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給五歲孩子選擇美術班,線上好還是線下好?

嘻嘻糯


孩子如果喜歡畫畫當然選線下的最好,但是五歲的孩子一般不適合專門學畫畫。學畫畫音樂這類的藝術類的,建議越晚越好,不宜太早。二年級以後再開始學是比較穩妥的選擇。只是想培養孩子的興趣的話,其實在家裡比在輔導機構強很多,不需要教孩子特別的畫法和思路,這些都是限制孩子思維發展的阻礙因素。家長陪孩子一起畫,不去約束她,不要抱著讓你滿意的作品的想法,讓孩子自由的在畫畫中完成對色彩的體驗過程。有家長的陪伴可以使孩子能更長久的處在專注的氛圍中,這其實就是線下培訓的好處。


造夢小兵


最近半年,本人正好有朋友面臨同樣的問題,分享一些我看到的經驗,希望對你有用。先說說我這個朋友給孩子報美術班時的基本想法。跟許多家長一樣,朋友選擇讓孩子多接觸一些美術,希望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加上平時孩子在家都是老人帶,所以希望去培訓班能有更多的社會交往機會。

參加線下體驗課的情況

朋友預約了一家號稱是本市最好的美術機構的旗艦總店,平均一次課200多塊錢,那天我也跟著去了。四五個孩子陸陸續續來教室,一去了老師就引導小朋友拿筆刷在牆上4張全開的大白紙上塗鴉。每個孩子的家長都在身邊陪同,不過大家儼然把這個時間當成了家長教學和秀娃的時間。我們在孩子邊上陪著沒說話,看著孩子畫,孩子邊畫邊說自己畫得看起來像一個棒棒糖。結果,邊上一個家長看到後,也開始指揮她家娃畫棒棒糖,“兒子,媽媽教你畫一個棒棒糖!先畫一個圓,再畫一根豎線就是一個棒棒糖!”這時,孩子轉頭去看這位媽媽教她兒子畫棒棒糖,之後,朋友的孩子就放下筆說不想畫了,去玩兒別的了。老師過來對孩子說:“你畫得好漂亮啊,好能幹!可不可以告訴老師,你是怎麼畫的?”孩子不理睬老師,老師越熱情,孩子本能地躲到遠遠的地方去玩。

作為兒童教育相關的從業者,對這樣的氛圍本人是無法接受的。美術學習需要寬鬆、自由的氛圍,小孩子的美術更多是自由地表現自己想表達的東西,但是,看到這裡的家長們,基本上是抱著讓孩子來學畫畫技能,要出人頭地的心態來的,這樣的學習與交往環境讓人眼前一片黑。加上老師像城管一樣的關注,讓人感覺太假,而且空洞寬泛的表揚,到後面會讓孩子過於在意別人的評價、失去對繪畫原初的熱情。

開始上課,老師精心準備了很多引入活動的道具,全程自導自演。但是孩子的回答天花亂墜,看得出來老師組織得很費勁,老是在糾正孩子的回答。接下來老師一輪一輪地發材料,告訴孩子該怎麼製作,順便幫幫忙做的更漂亮。這從側面也反應出,老師在美術技能上可能是專業的,但是老師可能不太懂兒童、更不懂兒童美術教育活動的組織。幾乎沒有給孩子機會思考自己想創作什麼,想怎麼做。

接下來總結一下,怎麼給孩子選線下美術班?

1️⃣ 看老師與孩子的互動

主要看老師是強勢,還是從容不迫;看老師有沒有給孩子開放性思考的空間;老師是不是尊重孩子的回答;有沒有給每個孩子公平的表達機會;孩子在活動過程中是拘束的,還是開心陶醉的;如果老師不停要孩子說出老師設定的“標準答案”,那麼這個美術機構的課程不管它再催的天花亂墜都不可選。因為,再好的課程體系方案也只是文本,傳遞給孩子還是靠老師。老師心中有沒有孩子,是否理解孩子的美術發展規律,是你的孩子能不能接受到美的薰陶和藝術潛能啟發的關鍵。

2️⃣ 看課程與教學理念

現在絕大多數美術培訓機構都有自己的課程理念、課程體系,怎麼看呢?

