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之癌的巴爾幹半島(中)——鐵托的“大南斯拉夫”主義

書接上文,繼續南斯拉夫:歐洲之癌的巴爾幹半島(上)——南斯拉夫的形成


南斯拉夫王國的世系

南斯拉夫王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一共傳了三代,分別是彼得一世、亞歷山大一世和彼得二世。

歐洲之癌的巴爾幹半島(中)——鐵托的“大南斯拉夫”主義

南斯拉夫王國末代皇帝彼得二世


值得一提的是彼得二世,他的爸爸亞歷山大一世在1934年遇刺身亡,他當時才11歲,於是由保羅親王攝政,首相茨維特科維奇主政。二戰開始時,根據民族傳統,南斯拉夫於1941年3月25日加入軸心國,當時正是希特勒準備入侵蘇聯前夕,隆美爾也在北伐勢如破竹,美國情報機構認為南斯拉夫選擇了錯誤的立場,於是派遣秘史多諾萬上校前往貝爾格萊德,就這樣,就在南斯拉夫宣佈加入軸心國的第二天,還不到18歲的彼得二世發動政變,罷免了首相茨維特科維奇,明確宣佈反對德國。希特勒大為不滿,派兵消滅了南斯拉夫政權,幾個盟國瓜分了土地,彼得二世逃往英國,二戰後遷居美國,雖然鐵托宣佈廢黜君主制,但彼得二世一直沒有宣佈退位,他最後也是死在了美國,成為整個歐洲的君主裡唯一一個葬在美國的。2013年,彼得二世的遺體被送回貝爾格萊德,正式安葬。順便說一下,希特勒的巴爾幹行動,雖然迅速且不留情面,但還是損失了至少6周的時間,從側面上導致了“巴巴羅薩計劃”攻略莫斯科的失敗。

可以參考《石油導向的“猜疑鏈”戰爭,德國為什麼要發動“巴巴羅薩計劃”?

1929年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國是一個多民族且由塞爾維亞主導的國家,南斯拉夫王國的國王本是塞爾維亞王國的君主,也就是說,在國際上也是默認塞爾維亞在南斯拉夫中居首。但是塞爾維亞族只佔整個南斯拉夫人口的三分之一多一點,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而其和黑山在歷史上的各種能征善戰,並沒有眾多的人口與強有力的實力作支撐,這是引發其後一切矛盾的根源。

南斯拉夫的本土派和外來派

二戰前許多東歐國家的工人運動已經發展出社會主義政黨,隨著蘇聯軍隊的西進,導致了另外一場矛盾,即本土派和外來派消化勝利果實的矛盾。

歐洲之癌的巴爾幹半島(中)——鐵托的“大南斯拉夫”主義

鐵托


1945年鐵托建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南共也是第三國際的支部,鐵托在和蘇聯決裂前是整個東歐國家裡移植蘇聯模式最積極的。但鐵托是克羅地亞人,在一戰時克羅地亞屬於奧匈帝國,鐵托還作為奧匈帝國的士兵和塞爾維亞交戰。在二戰中,南斯拉夫內部派系眾多,有第三國際的南斯拉夫支部領導的游擊隊,作為反法西斯勢力;有克羅地亞民族主義組織“烏斯塔沙”親德;科索沃境內的阿爾巴尼亞主義組織“第二普里茲倫同盟”親意;還有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切特尼克”支持南斯拉夫王國的流亡政府。這個“切特尼克”組織,雖然也是反法西斯的,但和游擊隊勢不兩立,再加上世仇克羅地亞人和因為科索沃問題交惡的阿爾巴尼亞人,因此和各方關係都非常糟糕。

鐵托對塞爾維亞的打壓

二戰結束以後,南斯拉夫境內的克羅地亞民族主義和阿爾巴尼亞民族主義隨著軸心國的垮臺而消亡,反倒是塞爾維亞民族主義愈演愈烈。1946年,鐵托用鐵血政策抓捕並處決了“切特尼克”組織的首領德拉查·米哈伊洛維奇,南共取得了鎮壓塞爾維亞民族主義武裝的勝利。整個鐵托當政時期,雖然也是獨裁統治,但因為其首要打擊並清洗的對象是塞爾維亞民族主義武裝分子,而塞族分子有極右翼種族主義色彩和恐怖主義的苗頭,因此居然頗受西方國家的好評。

