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魏強蜀弱, 諸葛亮為何執意要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個可圈可點的人物。從劉備屈駕三顧茅廬,認為“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以後,諸葛亮便在三國的歷史上閃亮登場,留下了諸多令後人傳頌的業績。他足智多謀、聰穎過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既會夜觀天象、又能掐會算,擅長呼風喚雨,祭東風、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七擒孟獲、揮淚斬馬謖無不是其神來之筆。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其智近妖”,被稱為“智聖”的人,在劉備死後,明知蜀國弱小、東吳離心、曹魏政權強大,卻率領蜀國大軍,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六出祁山”,一圖北定中原。結果是無終而返,自己也隕落在五丈原,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千古奇嘆!

在這裡,簡單回顧一下《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基本情況。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攻下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隨後叛漢附魏;第二次什麼城池也沒有攻打下來便班師回朝;第三次雙方一陣亂打,毫無建樹就各自回家;第四次劉禪因中了司馬懿的反間計,諸葛亮只能班師回朝,不過殺了魏國名將張郃;第五次諸葛亮病死五丈原。縱觀諸葛亮“六出祁山”,不僅“未得寸土”,而且損兵折將、耗費資源、消磨光陰。明知前景黯淡,諸葛亮卻為什還要勞師動眾,一再堅持“六出祁山”?

明知道魏強蜀弱, 諸葛亮為何執意要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細觀史書,諸葛亮之所以堅持北伐中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一統天下是蜀國的既定目標。諸葛亮“六出祁山”北定中原,興復漢室,以成霸業的決策是在《隆中對》裡提出來的。在隆中,諸葛亮對劉備說:將軍您既然是漢朝皇帝的後代,威信和義氣聞名於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想得到賢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佔據了荊州、益州,憑藉兩州險要的地勢,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撫各族,對外與孫權結成聯盟,對內改善國家政治;天下形勢如果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將軍率領荊州的軍隊向南陽、洛陽進軍,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出擊秦川,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歡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這樣,那麼漢朝的政權就可以復興了。因此,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實現其對劉備的諾言。

二是為了拓境就食。早在劉備時期,秦隴涼州一帶就是其覬覦之地。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因劉備已佔領益州,派諸葛瑾索還荊州,劉備回答他說:“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而法正在勸劉備攻取漢中時也說,奪取了漢中,就“可以蠶(cán)食雍涼,廣拓境土”。在馬超投奔劉備的時候,劉備任命其為“涼州牧”,後來的魏延、姜維也任過“涼州刺史”。而當時涼州並非蜀漢疆土,但劉備、諸葛亮卻已選定了其地方長官,可見他們早已有意奪取該地。

明知道魏強蜀弱, 諸葛亮為何執意要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在關羽大意失去荊州後,蜀國在三國中,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經濟落後。為了蜀國的生存,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必須要對外擴張,由於蜀國的西邊和南邊都是荒蕪之地,而東邊是盟友孫權佔據江東,已經歷了三代,地勢險要,民眾歸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孫權這方面可以以他為外援,而不可謀取他。因此,諸葛亮想通過發動北伐中原來改變這種狀況,開疆拓土,拓展糧食生產基地並就糧於敵,在渭南“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鞏固蜀國的西大門,以達到他“以戰養戰”的目的。

三是平息蜀漢政權內部的紛爭。自劉備入蜀後,表面看上去風平浪靜,但實質上是暗流湧動,朝中派系林立,明爭暗鬥,為蜀漢的滅亡埋下了禍根。蜀國朝中主要分為四大派勢力,分別是元老派、荊州派、東州派和益州派,還有一部分遊離在四派之外的小派系,比如馬超、馬岱為代表的涼州派系,王平、夏侯霸這樣的降將等。四大派明爭暗鬥,互相傾軋。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使蜀漢政權內部的荊州集團,東州集團和益州土著集團的矛盾趨於緩和,達到“鬩於牆於牆,外禦其侮”,鞏固其政權的目的。

