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資源整合,成本變利潤

農業資源整合,成本變利潤

小時候從我記事開始,我就知道農村的稻草秸稈和玉米秸稈都是收回來的,要麼就當柴火燒了,要麼就是做豬和牛的墊料或飼料。每家每戶都養了豬和牛,稻草作墊料,豬牛踩了之後,堆積起來自然發酵做肥料。每家每戶還有一個土池子,家裡瓜果蔬菜的尾菜,平時掃地清理的一些垃圾,只要不是塑料袋,都是放在這個裡面做漚肥,一般每年清理一兩次,拖到地裡面去當肥料用。家裡的淘米水,刷鍋水,剩下的一些飯菜,都是拌著一些青菜稻米煮熟了餵豬的。那時候農村沒什麼垃圾,瓶子罐子還有塑料袋都是收集起來賣掉換小孩的糖果的!河裡清澈可以抓蝦摸魚游泳,河兩岸很乾淨可以乘以納涼,村子附近看不到什麼垃圾,有的只是肥沃的土經常能夠挖到很多蚯蚓,用來養鴨子和雞。

現在農村養雞養鴨養牛,養豬的人少了,按理說環境應該更好,更乾淨了。可現在農村的環境並沒得到改善,相反垃圾倒是比以前更多,經常能在河堤邊看到很多垃圾,河邊的樹上面因為漲水,上面經常掛著垃圾袋和破衣服,看起來很辣眼睛。農村現在也有了環衛,但是基本上就是把它堆起來燒了或者是拉到一個地方集中起來填埋,學城市進行填埋和焚燒。

以前農村的養豬養牛都是分散的,每家每戶都把糞便和糞尿都處理好。現在基本上都是些養殖大戶,都是集中在一個地方養殖,成百上千的集中飼養,糞便尿液沒得到很好的處理,隔得很遠都能聞到那個臭味。我們村附近一個3000多頭規模的溫氏代養養豬場,糞便和尿液都是直接衝到田裡面和魚塘裡面,夏天的很遠的地方都能聞到臭味,蒼蠅滿天飛。遇到下雨天,河裡面都是黑色的水,所有的糞水全部往河裡面排,浪費資源汙染環境。

農村現在外出打工的人多,在家裡種田種地的人少。旱地一般都是種一季玉米,待玉米收割之後,玉米秸稈就直接立在地裡面,等到來年開春,再去把玉米秸稈砍倒,偷偷的點火燒了,要不就是把秸稈抱出玉米地裡堆在田埂上自然腐爛。

水田大部分也是種一季水稻,水稻都是用收割機收割,秸稈打爛在田裡面,粉碎的秸稈大部分都是在田裡面沒人收集,開春後沒有水浸泡腐爛的會堆起來點火燒了或者直接用旋耕機旋在土裡面去,白白浪費了資源。

糞便和秸稈原本是很好的肥料,為什麼現在都浪費沒被利用起來,甚至還成了汙染?一方面原因是農村的勞動力少了,能種田種地的都是一些老人婦女,只能選擇一些土質好水源充足的地方種田地,沒有時間做堆肥。另外一方面是太依賴於肥料和農藥,省事簡便。肥料一撒,莊稼就能長出來,產量還提高了,而又髒又累,還有一點臭味的農家肥就沒有人弄了!另外一方面原因可能是糞肥沒有發酵好產生了一些危害怕了,而工廠生產的有機肥,價格比較貴需要量大,所以成本高就沒有人去做農家堆肥了!

農村環境的治理,資源的利用,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去處理:

1.減少垃圾,回收利用。農村生活垃圾最多的是塑料包裝袋和廢舊衣服,禁止生產和銷售使用塑料袋,可以減少生活垃圾最大的分類難的問題,廢舊衣服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垃圾的產生和疾病的傳染,剩餘的生活垃圾基本上都可以通過堆肥發酵(粉碎微生物菌種堆肥),可以作為果園的肥料使用。

2.糞便和秸稈結合利用生產有機肥。規模工廠生產的有機肥,也就是把能把這些畜禽糞便和粉碎的秸稈結合,通過生物菌種發酵,高溫發酵,通過造粒,高溫烘乾,冷卻,再進行包裝,做成了市場上高價的顆粒有機肥。價格低檔一點的粉狀有機肥,也就是把這個畜禽糞便和粉碎的秸稈進行高溫發酵,再通過篩分包裝就成了粉狀有機肥。製造有機肥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沒有說的那麼高大上,比如說糞便佔70%,粉碎的秸稈佔30%,把它調成含水大概在60%左右的,標準就是捏緊鬆開剛好能夠散開就可以,再從淘寶或廠家購買發酵腐熟菌種,按照原料總和的1‰~3‰混合到原料裡,為了發酵更快更充分,可以在裡面添加1%~3%的尿素就可以了。把原料混合均勻之後,堆成1米~1.5米高的堆子就可以了,3~5天之後溫度就可以升到60度以上,維持大概3~5天就可以發酵完成了。粉碎篩分出來成粉狀,就是市面上面買到的粉狀有機肥。

3.種植高品質產品,不愁銷路。自己生產有機肥做田地的底肥,每畝施1.5噸到2噸,化肥的使用量可以減少到以前的一半,成本基本上比以前差不多或者略高一點,但是產量的話肯定會提高,品質肯定也會得到很好的提高。連續施用有機會三年,田地的土質得到很好的改善,產品的品質和價格都會得到提高,產品的效益也會得到。

4.農牧結合,種養結合。其實從我的文章裡面可以看到很多,都一直在強調種養結合。一方面可以降低種植或養殖的成本,抵禦市場的風險,把低價值的原糧轉換轉換成高價值的肉類,把廢棄不用或者低價處理的東西利用起來轉換成飼料。另外一方面,牛羊的價格始終都處於一種上升的態勢,而不像豬週期性波動太大,因此只要技術得到積累,風險是相對比較低的。通過這麼多年的養殖和種植,以及對周圍朋友的瞭解,這幾年牛羊的好的品種的育種價格都是很貴,而且從來不愁銷售。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在貴州畢節養殖了50多頭紅安格斯種牛,每年光賣架子種牛都有100多萬了。降低成本,成本變利潤。

5.銷售途徑。農業最難的還是銷售,產品低價,產品滯銷,都是每年不斷重演的悲劇。創業前期可以先從示範基地做起,標準化的生產,找到需求量大價格合適的銷售渠道,再通過訂單或者合作的方式再反向擴大規模,帶動合作社和農戶種植,這就是抓兩端,帶中間發展模式。還有可以從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做產業鏈,可以是小產業,也可以是大產業鏈。比如稻穀的種植,稻米的加工,大米的銷售,全產業鏈一條龍服務。還有比如說牛的養殖宰殺銷售一體,自己飼養能繁母牛,育成牛架子牛肥牛,宰殺然後自己通過自己農家樂或者是酒店做全牛宴,把牛的部位全部做成吃的銷售出去,牛的價值就可能翻了兩倍三倍的。

以上這些所想所感,都是我想去做或者是正在做的事情,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利用起來就可能成為金錢,改變的只是思維,只要有行動就會有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