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系列探討之三:問題概覽與實現路徑

編者按:

當前中國正在形成“145空間發展格局”:“1”是指:高水平推進一帶一路建設;“4”是指:東、中、西、東北部地區發展各有側重點;“5”是指: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粵澳港、長江經濟帶、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五大國家戰略。

大家有目共睹的是:成渝雙城經濟圈和長三角共同引領了長江經濟帶的高質量發展。那麼,黃河流域中的地區如何借鑑?

我們認為:在鄭州、洛陽、西安的都市圈建設中,

一定要以“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為引領。

將它打造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區,從而使它成為國家戰略中的重要支點。

為此,我們將陸續推出國家級註冊城鄉規劃師,洛陽規劃院院長助理陳少樂系列文章,分別是:“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進入國家戰略的系列探討之一:基礎條件與發展定位;系列探討之二:可行性分析;系列探討之三:問題概覽與實現路徑。

歡迎大家指教。

“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系列探討之三:問題概覽與實現路徑

一、問題概覽

1、一體化資源利用與開發不足

區域內城市間的一體化進程不足。在創新資源方面,西安具有眾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洛陽也擁有著眾多科研機構,但是二者之間的技術要素並沒有在區域內充分流動,開發利用不足;在歷史資源方面,該區域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華夏文明的中心,擁有著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秦始皇陵、龍門石窟、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嵩山少林寺、大明宮遺址、未央宮遺址等眾多歷史文化資源,但是目前區域內的各城市仍然處於單打獨鬥,對於全區域旅遊路線的規劃建設尚未開始,部分城市的文化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甚至限制了城市的發展;在生態資源方面,區域內山水資源豐富,但是生態共治共保機制體制缺失,尤其是對於黃河的保護而言,沿黃的各城市缺乏合作,對於黃河流域的充分開發和保護不足。

2、協同體制機制不健全

“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協調行政主體涉及豫、陝、晉三省的多個城市,生態環境共治共保、區域交通設施銜接、公共服務一體化等面臨省級、市級、縣(市)級層面的協調,協調主體多、協調難度大,目前城市協作主要在市縣層面進行,缺乏省級層面的高位統籌,利益共享、信息共用、風險共擔的機制尚未建立。加上“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中的各大都市圈尚未發育完全,城市間的合作尚未建立,需要進一步打破行政壁壘,完善多層次、全方位的跨省、跨市協調機制,推動“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的協同發展。

3、城市之間發展差距較大

鄭州和西安均是省會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也是區域的綜合性交通樞紐,經濟發展在全國範圍內排名基本處於前20,發展階段也較為相似,城市發展遙遙領先;洛陽處於第二層級,雖然建城歷史悠久,但是發展水平比較落後,經濟總量只有鄭州的一半,近幾年發展速度增快;而黃河金三角的城市和其他城市處於第三層級,經濟發展較為緩慢,動力不足,城市建設和城鎮化進程還有待提升。

4、城鄉環境品質仍有差距

區域內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水土保持、山體保育等仍面臨威脅,在城市邊界地段尤為突出。部分區域城市功能缺失,土地利用雜亂,設施配套匱乏,宜居性較差。區域內的城市之間、市縣之間通行除鄭西高鐵外,仍以高速公路為主,道路交通客貨混雜、系統性不強,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流動不順暢。

二、實現路徑

1、深化“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內涵

以建設全球知名的山水人文創新走廊為總目標。鏈接全球創新資源,打造全球原創技術重要策源地——集聚全球高端研發平臺,吸引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實現西安、洛陽、鄭州開放協同創新。加強區域文化協同,共建文化繁榮興盛示範區——充分挖掘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的歷史文化資源,梳理區域之間歷史文脈的聯結關係,全面提升文化交流展示和服務帶動水平,著力共建彰顯華夏文明的區域形象。共建區域旅遊聯盟,打造世界級文化生態旅遊目的地——圍繞“文化生態旅遊”的核心主題,不斷促進歷史文化和生態景觀的有機融合。簽訂區域旅遊合作協議,統一制定行動準則,形成“規劃共編,品牌共促,市場共推”的旅遊合作創新機制,打造世界級精品旅遊品牌。落實開放發展理念,建設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完善開放體系,健全開放平臺,創新內陸開放模式,建成營商環境與國際接軌、投資貿易高度便利、示範引領作用強勁的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深化區域產業協作,共推中西部智造產業集群示範區——完善區域產業轉移優惠政策,簡化產業轉移審批程序,構建“傳統軍工產業創新提升,優勢製造產業合作優化,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2、推動“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戰略落地

