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七月與安生》:原來我們都曾是七月......

初看七月與安生,更多的是被七月與安生靈魂伴侶般友情所感動,時隔幾年重溫依舊感動,有些東西不同年齡段讀出的東西、側重點是不一樣的,這次,我看到更多的是"枷鎖",七月前半生身上所戴"枷鎖",也是時下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的一個縮影。

重溫《七月與安生》:原來我們都曾是七月......

我相信,這部電影的編劇導演,正在寫這篇文章的自己,還有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內心更多的是七月的影子,生活中的"安生"並不關心電影文學這些,她是個在世俗間忙於生存的女人,她從小親情缺失、中途放棄學業,以盲目樂觀的生活邏輯在社會中求生。無論是三觀、思考方式還是生活方式,隨著時間的推進,兩個人已經是兩個世界的人。

重溫《七月與安生》:原來我們都曾是七月......

七月的故事,很像我們

曾經,我們和七月一樣,是個乖孩子,在家聽父母話,在學校聽老師話,按部就班按照他人規定的人生軌跡行走。

"我媽說女孩沒什麼地方可去,就是從一個家到另外一個家。"

"我和家明打算26歲結婚,27歲生小孩,30歲買房。"

七月的前半生就這樣活在既定路線的"枷鎖"中

重溫《七月與安生》:原來我們都曾是七月......

女孩就是從一個家到另一個家,卻從沒想過為什麼;我們要好好學習,卻從沒想過學習的意義是什麼;我們著急結婚,卻從來沒想過結婚的意義在哪裡……

可是啊,不經思考的人生真的值得嗎?

只因大多數人的人生都是這樣的,你也應該這樣,並且不容置疑,否則你就是異類,要遭受鄙視,不然"光棍""剩女"這些詞又是如何出現的呢

重溫《七月與安生》:原來我們都曾是七月......

影片中,小安生與小七月一家人坐在一桌吃飯,七月只吃喜歡的包子陷兒,把剝離的餃子皮單獨放一邊,媽媽的反應也很像我們現實中很多媽媽,"看我們七月多自私",其實批評孩子最忌諱批評人格,批評人格就意味著你人品有問題,這樣批評多了,孩子會逐漸隱藏內心真實需求,所以七月總是活的很隱忍。所以有了後來看似是家明主動逃婚,實質是七月自己想逃婚,逃婚都逃的如此隱忍,也就更別提有勇氣活出真我。

重溫《七月與安生》:原來我們都曾是七月......

終於,七月還是打破"枷鎖",衝出束縛

枷鎖,與其說來自內心,倒不如說來自這個社會大多數,人生來一張白紙,如何書寫塗畫成稿取決於他人,這次,七月決定把前半生的圖紙撕碎重新再活過,紙上如何塗畫由她自己決定。

重溫《七月與安生》:原來我們都曾是七月......

正當我們為七月感到欣喜之時,導演選擇讓七月死亡,起初有點困惑,現在越來越覺得這正是導演高明之處,肉體是短暫的,終將走向腐朽,而靈魂精神是不朽的,或許導演想讓這份精神永存吧!

最後,借用《熔爐》經典臺詞收尾

重溫《七月與安生》:原來我們都曾是七月......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曾經的你是否也是七月

你有哪些想說的

評論區寫下感受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者對你有幫助,點個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