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政策退出——2021年宏觀政策展望

“後疫情時代”的政策退出——2021年宏觀政策展望


2020年政策回顧


貨幣政策:以確定應對不確定


2020年以來,面對疫情帶來的巨大沖擊,貨幣政策維持總量政策適度、融資成本下降、支持實體經濟三大確定性方向,以制度和政策的確定性應對不確定性,並收到了良好效果。貨幣政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年初至5月初):政策全面寬鬆應對疫情衝擊。疫情暴發之後,貨幣政策即作出反應,通過向市場大規模提供流動性,並降低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以保證銀行間資金面穩定。量的方面,春節後首個工作日向市場提供3.2萬億流動性;通過三次降準,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下降約1個百分點,釋放流動性1.75萬億元;1月、2月和4月分別推出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和1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額度。


價的方面,央行通過下調MLF利率30個基點,引導1年期LPR下調30個基點、5年期LPR下調15個基點;將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這一階段,政策以大幅寬鬆為主,市場流動性極為充裕,M2同比增速由上年末的8.7%迅速攀升至4月份的11.1%,1年期國債收益率由年初的2.4%回落至4月底的1.14%,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第二階段(5月初至8月初):政策邊際收緊,更加註重結構。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此時利率過低帶來的空轉套利、房價上漲引起監管關注,貨幣政策開始向中性迴歸。5月初北京解封和兩會召開日期確定,標誌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以5月底100億逆回購為標誌,市場對流動性預期開始出現逆轉,隨後兩會上總理指出“空轉套利”問題,緊貨幣擔憂進一步升溫。


直到6月中旬,陸家嘴論壇正式確認了貨幣政策轉向的信號,市場對流動性預期徹底逆轉。與此同時央行開始在公開市場回收流動性,資金面逐漸收緊,市場利率快速收斂至疫情前水平。6月初央行推出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政策工具,即推動銀行積極辦理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標誌著央行的政策重心轉向調結構。


第三階段(8月初至年底):政策轉向穩健中性。資金利率重定價完成,DR007圍繞OMO政策利率波動,基本實現央行目標,“從長期、短期、中期流動性來看,銀行體系流動性都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考慮到政府債券發行和結構性存款壓降對市場流動性的擾動,央行通過超額續作MLF補水,政策利率和LPR基本保持穩定,M2增速逐漸回落。


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


2020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以更大政策力度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對沖企業經營困難、對沖基層“三保”壓力、對沖疫情減收影響,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通過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提高地方專項債發行規模,擴大內需、激發市場活力。

2020年,我國將赤字率由2.8%提高至3.6%以上,規模增加1萬億,以有效應對疫情造成的財政減收增支,穩定並提振市場信心;重啟特別國債併發行1萬億元,以緩解基層財政困難,支持地方做好“六保”工作;安排地方新增專項債券3.75萬億元,較上年增加1.6萬億,以擴大有效投資,支持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


二是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和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在近年來大規模製度性減稅的基礎上,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巨大沖擊,我國仍然出臺了一系列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有力促進了市場主體負擔持續下降、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企業經營效益增強。1-9月份,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的目標任務能夠預期完成。


三是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大力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特別是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全面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資產,增加調入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聚焦民生以及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集中資金予以精準保障;進一步向內挖潛,強化績效管理,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加強預算平衡,堅持以收定支的基本原則,運用零基預算理念科學核定支出。


四是從“借、用、管、還”等各個環節全方位加強專項債券管理,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發揮全國統一的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平臺作用,要求地方詳細公開發行專項債券對應項目信息,發揮市場自律約束作用,以公開促規範、以公開防風險;嚴格專項債券用途。堅持專項債券必須用於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堅持項目收益和融資自求平衡;嚴格規範資金管理。依託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信息系統,對專項債券使用實行穿透式、全過程監控,並逐步建立與相關部門共享機制;嚴格落實償債責任。落實地方屬地管理責任,省級政府負總責,省以下地方各級政府各負其責。


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面對嚴峻的內外部形勢,2020年4月17日的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了“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的“六保”任務。《政府工作報告》罕見地沒有設置全年經濟目標,而是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這也成為全年各項政策的主旋律。


一是穩企業保就業。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將“著力穩企業保就業”作為六大重點任務之首,要求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中央認為,只要保住了市場主體,就有就業和收入,就會拉動消費、擴大市場需求,進而穩住經濟基本盤,“留得青山,贏得未來”。具體措施包括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以及加大對重點人群的救助等。


二是促改革。中央指出,“要不失時機推動改革,善於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2020年改革明顯提速,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以及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三是擴內需穩投資。考慮到2020年經濟在疫情影響下的特殊性,中央沒有推行大規模的消費刺激或科技投資計劃,而提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民生導向,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消費端,重點支持服務類消費和公共消費;投資端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


