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一副對聯,說盡世間男女之間,婚配的真諦

話說唐僧師徒四人,這一天來到了女兒國。

女王一聽說是東土大唐來的,還是什麼唐王的御弟,還長得特別俊俏,當下就芳心暗許了,根本不管也不顧唐僧還是個和尚了。等到自己親眼見到,更是看得心歡意美。

於是當下就決定,把唐僧留下來,給自己當老公。

眾人見女王如此猴急,也都趕忙說好,只不過:

姻緣配合憑紅葉,

月老夫妻系赤繩。

女王一聽,不就是需要個媒人嗎?讓當朝的太師作媒,驛館的驛丞主婚,這不就可以了。

實際上,男女之間的婚配,怎麼可能如此簡單。

即便是“女追男,隔層紗”。


《西遊記》一副對聯,說盡世間男女之間,婚配的真諦

過去在民間,有一句俗話,說是“姻緣天註定”。

或許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這句話除了讓人覺得有點迷信之外,還有就是不可思議了。

畢竟那是一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

不過,當女王決定以一國之富,招唐僧為夫時,眾女官一邊道賀,一邊提醒時說到的這副對聯,還真就是這麼個道理。

月老夫妻系赤繩。

想必大家對這個故事,已經很熟悉了。

說的是唐憲宗年間,有一個叫韋固的書生,在一座廟裡鬚髮銀白的老頭。就見這老頭手裡拿著婚書,布袋裡裝著紅繩,還說大凡男女一生下來時,腳上就係了紅繩。

誰該跟誰結為夫妻,都是註定了的事。

韋固當然不信了。

老頭翻開婚書看了看,便對韋固說他的老婆今年才3歲,會在16歲那年嫁給她,是某某家的某女子。

此後13年,雖然提親說媒的一直不斷,可韋固卻始終沒能婚配。

直到第13年,韋固果然結婚了,新娘也果然只有16歲。

韋固當然吃驚了,仔細詢問妻子的身世。

居然真像13年前,那個鬚髮銀白的老頭說的一樣。

這就是“月老牽紅線”的由來。


《西遊記》一副對聯,說盡世間男女之間,婚配的真諦

“姻緣配合憑紅葉”,也來自一個典故,叫作“紅葉題詩”。

話說唐僖宗年間,有一個叫於佑的書生,深秋時節在御河邊洗手。無意間拾到一枚紅葉,上面居然有墨跡,寫著一首詩: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於佑見紅葉上的詩句,字跡秀麗,詩意清新,不由得心生嚮往。於是,他就把這枚紅葉珍藏了起來。另外又寫了一首詩,題在紅葉上,跑到御河的上游,讓它飄進皇宮裡。

他寫的詩是:

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

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

多年後,於佑娶了一位姓韓的女子,據說原先是皇宮裡的宮女。

他也沒怎麼當回事。

忽然有一天,韓娘子在收拾於佑的書箱時,發現了這枚紅葉,大驚道:“這紅葉上的詩,是我題的!”

於是,於佑便把事情的經過,詳細說了一遍。

韓娘子聽罷,說自己在宮裡,也曾拾到一枚題詩的紅葉。

等韓娘子拿出來,於佑一看也大吃一驚,居然就是自己題詩的那枚紅葉。

這就是“紅葉題詩”的典故。


《西遊記》一副對聯,說盡世間男女之間,婚配的真諦

這兩個典故,流傳下來的版本很多,但都是為了證明一個道理:

男女之間的婚配,是上天註定的。

當然,用我們今天很多人的眼光來看,這個觀點,應該是不對的。

不過我個人卻認為,也不一定就是無稽之談。

不相信?不妨請已婚的朋友來說一下,自己和另一半的結合,是不是有點不因不由的感覺?

本文為原創,僅在今日頭條發佈,歡迎評論並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