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看水」這裡的米粉絕了,壽仙娘娘用它為王母祝壽!

奇秀甲天下———廬山、革命搖籃———井岡山、

峰林奇觀———三清山、道教祖庭———龍虎山、

千年瓷都———景德鎮、候鳥天堂———鄱陽湖

江西真是個好地方,畫面優美,意境悠遠。

「看山看水」這裡的米粉絕了,壽仙娘娘用它為王母祝壽!

廬山

江西這麼多的山山水水,其實,或許你不知道,許多江西人最惦記或者最經常去拜拜的,卻是聳立在贛東中部的一座山,她與古老的萬年橋、聚星塔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秀美的山水畫卷。這就是位於南城縣,因壽而名的麻姑山。

「看山看水」這裡的米粉絕了,壽仙娘娘用它為王母祝壽!

麻姑原是親見“東海三為桑田”的仙人,是長壽不老者,故後世多以之象徵長壽。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有位叫麻姑的仙人,曾經見到“東海三次成為桑田”(好屌的樣子,希望,我能見一次就行。),因此,被希望長壽的老百姓們,封為了“壽仙”,常拜可長壽哦!

《登州府志》曾記載麻姑:為“後趙麻秋女,或雲建昌人,修道於牟州東南姑餘山,飛昇,政和中封真人”。
巧了,南城之前就是建昌府的,為明太祖時所立,府治南城。

因此,南城人都認為,象徵長壽的麻姑就是當地人,因此,他們把麻姑仙祥之地命名為麻姑山。這座山也是道教聖地。


“書法之鄉”實至名歸


在中國,書畫與長壽總是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繫。
雖然還沒有權威的科學研究給出一個可以征服大家的理由,但有一組數據似乎可以說明一些問題。有數據顯示,明清兩代人的平均壽命為33歲,而書畫家的平均壽命為79歲。


書畫家確實長壽。歐陽詢85歲,柳公權88歲,文徵明90歲,董其昌82歲,吳昌碩84歲,黃賓虹92歲,齊白石93歲,沈君默89歲,于右任86歲,張大千85歲,林散之90歲,啟功93歲,張仃94歲……在南城縣,書法與長壽的關係似乎更加密切。

「看山看水」這裡的米粉絕了,壽仙娘娘用它為王母祝壽!

顏真卿《西亭記》殘碑真跡

唐大曆三年(768年),顏真卿調任撫州剌史。這位書法大師曾多次登遊麻姑山。大曆六年(771年),當他再次登臨麻姑山時,書興大發,揮筆寫下了記述麻姑山仙女和仙人王平方在麻姑山蔡經家裡相會的神話故事,以及麻姑山道人鄧紫陽奏立麻姑廟經過的楷書字碑《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碑文900餘字,筆力剛健渾厚,開闊雄壯,佈局充實,大氣磅礴,被歷代書家譽之為“天下第一楷書”。就這樣,書法與長壽因南城而緊密相連。

「看山看水」這裡的米粉絕了,壽仙娘娘用它為王母祝壽!

南城自古號稱“禮樂之邦,文獻之府”,歷代書家輩出,陳景元的小楷、程氏父子的篆隸,還有位列“清代八大家”之一的曾燠的書法等,都自成一體,流傳百世。
如今,南城不大的縣城內,存有書法藝術普及場所20多處,當地孩童必習書畫,百姓閒暇必談書法。到了節慶的日子,一些民間書法藝術愛好者會在街頭當場獻藝,無論技藝高低,作品往往都被鄉鄰一搶而光。所以,有人提議說,南城應該申報“書法之鄉”。


裝在碗裡的文化


如果說書法是用來“養眼、養心”的話,那南城的米粉就是用來“養胃”了。
“來一碗酸辣牛肉湯米粉!”每天早上,南城縣大大小小的早餐店裡,幾乎每個食客都會吃上一碗米粉。
米粉之於江西人,無異於拉麵之於蘭州人,燴麵之於河南人。

「看山看水」這裡的米粉絕了,壽仙娘娘用它為王母祝壽!

但米粉做法不同於拉麵和燴麵。米粉用冷水泡軟後,切成小段,芹菜切段,檸檬葉切絲備用,所有辛香料以小火煮5~6分鐘,再將菜渣撈棄,加入牛肉、米粉、芹菜及調味料煮透。米粉煮好放入碗內,加入所有湯料,食用前加入檸檬汁、白胡椒粉即可。
當你飢腸轆轆時,來上這麼一碗酸辣牛肉湯米粉,絕對能切實體味到什麼是真正的香、熱、辣!不過,對於南城人來說,江西其他地域的各色米粉只有賣相,真正觸動味蕾的還屬當地正宗的麻姑米粉。
麻姑米粉只產於南城。相傳,麻姑仙女修煉成仙後,用麻姑米制成晶瑩透亮的銀絲米粉贈送給王母娘娘作為拜壽賀禮,由此麻姑米粉天下聞名,歷代皆為貢品。

「看山看水」這裡的米粉絕了,壽仙娘娘用它為王母祝壽!

麻姑獻壽

“要想製作出麻姑米粉,原料麻姑米很重要。”江西麻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熊炳生鑽研了半輩子麻姑米粉的製作工藝,他對麻姑米粉非常精通。
據介紹,麻姑米只生產於南城縣麻姑山鄉餘家源村,栽培歷史悠久。據清同治五年所撰《麻姑志1志》載:“麻姑米,本山所出,四月始稼,九月方收。宋時取以作貢,今山多系地種,麻姑米,亦鮮矣!”、

「看山看水」這裡的米粉絕了,壽仙娘娘用它為王母祝壽!

麻姑米是全國名貴大米之一,其色白如銀,米粒橢圓似珍珠,故又稱銀珠米。麻姑米飯口感鬆軟,香味特別,煮稀飯膠稠潤滑;用其加工的米粉,細微條直,潔白透明,韌滑香郁,風味獨特。早在1959年,麻姑米就在印度“世界農業博覽會”上展出,大受好評。
麻姑米因受特定環境條件以及品種種性的遺傳所限,南城縣僅麻姑山種有1000畝麻姑米,每年5月上旬播種,5月末移栽,9月底至10月初成熟,畝產600斤。
為了保存這一名貴地方品種,南城 農業部門已撥出專款扶助,使該品種得以保存。
熊炳生介紹說,除了原料之外,麻姑米粉的加工工藝也特別考究。從浸泡、碾碎,一直到成為米粉,一般需要10多道程序,而且這些程序“只能多不能少”。
以前南城的麻姑米粉都是小戶生產,雖然口味佳,但數量很少,為了將麻姑米粉做成南城縣的一張名片,熊炳生帶領麻姑實業,大力實施“麻姑”品牌戰略。通過多年努力,如今,“麻姑”商標已經是江西省著名商標,旗下產品成為消費者信得過的放心產品。
南城縣政府也抓住這個時機,將麻姑米粉製作技藝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得這一技藝得以傳承,同時促進了當地對傳統飲食文化的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