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載十遷仍絃歌不輟,連州東陂深藏廣東師範教育“初心”

來源:南粵古驛道網,採編自“廣州日報”


  “民族抗戰的烈火,煉出了我們這支青年軍。走遍了險阻,歷盡了艱辛,卻淬礪了奮鬥精神。我們要探索真理之光,我們要廣佈文化食糧,那怕魔高十丈,惡戰千場。同學們,挺起胸膛,放大眼孔,這是我們的校風,這是我們的大勇!”

  4月24日上午,華南師範大學金融系16級學生李秀麗佇立於連州市東陂鎮西塘村滄桑古樸的礪儒書社裡,久久凝視著廣東省立文理學院這首校歌。

九載十遷仍絃歌不輟,連州東陂深藏廣東師範教育“初心”

  在那一段段慷慨激昂的旋律背後,浮現的是在那個炮火紛飛、社會顛沛流離、物質奇缺的艱苦時代,有一群嶺南先師率領著無數粵港澳學子在這個古老的小村莊,用書本、筆墨鑄就了廣東學人不為戰火易素心、矢志打造學術豐碑的錚錚風骨。

  南粵古驛道5年保護利用成果斐然

  驛道君從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瞭解到,2016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的相關指示,廣東啟動了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連續5年由省政府高位推動,精心組織,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2019年,省市有關部門在西京古道沿線發掘出以國立中山大學、私立嶺南大學為代表的辦學舊址;在連州茶鹽古道沿線,發掘出以省立文理學院為代表的辦學舊址。後來,又陸續在雲浮、梅州發掘出國立中山大學、省立文理學院、私立教忠中學等辦學舊址。至此,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的框架基本明確,涉及粵北地區清遠、韶關、雲浮、梅州4市。

九載十遷仍絃歌不輟,連州東陂深藏廣東師範教育“初心”

  其中,清遠連州將以省立文理學院為代表進行打造。驛道君瞭解到,目前省立文理學院在連州期間的辦學舊址找到5所建築,分別是東陂鎮西塘村陳氏宗祠、五福公祠、東茂祖廳;東陂鎮塘聯村的黃氏宗祠、嘉逸福廬。5所建築結構保存相對完好。

  連州市副市長唐榮偉說:“現在我們一方面正在和省規劃設計院開展還原規劃,對原來的教導處、院長室、教師住處、文科課室、理科教室、理化實驗室等場景復原,包括建立一處省文理學院在連州的紀念柱、建設一個紀念小廣場,廣場上塑造教育家林礪儒和一些進步教授的雕塑,以供人們緬懷、瞻仰。另一方面收集素材,製作一部當年文理學院在連州宣傳進步思想、宣傳抗日救國情景的專題片,作為影像資料向前來參觀的遊人播放。”

  他表示,“當年文理學院所在地是東陂鎮,東陂鎮是連州市主要重鎮,是廣東省新農村示範片區,又是國家5A級景區地下河的所在地。我們將完善東陂人文旅遊小鎮規劃,把恢復文理學院舊址作為一個重要的人文旅遊景點來打造,與地下河風景區形成一個互補的人文景區,依託連州地下河的5A級景區的名氣和人氣,開拓茶鹽古道沿線周邊農村農民致富新業態,進一步推動連州農村的發展振興。”

  考證

  易守難攻的連州成為抗戰“避風港”

  為什麼廣東文理學院會選擇連州作為自己的辦學場所?從地圖中可以發現,這裡地勢險要,形成西、北、東三面諸多山地拱衛之勢,易守難攻,在抗戰期間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九載十遷仍絃歌不輟,連州東陂深藏廣東師範教育“初心”

  其次,連州水資源豐富,同時是廣東省最大的生物種質資源地之一。這裡長期是聯繫湖南和廣東的商貿中轉站,物產豐饒,商貿繁榮,能為大量湧入的師生提供基本的生活與學習物資保障。還有,這裡曾是一個重要的古代交通樞紐,歷史上這裡縱橫交錯的一條條古驛道串聯湖南和南粵地區,是中原進入嶺南地區最早的交通要道之一。

