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暂不为惧

全文1771字,读完约需4分钟。

导语:6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中国CPI和PPI指数,同比分别上涨2.7和0.6%,CPI涨幅创15个月新高。预计CPI的涨幅在今年会逐步走高至3%,并维持一段时间。PPI同比、环比涨幅回落,预计后续将逐月回落。通胀对于货币政策的制约有所提高,但通胀失控的局面概率很小,货币政策将维持当前中性偏宽松局面。


通胀暂不为惧

5月,CPI同比上涨2.7%,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创15个月以来新高;环比由正转为持平,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0.6%,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猪周期”持续发威

猪肉价格大幅走高,叠加去年低基数,食品价格再次推高CPI同比增速。5月CPI同比上涨2.7%,再次刷新去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值,且高于去年同期0.9个百分点。具体而言,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7%,继续较上月提升1.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48个百分点,较4月的影响程度提升0.29个百分点。在食品价格中,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涨幅较上月扩大3.8个百分点,达到18.2%,影响CPI提升0.38个百分点。猪肉供给的持续下行所开启的新一轮猪周期已导致猪肉价格连续三个月高位上行。

通胀暂不为惧

如笔者此前所警告的那样,由于猪肉分项在CPI篮子中的高权重,本轮猪肉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近期的CPI,从而增加了二季度的通胀压力。除了猪肉价格持续提升外,5月份鲜果价格持续大幅提升,处于历史高位。鲜果价格同比上涨26.7%,涨幅较上月扩大14.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的涨势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不具有长期性。一方面,南方地区阴雨天气导致时令水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减产造成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去年同期低温天气造成的存储类水果的低基数现象也是推动鲜果价格上涨的原因。但是,预计随着暑期来临后夏季时令水果以及之后北方秋季水果的上市,鲜果价格的上涨压力会逐渐缓解。

环比方面,CPI环比由正转为持平,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升0.1%,涨幅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0.04个百分点。鸡蛋价格继续上涨7.6%,鲜果价格上涨10.1%;两者分别影响CPI上涨0.04和0.20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受充足供给影响,下降7.9%,影响CPI下降0.22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温和通胀

在非食品方面,七大类价格除交通和通信有所下降外,其余6大类全部上涨。

其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价格等耐用性商品价格上涨明显,分别上涨2.6%、2.5%和1.8%,其他用品和服务、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1%、1.7%和1.0%。整体而言,非食品类价格变化与上月类似,对CPI上涨贡献较为稳定,CPI上行的主要推动力仍然来自于食品项。

工业品价格走低

PPI同比、环比涨幅回落,原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仍是主要原因。PPI同比上涨0.6%,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影响PPI总水平上涨约0.4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9%,与上月持平,影响PPI 总水平上涨0.23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同比上涨6.1%,是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行最高的因素。

通胀暂不为惧

事实上,分行业看,涨幅回落明显的行业仍然集中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以及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前者上涨4.2%,较上月回落5.9个百分点;后者增速较上月回落2.4个百分点,上涨1.8%。在环比方面,P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40大工业行业中价格上涨的有13个,主要分布于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以及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5月份PPI 同比、环比增速回落,其主要原因仍然在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走低及。另外,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中高端制造业价格来看,其环比价格持续下降、同比价格低迷徘徊,从侧面印证了需求依旧疲软的状态。

对未来的判断

总体来看,5月CPI同比涨幅的走高主要是受到食品价格,特别是鲜果和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去年低基数的影响,PPI的增速回落仍然是原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走低造成的。

在CPI方面,5月份CPI的走势再次验证了笔者前期关于“CPI有突破2.5%甚至接近3%可能”的判断。事实上,在非食品价格保持平稳的情况下,鲜果价格和猪肉价格双双突破或接近历史最高,抬升了整体的 CPI中枢。因此,笔者判断未来CPI的涨幅在今年会逐步走高至3%,并维持一段时间,从而对宽松货币政策形成制约。随着季节因素逐步消退,四季度食品价格走势将会逐渐趋于稳定,通胀失控的概率仍然较小,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目前稳健偏宽松的局面。

在PPI方面,由于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下行,PPI失去了价格支撑,上涨势头有所减弱,短期内 PPI回升的空间缩小。正如笔者反复强调的那样,在国内经济处于动能转换期、国外经济和贸易局势不乐观的情况下,低迷的国内外需求传导并影响生产端。中国经济的“韧性”也不能完全靠低效的政策刺激来维持,随着需求端萎靡的不断显现,PPI没有持续上涨的动力。我们预计PPI将持续回落,并大概率在第三季度重回负值。

张 超 (国家开发银行资金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机构无关

通胀暂不为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