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金子——鹽


白色的金子——鹽


這個字是小篆體,左上一個臣字,代表大臣,或管理者。右上一個彎腰的人,人的下面是滷字,整個字的下半部是皿字,代表煮的意思,合起來叫鹽。

這個字非常好理解,也極具代表性,一字一故事,既說明了古代製鹽的方法,又表現了官方對鹽的重視。

不得不說,象形文字是真有意思!

在茹毛飲血的時代,人類不必為鹽操心,由於動物的血肉裡含有足夠人體所需要的鹽分,所以不需要大量補充鹽。

而進入農耕時代之後,穀物沒有像肉類那樣含有鹽分,所以就產生了吃鹽的獨特需求。

大家不妨簡單腦海一下,一頓飯沒鹽也能吃,但是多麼無趣的體驗啊!

而烹調種類無論如何變化,最基本的技術依舊是如何放鹽,這也是廚師們最早接觸的技能。


白色的金子——鹽

好騷的撒鹽哥


公元前七世紀,管仲刺殺公子小白,小白逃脫了,就是後來的齊桓公。齊桓公不計前嫌,重用管仲為大臣,證明齊桓公是極為正確的。

管仲給齊桓公提供了許多治國方略,其中就有“關山海”一項,“關山鑄鐵、煮海為鹽”。其目的就是通過控制鹽鐵經營,提高財政收入,也是最早的政府插手專營鹽鐵的策略。


白色的金子——鹽

商業嬌子桑弘羊


漢昭帝始元五年,那時候漢武帝已經死了很久了,桑弘羊還活著。桑弘羊是漢武帝時代著名的“經濟大臣”,而且相當能“白話”。

在朝堂之上發生過一次不太顯眼但意義重大的辯論會,這就是鹽鐵酒的專賣會議,又稱鹽鐵會議。

朝廷各派對於鹽鐵酒專賣,進行了一次宮廷辯論。雙方博弈的核心問題,就是國家是否放開三種物資的管控,不收稅負,不與民爭利,還富於民。

反方(反對專賣)主辯為諫議大夫杜延年,其他辯手為眾多才子儒生(憤青),領隊是霍光。

正方(贊同專賣)是以桑弘羊為領導的一部分朝臣。

辯論進行了幾天時間,雙方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結果是鹽鐵依舊國家專營,而酒則部分放開官營。

桑弘羊最重要的論點是:武帝時代,用鹽鐵官營收益,修工事、強防務、興義兵,以誅強暴,保護了百姓的安全,沒有這些,何以得安?

說白了,古代商品種類與貿易程度遠不如現代,鹽鐵類是國家最重要的稅收項目,沒了這個收入啥都玩不轉了。

最後,雙方本著友誼第一的精神握手言和,象徵性的解除了部分地區的酒水官營,算是給反對派一個臺階下。


白色的金子——鹽


會議最終達成了一項影響千年的聯合聲明,

《鹽鐵論》

你也可以叫他“桑弘羊·霍光”法案。雖然他倆是死對頭,畢竟霍光也明白鹽鐵專賣利大於弊。

此後的歷代王朝都把鹽鐵稅收視為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元朝甚至達到了整個稅收的八成。

現在我們清楚了,鹽居然與鐵一樣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而且,食鹽一度成為深受歡迎的支付手段。

控制了食鹽就相當於控制了民生命脈。

古代出了那麼多有名的大鹽商、私鹽販子,就因為這東西連乞丐都需要,收益實在太穩健了。

那麼,鹽是怎麼生產的呢?

中國鹽業有四大類別,海鹽、池鹽、井鹽和礦鹽。

如四川出產井鹽,山西盛產池鹽,山東盛產海鹽,安徽盛產礦鹽。


白色的金子——鹽


海鹽生產比較早,商代就有關於生產海鹽的記載。提取的海水要經過熬煮,目的是蒸發掉水分,留下粗鹽,後期技術進步後改為晾曬,節省了大量成本。

池鹽又稱為湖鹽,製取過程與海鹽基本一樣。

礦鹽又稱岩鹽,開鑿於地下深處的固體含鹽岩層,和採礦一樣。

古代岩鹽的開採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開鑿巷道,將含鹽岩石採出。然後將岩石粉碎和溶解後提取鹽分。二是開鑿深井至含鹽岩層,注水溶解鹽分,形成滷水,然後汲取滷水。

這種方式與井鹽的生產工藝相同。

井鹽的生產最有意思,它的過程最複雜,也最能體現中國古人的聰明才智。早在戰國末年,人類就已經在成都平原開鑿鹽井,汲滷煎鹽了。


白色的金子——鹽

汲取淺層鹽滷


當時的鹽井口大,井壁容易崩塌,沒啥保護措施,也不深,只能汲取淺層鹽滷。

北宋中後期,川南地區出現了卓筒井。


白色的金子——鹽


白色的金子——鹽


白色的金子——鹽

卓筒井是一種小口深井,鑿井時,使用“一字型”鑽頭,採用衝擊方式舂碎岩石,向內注水或利用地下水溶解鹽礦,用竹筒將岩屑和水抽出來。

卓筒井的井徑僅碗口大小,古人將大楠竹中間去節打通形成管子,首尾套接,外纏麻繩,塗以油灰,下至井內作為套管,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


白色的金子——鹽


白色的金子——鹽


白色的金子——鹽


白色的金子——鹽


白色的金子——鹽


取滷時,以細竹作汲滷筒,插入套管內,筒底以熟皮作啟閉閥門,井上豎大木架,用轆轤、車盤提取滷水。

世界上第一口人工鑿成,超千米的鹽井是四川自貢的燊海鹽井,到現在為止還在生產哦!


白色的金子——鹽


白色的金子——鹽


白色的金子——鹽


白色的金子——鹽


白色的金子——鹽

中間像丸子樣的東西就是鹽團


白色的金子——鹽


令人意外的是,鹽井不但打出了滷水,還間接打出了天然氣,完全解決了煮鹽燃料的問題。

當年高峰時期,燊海井生產的滷水量每日約14立方米,同時伴生日產5000立方米的天然氣,大約可燒製14噸鹽。 按照1914年每斤鹽40文錢的平均鹽價,燊海井每天的收入即達533兩白銀!

當時這個收入,令當今世界500強企業自愧不如。

而這種技術也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海水和湖水曬出的鹽並不能直接吃,雜質太多,容易拉肚子,需要經過過濾等工藝進行提純。

當時的人並不將天然鹽看作是鹽,而是稱之為滷。煮過的滷水,還能產鹼,是古代不可多得的礦產資源。

由於鹼的存在還催生了另外一種超級調味品。

當時的人們還並不瞭解和分離滷水中的鹼,導致鹽味苦,無奈加入豆子、小麥、魚蝦、酒等輔料來降低或抵消鹽中的苦味,這就是醬的來歷。

所以,早期的肉是蘸醬吃的。


白色的金子——鹽


1932電影《鹽潮》,主演是當時名噪一時的著名演員胡蝶,演繹的就是有關舊時代鹽工家庭的悲歡離合。

鹽的歷史相當漫長和複雜,它承載了太多人類文明故事和變遷,潔白的顆粒下曾流淌著紅色的鮮血,也曾浮現過黑色的骯髒。

帶著鹹味的白色顆粒,獨一無二的百味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