合力推動以“一帶一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為依託,以鄭州都市圈、洛陽都市圈、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大西安都市圈為主體,具有科技創新、歷史遺蹟保護、文化傳承、生態保育、交通聯繫等多種功能,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協同發展的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建設。推動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建設是順應時代潮流,加快中西部崛起,服務國家區域建設格局的重大戰略;也是探索創新聯動發展新模式,促進各市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與潛力,減少無序競爭,並提升洛陽都市圈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具體舉措例如:加密軌道交通網建設,積極推動多條鄭洛西城際鐵路立項;協力打造鄭洛西世界級機場群,推動洛陽新機場選址,促進和鄭州新鄭機場、西安咸陽機場的有效合作;區域安全和能源保障上的互濟互保,建設安全高效的鄭洛西;共建高品質的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共同打造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的文化走廊;推動跨行政區融合發展,如打造鄭洛西科創走廊(聯手打造國家科學城)、推動跨省市城鎮融合發展(洛陽都市圈+陝東渭南、潼關)、鼓勵園區探索“飛地型”合作新模式;深化產業鏈的互補與合作,打造鄭洛西國家先進裝備製造走廊;共享普惠便利的公共服務,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幸福鄭洛西;在洛陽西部設立鄭洛西一體化發展的先行示範區等措施。

2、促進洛陽都市圈與鄭州都市圈的協調聯動

打破行政壁壘,推進鄭洛協調融合發展。儘快啟動建設鄭州至洛陽第三高速公路,適時啟動鄭州至洛陽城際鐵路建設。制定跨界科技成果交易、人才雙向流動等促進機制,設立科創合作發展基金,啟動科技創新聯合研發,建設共享孵化平臺,打造區域科創高地。共同舉辦“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國際高峰論壇”、全球華人根親文化紀念活動等,共同申報“河洛文化旅遊帶”、中原文化客廳等。打通鄭州、鞏義、偃師、義馬澠池產業走廊,做大裝備製造業集群。依託鄭州的國家交通物流樞紐、高等教育、對外開放、行政中心的優勢資源,與鄭州共同打造中原城市群的強核心區,發揮承東啟西、內陸開放、統籌區域與城鄉的高質量發展優勢。

構建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近期構建中原城市群“雙中心”發展格局,推動中原城市群由“單中心”向“雙中心”模式轉變,改變原來中原城市群空間結構的“以鄭州為中心,十字發展格局”,轉向“雙中心,雙軸發展格局”,提升中原城市群核心的區域一體化水平。遠景依託鄭洛城鎮密集帶發展脊樑,構建“一區一圈”超級大都市區,以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為抓手,強化鄭州、洛陽在隴海通道沿線的聯動發展功能,充分發揮洛陽特色優勢,與鄭州共建弘揚中原文化與展現文化自信的核心區,推動洛陽向北聯動濟源、焦作、新鄉,向南聯動平頂山、許昌,形成中原城市群核心環。

3、聯動借力大西安都市圈

依託西安“網紅城市”的基礎優勢,推進雙方歷史文化資源的連線整合工作,共同推動國學展示、傳承和交流,做大做強特色文化產業。依託西安豐厚的科教資源,倡導建立“人才長效合作,科研項目共同研發,創新成果首用共享”的合作機制,通過設立分校,開展聯合辦學,打造共享科研平臺等方式,促進洛陽都市圈的人才引進。藉助西安的國際影響力,推進適應國際化的重大平臺建設,積極承接國際化會議與活動,共同打造卓越的國際化形象和品牌。

結束語:

河南省在2003年提出了“中原崛起”的經濟發展計劃。17年過去了,塌陷的中原崛起了嗎?崛起之路在何方?我們推出的這三篇系列文章或許有些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