四是穩外貿穩外資。在疫情衝擊、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的當下,中央提出,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穩外貿方面,包括支持企業增訂單穩崗位保就業、加快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推進新一輪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辦好廣交會進博會等;穩外資方面,包括大幅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開放自主權,以及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等。


2021年政策展望


貨幣政策展望:繼續保持穩健中性


展望2021年,考慮到經濟增速繼續回升,產出缺口繼續收斂,物價表現整體溫和,同時又不存在過熱風險,預計貨幣政策基調將延續2020年下半年的穩健中性狀態。


10月2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金融街論壇表示,“貨幣政策要把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保持貨幣供應與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匹配”“貨幣政策需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適當平滑宏觀槓桿率波動,使之在長期維持在一個合理的軌道上”,已向市場傳導出偏鷹派的信息。11月26日發佈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重提“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和“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進一步明確了貨幣政策將回歸穩健中性的態度。


一是政策基調維持穩健中性。

在11月初的政策吹風會上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根據形勢變化和市場需求及時調節政策力度、節奏和重點。一方面,特殊時期出臺的政策將適時適度調整,另一方面,對於需要長期支持的領域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此外,還要避免出現“政策懸崖”,防止政策突然中斷帶來的意外衝擊。


綜合來看,預計2021年央行將繼續通過OMO和MLF等常規工具保持狹義流動性的合理充裕,通過政策引導和監管加強避免廣義流動性過快增長和槓桿率過快攀升,實現貨幣供應與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正常的、向上傾斜的收益率曲線,為經濟主體提供正向激勵。


二是繼續推動結構調整。在維持政策中性的前提下,央行會繼續致力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通過創新和完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精準設計激勵相容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符合新發展理念相關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加小微企業首貸、信用貸、無還本續貸,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三是做好風險防範。央行對金融風險更為警惕,在貨幣政策徵信報告中首次提出要“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包括全覆蓋的壓力測試、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和完善公司治理,加大不良貸款損失準備計提力度及核銷處置力度等。央行還表態“堅決不讓局部風險發展成系統性風險、區域性風險演化為全國性風險”,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長期均衡。


財政政策展望:積極力度略有下降


展望2021年,在經濟發展面臨的內外形勢仍然十分複雜、不確定因素較多的背景下,我國將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同時更加註意實效,著力擴大內需、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回穩向好,但政策力度較2020年會有所減弱。


一是適度下調赤字規模和赤字率。主要是隨著疫情和經濟好轉,財政增收有基礎,大規模財政刺激的必要性下降,同時也為宏觀調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間。預計財政赤字率將重回3%左右水平。


二是通過推進稅費改革,實行結構性減稅。結合改革和優化稅制,實行結構性減稅,重點減輕製造業、小微企業和居民稅收負擔,擴大企業投資,增強居民消費能力。預計2021年將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約2萬億元。


三是適度擴大支出規模,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更加註重和保障民生。中央對地方均衡性轉移支付增長12%左右,以增強地方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財力;統籌財力配置,把更多的財政資源用於保障民生重點領域發展,基建投資增長的優先級將偏弱;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嚴控公用經費等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改進完善直達機制,同時加強直達資金管理,著力提升管理的科學性、規範性和有效性。


四是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2020年專項債發行規模大幅增加,導致未來還款壓力較大,2021年地方專項債額度也將有所減少。考慮到經濟穩步恢復需要,專項債額度可能依然維持在3萬億元以上水平。


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自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來,經過全國兩會、7月底政治局會議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已成為“十四五”期間的發展戰略。2021年各項政策預計也將圍繞這一脈絡展開。


一是確保消費市場持續擴大與消費持續升級。

具體包括:第一,通過改革收入分配、建設福利體系提振居民消費潛能,保證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做好二次分配,避免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確保消費需求持續擴大和消費持續升級;第二,加快戶籍改革與農村土地改革,增強土地價值,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增加農村居民收入,提高農村居民的消費能力與消費意願;第三,保證居民將更多的收入投入到消費,就必須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構建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政策,避免因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而加重家庭部門負擔並對消費形成擠出。


二是深化產業技術體系變革與創新。具體包括:第一,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升產業鏈水平,維護產業鏈安全;第二,要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使企業成為創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打造科技、教育、產業、金融緊密融合的創新體系;第三,要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第四,要大力培養和引進國際一流人才和科研團隊;第五,要堅持開放創新,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三是加快要素體制機制改革。根據中央發佈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要求,未來我國仍需加快推進實現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體制機制創新,包括完善土地管理,推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促進勞動力要素素質提升與合理流動,完善多層次和開放型的資本要素市場,加快發展和完善技術要素市場,培育和發展數據要素市場,促進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


四是穩步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具體包括:第一,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促進各類要素在不同地區間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第二,合理規劃佈局,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優勢區域的經濟承載能力;第三,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西部成渝城市群建設,不斷強化區域聯動作用,使這些經濟增長極和城市群充分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以實現更大範圍更寬領域的經濟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