  據考證,當時的連縣成為抗日戰爭時期廣東為數不多的“避風港”。抗戰期間,廣東先後有70個縣市淪陷(70%陸域面積),連縣是28個沒有淪陷的縣城之一。

  當時的廣東省政府曾先後在1938年11月、1939年冬天、1941年秋天、1942年7月-8月和1944年6月遷入連州。廣東省府所屬機關、隨之遷連的單位、群體等超過87個,連同走避戰禍的隨來民眾超過12萬人,相當於連縣原住民的一半多。

  省立文理學院、省立仲元中學、省立藝術專科學校、省立粵秀中學、國立中山大學分教處……眾多廣東省大中學校在此背景下紛紛遷往連州辦學。

  在小村薪火相傳成為諸多院校前身

  廣東省立文理學院的前身為省立勷勤大學,成立於1933年夏。抗日戰爭期間,廣東省立文理學院九載十遷,兩次落腳連州。

  1939年,廣東省立文理學院附中從韶關乳源搬遷到連縣東陂(現連州市東陂鎮西塘村)辦學,師生分散居住於村民家中。廣東省立文理學院及其附中在這裡度過了最為輝煌的兩年。

  據史料記載,“學院本部設在東陂圩對岸西南3裡之西塘及江夏鄉,除租用觀音閣、祝山祠、陳氏宗祠等7處外,後加搭課室及男生宿舍棚廠各4座,又生物實驗室1座。”

九載十遷仍絃歌不輟,連州東陂深藏廣東師範教育“初心”

  “附屬中學則設在東陂圩西北約2裡之塘頭坪,除租用黃家祠及原日塘頭坪初級小學校址暨碉樓3座外,後加搭課室及男生宿舍棚廠1座。附屬小學設在江夏鄉,租用黃氏宗祠及民房一間等,勉可敷用。”

  “此外,如運動場所,亦經增闢竣事。新地四周多空曠之地,臨近居民多善良,環境頗適宜求學。”

  1942年,學院搬至韶關曲江。曲江失守後,於1945年重來東陂舊校舍。1942年附中因學院離開,獨立成為粵秀中學堅守於此,在1945年遷至惠州,誕生了惠州師範學校,也就是現在的惠州學院的前身。1951年,中山大學師範學院、華南聯合大學教育系併入廣東省文理學院,設立華南師範學院。

  由此可見,廣東省立文理學院作為廣東多所中高等院校的前身,為廣東教育做出了重大歷史貢獻。

  群星閃耀  

  郭大力邊任教邊翻譯馬克思著作

  教育學家、歷史學家王越,教育哲學家張慄原,文學教育家吳三立、許傑,歷史學家陳守實,地理學家盛敘功,物理學家黃友謀,化學家王贊卿、王鶴清,心理學家阮鏡清……小小的連縣一時名家雲集,他們猶如浩瀚星空中一顆顆小小的星辰,雖然渺小,但依然散發著耀眼的光芒,照亮了那個讓許多人感到黑暗無助的時代。

  《資本論》的翻譯者之一郭大力1940年秋來院,他在連縣期間一邊任教一邊翻譯《剩餘價值學說史》,並在原來柏林大學教授古斯達夫·梅爾著的《恩格斯傳》第一版中文譯稿基礎上,再次翻譯該書。他說:“只有把《剩餘價值學說史》也全部譯成中文,才算把《資本論》完整地譯介給了中國人民。”

  曾在坪石中山大學師從吳尚時教授的何大章,畢業後留在連縣文理學院任教。他在這裡仰觀風雲,俯察地理,成為國內著名地理學家、氣象專家。他為澳門寫作了第一部區域地理專著《澳門地理》,還撰寫《廣東省之氣候》《廣東省自然災害史料》《廣東近世紀曆年災害天氣概要》等著作,為廣東防災及氣候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備受師生敬愛的院長林礪儒

  在耀眼的群星中,於1933-1941年間任廣東文理學院院長的林礪儒備受當時的師生所敬愛。早在1922年,林礪儒任北京高等師範大學附中主任時指出:“中學教育是全人格教育”“要給學生解決所遇問題的資料和方法”,讓學生主動提升文化修養。