歐洲之癌的巴爾幹半島(中)——鐵托的“大南斯拉夫”主義

德拉查·米哈伊洛維奇


在此期間,塞爾維亞和黑山的關係依然非常鐵。黑山人口很少,而塞爾維亞卻沒有出海口。經濟的的原因讓兩個聯邦國互相依靠。但這樣的合作讓鐵托的對塞爾維亞的打擊也落到了黑山頭上。二戰後南共形成五人領導核心,鐵托(克羅地亞人)、卡德爾(斯洛文尼亞人)、吉拉斯(黑山人)、蘭科維奇(塞爾維亞人)、巴卡里奇(克羅地亞人),這五人中,後來倒臺的正是來自塞爾維亞和黑山的兩位。

歐洲之癌的巴爾幹半島(中)——鐵托的“大南斯拉夫”主義

米洛萬·吉拉斯


歐洲之癌的巴爾幹半島(中)——鐵托的“大南斯拉夫”主義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1953年吉拉斯因為“自由化”而受到批判,第二年下臺。1966年,鐵托對南共集團內來自塞爾維亞的領導蘭科維奇集團進行清洗,其影響一直持續到70年代,共有4萬名塞爾維亞族的南共幹部受到牽連。

不光如此,鐵托還從制度上壓制塞爾維亞。1970年,鐵托首次承認“講塞爾維亞語的穆斯林”為一新的民族,即“波斯尼亞人”,建立了聯邦內的波斯尼亞-黑塞哥維納共和國;承認“塞爾維亞語的馬其頓方言”為“馬其頓語”,建立馬其頓共和國,使聯邦中塞爾維亞共和國的面積大大減小。要知道在二戰以前上述兩個共和國都是塞爾維亞的領土。還在塞爾維亞共和國境內一南一北分別設立了兩個直屬國家的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進一步縮水塞爾維亞共和國的面積。除去這兩個省,剩下的塞爾維亞的面積已經和1878年柏林會議時所確定的塞爾維亞獨立的面積相當了。


歐洲之癌的巴爾幹半島(中)——鐵托的“大南斯拉夫”主義

塞爾維亞版圖


鐵托此舉,讓塞爾維亞一夜回到瞭解放前。

更有意思的是,鐵托還新建了一個“南斯拉夫族”,鼓勵民眾放棄原民族,改加入新民族。這也是針對塞爾維亞的一個別出心裁的手段。1961年全聯盟中塞爾維亞族佔42.1%,而到了1980年鐵托逝世時,已經降到了36.3%。

鐵托時代的這些做法,對於壓制戰前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族強權、維護民族平等和聯邦穩定起了作用。究其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出自1955年南斯拉夫與蘇聯正式鬧掰了之後對有傳統親俄傾向和與蘇聯人信奉同一宗教東正教的塞爾維亞人的不信任。但是此舉在一些民族情緒強烈的塞爾維亞人心中卻累積了很大的不滿,包括黑山人也是對鐵托的“反塞爾維亞政策”不甚滿意。1980年鐵托去世後,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立即出現反彈。1981年5月出現了塞爾維亞政府在清洗科索沃黨政高層時的“反聯邦主義”傾向,即開始攻擊在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族的領導層,這其實是鐵托高壓政策下的必然反彈,而藉助這些時機一步步走向前臺的,就是下一篇中的主人公——米洛舍維奇。

歐洲之癌的巴爾幹半島(中)——鐵托的“大南斯拉夫”主義

米洛舍維奇


關於南斯拉夫的解體和最終的結局,請看下一篇。


本文系原創,已簽約維權騎士,盜貼必究

請關注@甲申十七年

,一起聊聊歷史背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