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學生畢業就等於失業,是否屬實,需要弄清3處疑點

有人說,普通高校畢業生畢業就等於失業,這話說得是不是事實,需要搞清楚3處疑點。

1.題中所說“普通高校”究竟指什麼?

按照正常的理解,“普通高校”是“普通高等學校”的簡稱,全國所有實施本科層次教育的大學、學院和實施專科層次教育的高職高專均在此列。如果說這2800多所高校學生畢業就失業,顯然大謬不然。

普通高校學生畢業就等於失業,是否屬實,需要弄清3處疑點


那麼,題主的意思應該是指“985”“211”“雙一流”這些重點大學之外的所謂“四非”大學了。這種判斷恐怕是從網上盛傳的大公司招聘非重點大學拒不考慮的消息得出的,但實際上,這種判斷也與事實不符。比如電力、會計、海事、公安等專業性很強的學校,再比如某些“四非”名校像是深圳大學,它們的畢業生就業形勢好得不要不要的呢。

而一些較弱的重點大學和一些知名重點大學的冷門專業的畢業生,反倒不易就業。

2.“失業”是指什麼?

“失業”的解釋是“有工作能力但沒有就業機會”。有勞動能力的人雖然沒有職業,但自身也不想就業的人,不稱為失業者。比如一些大學畢業生對自身能力估計不足,在屢次碰鼻後喪失了就業的意願,樂於宅在家中啃老,這樣的狀態就不能叫作做做失業。

普通高校學生畢業就等於失業,是否屬實,需要弄清3處疑點

自身就業意願強烈,但能力水平達不到崗位需求因而不能獲聘上崗的,嚴格算起來也不叫失業。比如之前寫到過一個二本院校的畢業生非要想著去大學裡教書,這個業他便實在無法高就,對他而言,不叫失業,該叫失心。

3.失業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能力水平夠了,就業熱情很高,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樣的失業畢業生確實不在少數。為什麼呢?

普通高校學生畢業就等於失業,是否屬實,需要弄清3處疑點

一來每年全國新增就業崗位只有1000萬左右,而每年城鎮登記失業人口約1000萬,調查失業人口還遠不止這個數。大學畢業生就高達700多萬,人多崗少,有人失業在所難免;二來不少高校培養模式並不兼顧就業,學生所學無用武之地,畢業後競爭優勢並不明顯;三來一些大學生只養成了大學生的脾氣、傲氣和嬌氣,沒學會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的樸實,自己高不成低不就。

普通高校學生畢業就等於失業,是否屬實,需要弄清3處疑點

放眼望去,成功就業的無不是對自己有正確估量的人,知道自己的斤兩,也知道該怎麼實現自身的價值。這樣的大學生,職場之路只會越來越好,又豈會尚未高就便“光榮下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