  在廣東文理學院期間,林礪儒將“全人格教育”思想深度融入教學,主張學術自由,全面發展。

  在課程設置方面,他極力主張增添新哲學(講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辯證唯物主義等)、經濟學、現代經濟學說史、國際政治、世界革命史等,宣傳革命思想,併購置進步書刊,供師生閱讀。

  國民黨當局曾指責教育學院開設新哲學、國際政治等課。他為保留原有的系科課程和進步教師,於1939年將教育學院改為文理學院,將新哲學課改名為教育哲學,仍講辯證唯物主義原理。他拒絕國民黨特務插手學院。

  1941年5月,當時的國民政府下令免去林礪儒院長職務,為反抗暴行,學院師生自發組織了“挽林運動”。林院長有感於師生之情誼與抗爭精神,寫下了本文初這一首慷慨激昂的校歌,鼓勵師生挺起胸膛、放大眼孔,去探索真理之光、廣佈文化食糧。

  曾任廣東省文理學院教育系主任阮鏡清如此評價他:“林老在抗戰時期局面動盪的情況下,能上能下,屢次臨危鎮定,輾轉搬遷,歷盡了險阻和艱辛,他以遠見卓識,辦好師範教育,大量培養人才,幾十年如一日對祖國教育做出重要貢獻。”

  如今,有關部門將文理學院辦學舊址之一的陳氏宗祠打造成了“礪儒書舍”,以他的名字命名來宣揚、銘記、傳承老一輩教育家的精神。

  故事

  隆隆炮聲中徒步兩百華里大轉移

  抗戰時期,廣東省立文理學院共經歷了十次轉移。1939年,由廣西融縣遷往韶關乳源侯公渡後,又遷往連縣東陂。

  當時在廣東省立文理學院文史系學習,伴隨學校在戰亂中遷徙的北京市退休教師黎品在回憶中為現在的人們還原了那段悲壯的徒步行軍歷程。

  “1939年12月或1940年1月,日軍沿北江東西兩岸清遠、佛岡大舉進犯,逼近曲江,政府下令機關學校立即撤離,文理學院也在其列,這對於學院的學生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乳源往南、往北都是山區無大路可通,只有東西一條從曲江到連縣的公路經過這裡,並且每天只發一次的長途汽車,學院決定遷往連縣東陂。如果讓學生自行前往,其難度和風險是非常可怕的。”

  “患難之中見真情,學院領導決定組織學生集體步行前往,沿途的後勤工作由學院全包起來。當天夜裡在大飯廳召開全體學生大會,決定打破年級科系和性別界線,自由組合成八個人一小組,作為沿途行軍和生活的單位,並選出正副組長。小組之上再分若干隊,會上選出兩位同學任正副總指揮。

  “從乳源到連縣的直線距離約200華里,但公路沿途幾乎全是山路,上山下山都要走‘之’字路。沿途吃飯飲水睡覺怎麼辦?”

  “總務處配備了一輛卡車,以老何為首的兩三名得力員工率領全體廚工隨學生行動。他們每天凌晨起來把學生的早飯準備好,學生七八點鐘分小組領飯菜吃飯。他們趕緊把炊具食具、學生夜間蓋的棉被裝上卡車趕往下一站宿營地。”

  “在山區的村落或小坪鎮要借房子供一二百學生過夜談何容易。但我們到達後很快就能找到自己小組的住房和鋪地的稻草,喝到茶水並吃到不錯的飯菜。為此打前站的人員該付出多大的辛勞!”

  “全部行程約七八天,總算沒有辜負學院對學生的極端負責和支援,也沒辜負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全部學生平安到達了目的地,沒有一個人掉隊或傷殘。同學們經過這次行軍還大大增進了友誼。”

  “除了讀書,什麼文化娛樂都沒有”

  知名媒體人許實1940年秋至1942年春曾在廣東省立文理學院文史系讀書,他生動而形象地用文字記錄了那段難忘的生活。

  “那個時候,大學生的生活苦極了!文理學院的校舍、宿舍,全部由樹皮和竹笪搭成。四個人合住一間房,睡的是木板床,室內各人有一張長方形木臺和一張木櫈。沒有電燈,也沒有自來水。點的是油燈,用的是井水。學校每人每月發給一竹筒煤油。粵北天寒地凍,洗臉、沖涼全是井水,凍壞人了!”