①首先,看課程介紹。比如,這個機構給家長介紹課程時說自己的課程在全球有很多分校,創始人又獲得了美術界奧斯卡大獎等等。教學是主題教學,比如選繪本來引入,用有趣的方式開始課堂。還給家長看以往的學生的作品展示,還拿出自己研製的兒童美術評價體系,說會定期給孩子做美術能力測評,並且以此作為孩子升班的依據等等。這些對於絕大多數家長來說,都大大超出了自己的認知範疇,很難看出門道。所以,建議僅僅是聽到,但不要聽進去了。但是,只要課程顧問一說到,這個機構的學生有哪些考級、比賽的渠道,可以作為升小學加分之類的,那就要長個心眼了,前面催捧的那些“專業”“實力雄厚”,不過一層糖衣炮彈,不要被迷糊了。因為這樣的機制下必然是讓孩子機械的訓練美術技法,集中衝刺去參加比賽,這是違背學齡前兒童美術發展規律的做法的,而且這是讓孩子逐漸喪失美術的自由想象與創造性表達的不利因素。

(當然,對這點的看法,取決於你想讓孩子去參加美術班學習的目的、期望是什麼。)

②最重要,看教學過程。如果你看到課堂上,老師把所有美術工具材料一一送到孩子手上,孩子輪流等老師來發老師選好的材料,這種課堂幾乎不用考慮。因為,美術學習對於孩子來說,先從探索美術材料和工具開始,孩子都沒有自主選擇的機會,哪裡來的藝術探索的熱情?還有,學齡前兒童的美術,實際上還是一個社會交往的過程。如果在最後作品分享環節,變成了孩子給老師做一對一的個人彙報,老師提一個問題,孩子回答一個答案,孩子根本沒有主動表達的機會,也沒有跟其他小朋友的交流,那這樣的課堂也不用考慮。

3️⃣ 體驗滿意度

需要家長上完體驗課後覆盤:是否符合自己給孩子報班的期望?從朋友對孩子上美術班的兩個需求來看:藝術想象與創造體驗、社會交往體驗。在這次體驗課上,兩方面都沒有滿足,所以,不考慮。

還可以問問孩子,在這個教室裡的感受,好玩嗎?喜歡這個老師嗎?以後每週都來,你想來嗎?如果孩子有負面情緒、孩子的答案是否定的,堅決不選!

疫情期間,朋友陪孩子參加了一次線上美術課

根據朋友的反饋,說第一次參加線上美術課堂,體驗感極差,組織得一塌糊塗。這次一共有四個孩子預約了體驗課。孩子很期待上課,朋友按約好的時間,進了機構的線上直播間。結果是第一個先到,於是接下來等了10多分鐘,終於等到第二個孩子進直播間,卻因為對方家長的設備問題,在直播間聽不到孩子的說話,於是整整耗掉半個小時。可這時孩子已經坐不住了。

後面上課過程中,老師一步一步教孩子怎麼畫大海和海底動物,孩子卻很想畫自己想畫的,可是又是直播方式,孩子開始有點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其實,美術創作體驗需要的時間是很長的,但是老師趕時間,要把整個繪畫過程教給孩子,孩子的投入和專注很難得到滿足。加上,線上互動時需要去操作一下通訊工具,互動上不是那麼直接、及時,不同的孩子和家長對線上學習方式也不太熟悉,所以互動上拖延時間,會讓別的孩子消極等待。

所以,在當前技術和經驗不太成熟的情況下,跟線下美術班相比,尤其不建議報線上美術班。

因為美術的審美體驗和創造性培養,需要親自看到、聽到、動手操作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普通的視頻通話根本沒法讓孩子去發現、體會藝術元素的美。另外,高水平的美術表現與表達,也跟社會情緒密切有關,學齡前兒童在積累美術經驗中,需要大量的社會交往,與夥伴和老師有情感的交流和反饋。目前線上美術班很難滿足這兩個重要的學習環節。


讀小童


我女兒5歲半。我給她選擇的是楊梅紅,3歲就開始在線下上創意美術。

相比較而言,對於5歲孩子而言,更喜歡的是多種感官並用,有老師和小朋友互動的課堂氛圍,這樣會調動孩子的興趣,願意參與其中。

而線上不適合於5歲孩子,缺少互動氛圍和多感官並用的環境,孩子的專注力時間短,不能長時間專注線上,所以線下更適合小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