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疫情之下無接觸零售的進一步活用將可創造出更多價值

2020-04-13 12:58

【編者按】隨著火神山醫院的交付使用,一家沒有店員和售貨員的“無接觸零售”超市在國內外社交媒體走紅。由此,“無接觸配送”“無接觸招聘”……,這些關鍵詞開始紛紛走入大眾的視野。

美團外賣於1月26日率先推出“無接觸配送” ,將商品放置到指定位置,如公司前臺、家門口,通過減少面對面接觸,保障用戶和騎手在收餐環節的安全。

今年的春季校園招聘,各地高校就業相關部門多通過各類網絡平臺積極為求職學生梳理傳遞招聘信息,並提供線上辦理手續等服務。“空中宣講”“線上雙選會”“遠程面試”“電子簽約”等“無接觸招聘”也成為各企業的優先選項。

無接觸經濟在疫情期間逆勢崛起,釋放了在線購物等消費行為的上漲空間,為服務業“回血”。

全球無接觸零售發展現狀如何,本期網連世界帶你一起看看。

無接觸零售逐漸融入百姓生活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興起,無接觸零售成為許多國家的新興業態。Amazon Go可以說是美國無接觸零售的一張名片。2018年1月25日,Amazon Go正式對普通消費者開放。這一顛覆式的無需排隊結賬、即拿即走的購物方式既為顧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用戶體驗與便捷,又省去了收銀員簡單、機械、高重複性的體力勞動。

顧客只需下載Amazon Go的APP,在商店入口掃碼成功後,便可進入商店開始購物。Amazon Go的傳感器會計算顧客有效的購物行為,並在顧客離開商店後,自動根據顧客的消費情況在亞馬遜賬戶上結賬收費。

加拿大皇家銀行分析師預測,到2021年,亞馬遜無人零售店Amazon Go將達到45億美元的規模。

自動化、無人化領域,日本早已有所涉足。大街小巷自動販賣機無處不在、各種各樣的自動服務機等設施更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們生活的便利度,隨時隨地可以在便利店內

取款、繳費、購票、複印、開具證明等生活中許多必要的操作。

日本街頭隨處可見的自動販賣機 李沐航攝影

以自動販售機為例,根據一般社團法人日本自動機販賣系統機器工業會(簡稱“JVMA”)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日本自動販賣機以及自動服務機的普及量已達到423萬5100臺。其中大部分為飲料產品銷售,佔到總量的50%以上,達到242萬3800臺。

在東京都山手線沿線,一家商家推出了短期杯麵無人體驗活動。限定期間內,來到店裡的客人可以體驗“完全無人”服務,自主消費。店內可同時容納5名客人,並在商品架上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隨後通過掃碼進行付費。在吃完杯麵後,點擊桌子前方屏幕的“打掃”按鍵,隨後從桌子的窗口內就會有一臺小型機器人自動駛出進行清掃。而地面、和桌子底下不易打掃的區域,則會由大型自動清掃機器人Braava jet m6負責。對於店內的清潔,機器人的使用要比人工更加便利、便捷。

互聯網強國韓國也是無接觸零售的先行者。投幣式KTV、自助洗衣房、夾娃娃機等無人經營店鋪早已遍佈韓國。近幾年,無人商店、無人咖啡店、自助點餐系統及無人售賣機等越來越多樣化的無接觸零售模式也正不斷湧現。

截至2019年,韓國共有230家大型超市、約1380臺自助式收銀臺供顧客使用,無人便利店共有31家。業界預測,隨著韓國最低時薪的不斷上漲,減少人力成本才能維持企業收益,這類無人商店預計仍將持續增加。

韓國餐飲業也在進行“變革”,無人售賣機、自助點餐系統開始被越來越多的餐廳和咖啡店採用。二維碼點餐便是一種全新的自助點餐模式。消費者在餐廳內通過專門的手機應用程序,掃描餐桌上的二維碼便可進行線上點餐和結算,大大減少了排隊等待時間。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69.4%的顧客對使用過的自助點餐系統表示滿意。此外,韓國各大便利店也開始了便利店食品配送服務,在情人節期間還推出了巧克力的配送服務等。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光顧韓國實體店鋪的顧客也大大減少,無接觸消費方式被廣泛採用。網上購物、外賣配送服務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外賣服務也隨之得到質量提高。比如,韓國某外賣公司投入使用新的外賣專業包裝,該包裝能夠確保食物在配送時避免晃動的同時,減少與外部空氣接觸。

無接觸零售走向何方?

近年來,日本國內櫃檯自動化、無人化的商家隨處可見。技術革新已經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日本便利店、超市無人化進程中,顧客可以順暢、快速地進行購買,從而最大化節省時間成本。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7-11和全家、羅森等5家大型便利店連鎖企業將在2025年之前,在日本國內所有店鋪引進消費者自己結賬的自助收銀櫃臺。便利店計劃利用能夠統一讀取購物筐中商品信息的IC標籤,在方便顧客結賬的同時,還能與產品製造商及物流企業共享有關銷售狀況的信息。

商家進行無人化經營,可以有效彌補日本日益嚴峻的勞動力不足現狀,未來無人化商業的進一步活用將可創造出更多價值。

韓國有評論認為,無接觸零售技術的應用優化了傳統零售終端,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門店運營效率。這對於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韓國零售業來說,無接觸零售業態的數據化、自動化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有韓國媒體卻對此表示出了擔憂,很多流通企業為了降低人工成本,會選擇引進無接觸零售技術,這會導致工作崗位的進一步減少,引發社會對於人工智能代替勞動力的不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