  “生活條件很艱苦,但當時的學習風氣也很好。晚上,學院圖書館在汽燈照耀下,莘莘學子都在那裡埋頭攻讀。可是當年學院沒有電視、沒有電影,也沒有收音機。入夜後,除了在油燈下讀書與聊天,什麼文化娛樂都沒有。”

  “早餐,每逢看見一些同學從店鋪買下一碟碟熱氣騰騰的糯米飯(附上一點豬油、醬油和辣椒粉),心中羨慕到了極點。自己偶爾也買一點吃,滋味感到比現下的高級點心不知好多少倍。”

  教授的生活同樣十分清苦。許實用“心中不禁為之悽然”來形容自己有一次偶遇哲學家張慄原教授時的情景。“有一回我到東陂墟,看到他手裡僅拿著兩塊豆腐作菜。那時,他正染上肺病,不久即在貧病交迫中逝世。”

  保護與開發

  展示南粵家國情懷,讓港澳同胞“尋根”

  目前,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正攜手華南師範大學、清遠及連州市委市政府等單位,正在緊鑼密鼓地加緊挖掘史料,進一步保護、修繕、開發利用廣東省立文理學院舊址。

九載十遷仍絃歌不輟,連州東陂深藏廣東師範教育“初心”

(連州市政府供圖)

  省自然資源廳表示,將把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力求建設成為展示華南師範類教育初心的基地——發掘老一輩“賢師”對廣東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為廣東現代師範類教育找到“初心”。

  同時,力求成為展示南粵兒女家國情懷的見證地——展現南粵兒女家國情懷,讓港澳同胞找到同源文化的根基。

  此外,力求成為傳統村落文化展示示範地——為已經都市化的廣東,保留一處承載歷史記憶的港灣。

  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的黃向老師認為:“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反映的是廣東文化教育界在抗日時期於烽火中堅守辦學,學者賢師捨生取義堅守教育火種,青年學子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革命精神。”

  “建議儘快組織權威專家凝練基地的革命精神和研學教育所要培養的核心素養,成為基地研學資源挖掘和課程開發的真正指揮棒。”

  “學習井岡山的先進做法,推動基地研學事(產)業健康發展。建議基地所在的縣(市、區)啟動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將基地所在地建設成為當地的“旅遊+教育”重點項目,打造3A級以上景區。”

  他同時認為,研學當與鄉村旅遊緊密結合,推動精準扶貧。“建議基地在開展研學開發時引導周邊鄉村社區積極參與,將基地資源所在鄉村打造成為具有示範意義的教育培訓基地,形成精準扶貧新模式。”

  華師將深度參與基地建設

  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院長、研學旅行與休閒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劉俊教授說,2019年11月,華南師範大學已組織檔案館、校友會及相關專家赴連州調研,並提供了館藏資料,用於幫助設計單位完善研學基地和省立文理學院紀念柱的設計方案。

九載十遷仍絃歌不輟,連州東陂深藏廣東師範教育“初心”

(連州市政府供圖)

  去年年底,華南師大部署開展了省立文理學院在世老校友尋訪工作,專程到北京各地對現年齡分別為101歲、99歲、98歲、91歲的4位老校友進行了錄音訪談。同時,學校由陳文海副校長牽頭,組建了由歷史文化學院、旅遊管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檔案館等多部門負責人參與的工作團隊,推薦了多名專家作為省粵北華南教育歷史研究專家庫成員,將為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的研究、建設、活化和推廣等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服務。

  據介紹,目前華南師大還正在舉辦一場“2020紅色研學課程設計大賽”。“廣東是紅色旅遊資源大省,可以用於研學課程設計的紅色資源舉不勝舉,而近年打造出來的,最為火熱的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是不錯的選擇。”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是一個總體概念,包括了坪石、連州、雲浮、梅州等好幾個點。跟華師校史緊密相關的是連州、雲浮,華師的前身廣東省文理學院曾在抗戰時期在此堅持辦學,九載十遷。我建議同學們更多圍繞著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來開展紅色研學課程設計。”劉俊教授說。

  (原文刊登於“廣州日報”,記者為卜瑜,通訊員為蹇登亮,南粵古驛道網採編整理。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南粵古驛道網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