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性格狂怪,學他的書法應該注意什麼?

文舍堂書法


這個問題很好,非專業人士是不可能提出這個問題的。

宋人尚意崇文,造就了蘇黃米蔡四家,前三位個性極為明顯,其中又以米元章為最,世人稱“米顛”。

當前學習老米的多了起來,這其實也是人們學習書法思想的一個進步,唐法是好,但太規矩嚴肅,除了顏魯公明顯,其他的一般人分不出誰是誰寫的。米芾字體個性明顯,變化多,很多手札不但字寫得好內容也確實惹人喜愛。但皮毛好畫,要寫的有變化還能定在紙上,這就不容易了。

一般來說人的個性會影響其書風,學米字難道要進瘋人院呆一陣子體驗一把瘋然後來寫米字?

其實所謂瘋顛指米芾對喜愛之事的執迷程度,米芾七歲開始習字,小時候還臨寫過大他十五歲的蘇東坡的字,隨後他一輩子臨習,喜好晉唐,書齋都起名“寶晉齋”,因此學米字可以這樣,先認真臨寫米字(當然這之前你要能拿毛筆寫出像模像樣的字)體會掌握米字特點,到一定程度再臨習顏真卿二王的當然要用心體會用筆及書家各自的特點,而後你在回過頭來臨習體味米字,這些行為也可穿插進行,這樣能很好的溯源,不至於讓自己偏離了正道。

米字要寫好還要從筆法和章法下手去注意學習,寫作品時要記住書寫時帶入的是米家筆意,否則容易寫的僵硬無變化或者落筆成俗字。











斜風細雨入劍門


學筆法練習畫各種線條,研究宋畫不見得會畫但要深入研究

米芾(1051一1107),初名黻,41歲後改作芾,字元章。世居太原,後遷襄陽,定居潤州(今鎮江)。徽宗時為書畫學博士,後任禮部員外郎。米芾是北宋時期的著名書畫家、收藏家和書畫鑑賞家,善畫山水。他在書畫方面富有創新精神,他認為山水畫發展到宋代,已經被前人陳法所束縛,缺少獨創意識,他創造了“米點山水”。但真跡未留傳下來。他的書法,以行草成就最高,其書風瀟灑、舒暢,圓潤遒勁,熟而不俗,險而不怪,奇正相生,出手自然。米芾每天臨池不輟,史料記載:“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嘗半刻廢書也。”、“智永硯成臼,乃能到右軍(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鍾(繇)、索(靖)也,可永勉之。”他兒子米友仁說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寫字。(據孫祖白《米芾米友仁》)。米芾作書十分認真,自己說:“佘寫《海岱詩》,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信書亦一難事”(明範明泰《米襄陽外記》)。一首詩,寫了三四次,還只有一兩字自己滿意,其中的甘苦非箇中行家裡手不能道,也可見他創作態度的嚴謹。


米麥俍和


米芾以他“刷”出的八面出鋒而傲視群雄、獨步天下。

有宋一代大文豪蘇軾這樣評價他的書法:

“米芾超邁入神…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於鍾、王抗行,非但不愧而已”。

可見米芾的字在大學士心目的地位,是多麼的崇高!

開元一代風氣的書法家赴孟頫也對米芾崇拜得五體投地:

“米老書如游龍躍淵,駿馬得御,矯然拔秀,誠不可攀也!

那麼,這樣高的評價,是不是米書就十分完美了嗎?

如物極必反的道理一樣,正是米芾的放筆一戲,遣興暢懷,不計工拙,張揚個性,隨之帶來了審美上的過於“努張”之氣。

理學家朱熹這樣說:“至於黃、米,而欹側怒張之勢極矣”。

書學家項穆如此批評:“米若風流公子,染患癰疣,馳馬試劍而叫笑,旁若無人”。

清書論家吳德旋雲:海嶽行草力追大令、文皇,以馳騁自喜,而不能掩其怒張之習”。

綜上所述,都指向一個問題,就是米書過於張揚,以致太欹側怒張,有違“違而不反,和而不同”的書法最高審美。

所以,我們在學習米芾的書法時,不要學習他的狂怪努張,應學他風格偏於中和的法帖,如《蜀素帖》《苕溪帖》等。只有取其糟粕,才能把米書的精髓學到手。

我是晉風。願與大家在書法藝術、詩詞楹聯等知識方面同學習,多交流,共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