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用燒火棍畫畫,被指博人眼球,畫畢又為何令人讚歎?

文/王呈祥

人們常說“高手在民間”,我一直都不相信,但看到這位畫家後,我信了,並且深信不疑。

畫家用燒火棍畫畫,被指博人眼球,畫畢又為何令人讚歎?

一位髮型奇特酷似火雲邪神的男子,背上揹著幾根尚未燃盡的樹枝,手裡還拿著一根,本以為是要生火做飯,誰知是要畫畫。燒火棍畫畫?這聽起來太不可思議了。你沒有聽錯,就是要畫畫。

他先是在牆壁上掛了一張白色的宣紙,然後便用手裡的燒火棍在上面塗。只見他蹭蹭幾下,就勾勒出了人物的外形,隨後又來了幾下,一幅關雲長的頭像就畫好了。細心的網友可能會發現,他畫的是陸樹銘飾演的關雲長。

畫家用燒火棍畫畫,被指博人眼球,畫畢又為何令人讚歎?

頭像是畫好了,可我們知道,關雲長的鬍子很長,鬍子怎麼畫呢?於是,他將燒火棍上的炭灰直接抹在手上,再用手往紙上塗,還別說,最終的效果不輸畫筆。

畫家用燒火棍畫畫,被指博人眼球,畫畢又為何令人讚歎?

主題人物畫好後,他便拿起毛筆在右上角題寫“忠義千秋,義薄雲天”八個大字,之後沿著大字又題寫一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最後寫上自己的名字,加蓋印章,大功告成。

畫家用燒火棍畫畫,被指博人眼球,畫畢又為何令人讚歎?

這幅畫無論是主題人物還是落款(見下圖),皆能看出作者不是亂畫,而是有著深厚功底的創作,簡約的線條將關雲長描繪的栩栩如生,以行草書落款更顯畫面生動,人物與落款可謂相得益彰,觀之不免讓人讚歎:高手在民間,他卻是高手中的高手。

畫家用燒火棍畫畫,被指博人眼球,畫畢又為何令人讚歎?

然而,卻有網友表示質疑:“有現成的筆不用,用燒火棍是為了博人眼球吧?”從創作角度來說,的確存在博人眼球的嫌疑。就像現在有些人明明可以用手寫字,偏偏要用嘴含毛筆寫字一樣。即便是用燒火棍畫畫,一根還不夠嗎,背上還背這麼多啥意思,定是為了標新立異,讓人感到稀奇罷了。

從“藝術源於生活”的角度來說,作者是否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我們,藝術並非只有高端的工具才能創作,日常用具依然可以呢?我們都知道,上古時候的人一直用刀刻字,後來逐漸才有的毛筆,難不成毛筆的產生也是為了標新立異?這顯然是說不通的,因而不存在博人眼球的嫌疑。

畫家用燒火棍畫畫,被指博人眼球,畫畢又為何令人讚歎?

從“藝術高於生活”的角度來說,作者是否想通過這種方式擺脫傳統工具的束縛,嘗試用不同工具創新呢?眾所周知,當下有很多如使用針管、拖布之類工具創作的書畫家,他們都在搞創新,但創新成果卻不如人意。相比之下,這位作者的創新,無論是從繪畫本身還是從一般審美來看,都要超過他們,因而更不存在博人眼球的嫌疑。

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人應該知道,樹枝燃盡後就變成了木炭,木炭可以成為燒烤的材料,偶爾還會拿來在小朋友的手腕上畫個手錶,在臉上畫個花臉什麼的。另外,我們從小用的鉛筆和素描用的炭條,包括之前的墨錠,如今的墨汁,其中都含有大量的木炭物質。而燒火棍已經燃盡的一頭就是木炭,所以用它畫畫是可以的。

畫家用燒火棍畫畫,被指博人眼球,畫畢又為何令人讚歎?

非著名哲人二小先生:真正的藝術品之所以會深入人心,是因為它源於生活,而它的產生過程往往卻不那麼深入人心,是因為它又高於生活。大家覺得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