在危機中看見希望,但是有的人只能看見恐懼。看見希望的人往往能夠走得更遠,因為他不會被侷限在一件事情上,他可以從這些局部聯想到整體,透過現象看見本質。

並不是說錢越多,地位越高,格局就越大。也並不是說分手尋死覓活,死乞白賴祈求對方回頭的人就是小格局的人。

格局的大小從來都不是單一的直線,與格局相關的是心態和思維。

心理學:你之所以斤斤計較、糾纏不清,是因為格局太小了

得失心不必太重

當代社會之下,很容易催生出一種東西——過分的得失心。

馬拉松長跑冠軍菲利斯曾經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最想感謝的人是誰”。他回答,曾經偷走他自行車的小偷。

在他13歲的時候,家裡窮,離學校也遠,唯一的代步工具——破舊不堪的自行車——卻被偷了,他只好每天提前起床跑五公里去學習。三年都是如此,所以自己從學校長跑冠軍變成全市亞軍,最後變成馬拉松冠軍。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古話的確有自己的道理。

心理學:你之所以斤斤計較、糾纏不清,是因為格局太小了

將重心放在90%的人生上

白巖松曾說:生活中只有5%的比較精彩,也只有5%的比較痛苦,另外的90%都是在平淡中度過。而人都是被這5%的精彩勾引著,忍受著5%的痛苦,生活在這90%的平淡之中。

我們不必抓住5%的人生不放,與其在極樂和極悲的兩端徘徊,不如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多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去找一找那些最有利於自我升值的途徑。

有的人可以通過閱讀開闊眼界,有的人可以在旅行途中得到學習,還有的人能夠在無數次的挫敗裡自我療愈、進步。

專注事情本身,避免患得患失——用瓦倫達心態來應對自己的人生,你會發現很多情緒真的沒有必要。

思維這個東西,其實是很奇妙的,它可以影響我們的所見所感,也能影響事態發展。

格局,也同樣建立在思維之上的。

- The End -

作者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