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靜,風奈何,以單純心過生活|萬物靜觀皆自得

近期疲憊焦慮,對他人充滿了絕望,努力調整中。非要把自己變得光鮮亮麗、家裡能養育好孩子、工作能有前途還賺錢,為什麼對自己這麼狠呢?為什麼這麼想不開呢?沒有完美的生活,也沒有所謂的平衡,放棄,是人生的必修課,所以我暫時躲進了書裡。

心若靜,風奈何,以單純心過生活|萬物靜觀皆自得

我到底要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知識被販賣,成功學熱銷,忙碌的兩點一線,我們被時代簇擁著奔跑,時而是激進的現實主義者,時而是無奈的命定主義者。

孔孟哲學不談天道,不管形而上的問題,形成的現實主義人生觀讓我們傾向於現實人生問題。不知道注意自然,不懂發揮高尚深處情操,過得是一種機械的/物質的/肉慾的生活,不曾感覺到精神生活/理想生活/超現實生活的需要。

老莊哲學認定凡事都有定數,人工無能為力,所以形成放任自然,不加動作的悲觀命定主義,我們喪失了創造的意志,沒有積極的精神和主動的決心。高尚的,趨於達觀厭世;低等的,流於縱慾享樂。

無論是孔孟哲學還是老莊哲學都各有利弊,無法滿足我對自己生活的期待。直到遇見我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與開拓者宗白華先生在《心若靜 風奈何》中提出新的人生觀:科學的,藝術的。

心若靜,風奈何,以單純心過生活|萬物靜觀皆自得

新的人生觀:科學的,藝術的

科學即把人生生活當作一個客觀事物來觀察,如同研究無機現象一樣。科學中的生物學就是研究“生活原則”的學問,生理學研究物質生活的內容和作用,心理學研究精神生活的內容與作用。

我們知道生活中有“互助”現象和“戰爭”現象,我們抉擇哪一種原則適合於天演,我們就去儘量擴充發揮,以求我們生活的進化。

我們又知精神生活是生活中較為高級的進化現象,我們就應該竭力地發揚它增進它,以求我們生活的高尚。

當我們的生活遇到問題,抽離出來,以一個旁觀者的態度去科學地看待,會冷靜理智很多,而將科學家探求真理的方法與態度運用到生活中,會成就一種有條理有意義活動的人生。

僅僅科學的態度是不夠的,還有藝術,積極地把我們人生的生活,當作一個高尚又美的藝術品似的創造,使它理想化/美化。

我們的生活要懸著一個具體的優美的理想,然後把物質材料照著這個理想去創造,如創造藝術品一樣,我們的生活要協和/整飭/優美/一致。

藝術的人生態度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更多能動性,以終為始來看待問題,讓我們的生活成為藝術品,會驅動我們成為更純粹的自己,放棄不必要的牽絆。

心若靜,風奈何,以單純心過生活|萬物靜觀皆自得

人生自有詩意 萬物靜觀皆自得

我帶著問題去讀書,試圖找到解救自己的辦法,當確定了人生觀以後,還需要找到方法論。如何獲取藝術的生活?怎樣做到溫柔堅定/單純高貴/自在安寧?我得到的啟發是抽離與專注,抽離出自我,專注於當下,萬物靜觀皆自得,人生自有詩意,同情共情於生活。

我們的生活並不缺乏美好,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真正能結合人類情緒感覺的一致者,只有藝術。一曲悲歌,千人泣下;一幅畫境,行者駐足。

宗白華老先生說:藝術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無限的同情對於自然,無限的同情對於人生,無限的同情對於星天雲月/鳥語泉鳴,無限的同情對於死生離合/喜笑悲啼。

書中節選了很多同情小詩,而我更對孩子的小詩共鳴:

浪花白,浪花美,朵朵浪花,朵朵白玫瑰。--《浪花》四歲半 司徒圓

天真的想象,天真的音調,天真的措辭,真是有味。

大雨紛紛下,樹木都很佩服他,樹木不停地鞠躬,把腰彎到地下。--《大雨》四歲半 司徒圓

這裡是童真的世界,這童真的世界是否就是桑塔耶那所常駐的永恆世界呢?

心若靜,風奈何,以單純心過生活|萬物靜觀皆自得

在《心若靜 風奈何》中我還讀到了宗白華先生與各位友人的書信和對一些畫作的評語。這種與諸好友神交的狀態讓我很感動,這種志同道合純粹的友誼大概也是你若盛開清風自來的結果,可遇而不可求。

文人間的“你有新作,就請寄來”與武俠中的“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一樣讓人覺得惺惺相惜,百聽不厭,有一種說不出的酷勁。

心若靜,風奈何,以單純心過生活|萬物靜觀皆自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