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為何選擇秦國變法,又因何成功,他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統一六國的皇帝,居功甚偉。有一個人沒有為秦始皇出謀獻策,但是秦王嬴政能夠成就霸業卻離不開他的幫助。這個人就是——商鞅。

商鞅為何選擇秦國變法,又因何成功,他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1.商鞅的來歷

商鞅原是衛國人,機遇巧合下來到魏國,成為魏國國相的門客,深得國相公叔痤的賞識。公叔痤向魏國公推薦商鞅,表示此人堪當大任。可是,當時的公叔痤已經生命垂危,魏國公對他的話深表懷疑,以為他是病糊塗了,對商鞅並不在意。公叔痤臨死前垂淚感嘆:此人若為他國所用,必成我國心腹大患!

果然,商鞅在魏國發現自己沒有發展之後改投秦國,給秦國帶來了一次徹底的改變,也為秦國未來能夠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為何選擇秦國變法,又因何成功,他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2. 商鞅取得秦王信任

商鞅來秦之後,想大展拳腳,於是賄賂了秦孝公的寵臣。當時的秦孝公很是勤政,想要成就一番偉業,正急於招攬天下賢士為其所用,對於寵臣的推薦很是重視。

商鞅為何選擇秦國變法,又因何成功,他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商鞅見到秦孝公後,沒有急於將自己變法的想法告知於秦王,而是和秦王進行了三次面談。這三次面談中,商鞅先後與秦王講了堯舜的“帝道”,商周的“王道”和春秋五霸的“霸道”,秦王都不感興趣。

第四面的時候,商鞅決定為秦王講“強國之術”,秦孝公這才開始提起興致,仔細傾聽商鞅的進言。

商鞅為何選擇秦國變法,又因何成功,他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原來經過三次的試探,商鞅發現秦王所不感興趣的那些帝王之道,是因為執行起來見效太慢,需要數百年才能看到成效,而“強國之術”較為霸道,執行起來能夠較快看到改變。

商鞅為何選擇秦國變法,又因何成功,他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針對秦孝公的性格和秦國的形式,商鞅提出了變法的建議,秦孝公聽了大為讚歎,敬佩不已。變法這件事的執行,也就理所應當地落在了商鞅的頭上。

3.商鞅為變法做準備,取得百姓信任

可是變法這件事說來簡單,做起來簡直是難上加難,秦孝公雖然願意給予商鞅大力支持,但是想要變法成功,最重要的還是要取得百姓的信任。商鞅日思夜想,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

他在國都的城門外放了一根三丈高的圓木,並且張貼官府告示“若有勇士能將這根木頭搬到集市的北面,就獎勵黃金十兩。”扛起三丈高的圓木走一段路對於體力充沛的男子來說並非難事,可這十兩黃金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這張官府告示馬上引起了百姓的圍觀,可是大家紛紛感到奇怪,這麼簡單的事情為何要出這麼重的賞金?沒有人敢上前。

商鞅為何選擇秦國變法,又因何成功,他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見此,商鞅在告示上略做修改“若有勇士願搬,獎勵黃金五十兩。”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人群在一陣騷動之後,終於有一位勇士站出來,將這根圓木搬到了集市的北面。商鞅馬上履行承諾,將五十兩黃金當著眾人的面雙手奉上。

自此,商鞅的誠信便在百姓中傳開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立木為信”。

商鞅為了秦國變法做出莫大貢獻,也為秦國為了的強盛奠定了基礎。可是商鞅的變法成功,卻預示著商鞅必死,這是為什麼呢?明天我們將為您講解,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