明知道魏強蜀弱, 諸葛亮為何執意要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四是以攻為守。諸葛亮作為難得的軍事天才,他希望通過“六出祁山”來完成蜀國對魏國的攻勢防禦。諸葛亮清楚地明白,由於當時的經濟重心依然在北方平原,魏國和蜀國在整體實力上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如果採用保守的防禦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國的人口和經濟只會得到越來越快的增長,等到魏國進一步強調的時候,蜀國就只能坐以待斃。因此,諸葛亮“六出祁山”讓魏國軍隊疲於奔命,沒有時間和精力來準備進攻蜀國,而且還在死後讓姜維繼續堅持北伐中原的戰略,從而實現了延長蜀國生存時間的目的。清代學者王夫之認為,“夫公固全局於胸中,知魏不可旦夕亡,而後主不可一隅以光復也,其出師以北伐,攻也,特以為守焉耳!”

五是為了樹立威信、鞏固其地位。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在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前,地位是比較低的,並不像《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劉備對其言聽計從。諸葛亮當時的職務是臨時設立的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主要做到還是後勤保障工作。例如劉備據有荊州時,諸葛亮“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劉備入蜀後,諸葛亮“與關羽鎮荊州”,劉備佔領成都,外出征伐時,諸葛亮留守後方“足食足兵”以供給。在當時的情況下,諸葛亮不僅要向關羽示好,稱馬超的才幹與關羽相比“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而且還要容忍法正。

明知道魏強蜀弱, 諸葛亮為何執意要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白帝城託孤”之時,因為關羽、法正等人已死,諸葛亮才被劉備視為肱股之臣,託付後事,史稱“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後來,諸葛亮雖然在平定南中的戰爭中立有功績,但功小而並不能服眾,於是他只好通過北代來顯示其才華。在諸葛亮指揮下,在“六出祁山”時,蜀軍攻取了魏國的武都,陰平兩郡,射殺張郃,並多次取得一些戰役的勝利,使魏軍疲於應付。同時,數次的北伐也確實展現了諸葛亮在用人、治軍、理國方面的才幹,從而確立了其威信、鞏固了其地位。

六是為了發現、培養了人才,提高蜀軍戰鬥力。諸葛亮全面執掌蜀漢政權時,關、張、馬、黃四員大將及龐統、法正等謀臣都已經去世,加上東漢末年的人才大流動已經基本停止,益州又地處西南偏鄙之地,本地人才相對較少,這就使諸葛亮深感“小國賢才少”而力求改變。

在諸葛亮的培養下,費禕逐漸成熟。在調解魏延、楊儀間矛盾時,“常入其坐間、諭曉分別,終亮之世,各盡延,儀之用者,褘匡救之力也”;王平雖然“生長戎旅,手不能書,其所識不過十字。”但在街亭之戰中顯示出他不凡的才幹,“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任討寇將軍,封亭侯。”姜維雖然是魏國降將,但諸葛亮認為他“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又)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於是刻意培養,升拜徵西將軍,諸葛亮死後,姜維接替了諸葛亮,擔當起了保衛蜀漢政權的重任併為此犧牲了生命

另外,眾所周知,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蜀軍被殲滅的精銳部隊就有七、八萬人之多,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所率領的蜀軍,實際上是一支新組建的、缺乏實戰鍛鍊部隊。蜀軍街亭之戰的失利,固然與馬謖抗命有很大關係,但是蜀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同時又佔據有利地勢,在射中的情況下,蜀軍“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足見其戰鬥力的薄弱。這種狀況迫使諸葛亮“歷兵講武,以為後圖”,經過數次北伐戰爭的鍛鍊,蜀軍的戰鬥力大為增強,並且多次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從以上原因看,諸葛亮堅持“六出祁山”,雖然沒有取得多大的功績,而且使蜀漢“受其荒殘,西土苦其役調”,耗費了國力人力物力財力,但正是由於不斷地北伐,選拔了人才、鍛鍊了新蜀軍,達到了拓境就食、延緩蜀國早日滅亡的命運目的。同時,通過北伐,也展現諸葛亮的才華,鞏固他在蜀國朝中的地位。特別是諸葛亮耗盡畢生心血,踐行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諾言的舉動,值得後人欽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