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特長,沒技能,我怕沒公司會要我”:那你是被它困住了。

“沒特長,沒技能,我怕沒公司會要我”:那你是被它困住了。

畢業已經2個多月了,相處的幾個同學都陸陸續續地找到了工作,除了舍友飛飛。

話說,飛飛也不差,大學也沒掛科,還得過獎學金,也有幾個證書,找工作的要求也不高,為什麼班裡那些沒證書,也同時沒有什麼特長甚至還掛過科的同學都找到工作了,而她就找不到呢。

跟她聊天才發現,她,壓根,就,沒去面試過。

我一臉驚呆,問她為什麼?

她說,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特長,也沒有什麼技能,應該沒有公司會要我吧。

而且,我一想到我面前有幾個面試官,或者被問到一個我沒準備的問題,我想想都可怕。

我跟她說,你很好啊,你看你也沒掛科什麼的,還有證書,你看有點同學什麼都沒有人家也找到工作了,大家都一樣是不是?所以,你要自信一點嘛。

她說,唉,我該怎麼辦啊,別人都找到工作了就我沒找到,天天在家,我爸媽也嘮叨我,我感覺自己就是不自信。

你說我當初在大學時要是少看幾部電視,少看幾次綜藝,多學習一些技能,那我現在就不會不自信了,也就不會找不到工作了對不對。

聽完她的話,才發現原來飛飛是陷在“原因論”裡出不來呀。

什麼是“原因論”

“原因論”簡單地說就是:因為以前的什麼什麼原因,導致了現在怎樣怎樣的結果。

比如,像前面例子的飛飛就是覺得因為大學時沒有學到技能,沒有考下更多的證書,所以才導致現在的不自信。因為不自信,所以才會覺得自己找不到工作。

還有,像工作中。有的領導會因為員工犯了錯就大發雷霆,還總是說因為她犯了錯我才生氣的啊,我實在是忍不住才生氣的。而且我不生氣的話,他們記不住的,震懾不住他們。

那比如,一個領導正在訓斥犯了錯的員工,這是這個領導的上級給他打個電話,他難道也會帶著怒氣的跟上級談話嗎?大多數情況下肯定是不會的,他肯定還是跟上級很和氣的說話對不對。這就說明,憤怒、生氣這些都是可控制的,在跟員工說話時發洩出來,而在跟上級談話時立馬給收住。

為什麼人們會陷在“原因論”裡出不來呢

人們之所以會陷在“原因論”裡,不是因為外界的因素(像證書啊,成績啊),而是他們自己選擇的,是因為他們“享受”他們現在面對的狀態,自己不想改變,自己不想出來,沒有出來的勇氣。

像前面我的舍友飛飛,她不是因為沒有技能、沒有證書不自信,她是不想找工作,是“享受”這個沒有工作的狀態。

雖然她沒找到工作,她的父母會嘮叨她,會把她和同齡人比較,甚至急了會說,供她上大學沒有用等等。

飛飛也不想聽這些,不想自己比同齡人差,不想讓父母不開心,更不想他們說供自己上大學沒有用。聽到這些她也會很難過。

但是跟她去找一份工作,與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相比(任務啊,同事關係啊,申請升職加薪啊),她更願意過現在的生活。

畢竟父母只是說說而已,並不會把她怎麼樣。而工作中會遇到什麼問題,什麼人就不確定了。所以,她不是因為不自信而不去找工作,而是沒有勇氣面對找到工作後的生活。

同時,她需要把“不自信”當做一個藉口,一個不想改變、不想真正努力、不想面對新事物的藉口。“不自信”只是一個藉口而已。

學會這2種方法,幫你完美解決這一難題

  • “目的論”的思考方式

“目的論”就是,我為了達到什麼目的,才有了什麼想法和情緒。

還是以飛飛為例,就是“我為了不工作這個目的,才會覺得不自信,覺得沒公司會要我”。

那個訓斥員工的領導也不是真的忍不住生氣,他也只是想要生氣來達到震懾員工的目的。

所以,當一件事出現的時候先想想你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把你的“原因論”倒過來想想看,你會被自己的想法嚇一跳的。

  • 跳出“我要是怎麼怎麼樣,我也能怎樣”的幻想

小李工作一段時間了,但還是做著和新人一樣的工作。

小李這個人確實有點靦腆,一副學生模樣,她可以跟其他人聊得很開心,但是一見領導就跟老鼠見了貓一樣,所以也沒給領導留下什麼印象。

每次有同時升職加薪的時候,她就會說,我要是像誰那麼自信,那麼有膽量,在領導面前不膽怯,我也可以升職加薪的。

小李就是活在了這種幻想中,其實她不是因為膽怯而不敢跟領導交流,而是為了不跟領導交流才有了膽怯這種行為,同時他還需要用膽怯去應對她之後想逃避的一系列人,一系列事。

同時活在自己“我如果怎麼怎麼樣,我也能怎樣怎樣”的可能性中

如果你也經常說“因為什麼什麼,所以什麼什麼”或者“如果怎樣怎樣,我也能怎樣怎樣”,或者總是被這些想法困住,想不通。不妨試試這兩個方法吧,看清楚自己的真正目的,然後著手去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