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不立劉封為太子繼承蜀漢的大業,是不是傻啊?

流浪的孩子hutv


劉封有勇有謀,跟隨劉備南征北戰,立下無數戰功,眾所周知,劉備將太子之傳給了昏庸無能的劉禪,那為什麼劉備不立劉封為太子呢?

首先,劉封雖然文武雙全,為劉備立下了不少功勞,但是劉封的身份尷尬,劉封雖然也是劉備的兒子,但是隻是養子。劉備有親生兒子,怎麼會把諾大的江山傳給一個養子呢?

再者劉封立下戰功後,居功自傲,擁兵自重。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後被困於麥城,向當時正在駐守上庸的劉封求救,但是劉封以藉口推脫並沒有發兵,致使一代名將隕落。因為擁兵自重加上不救關羽,被劉備處死。

其實劉備一直以來也沒有要立劉封為太子的打算,即使曾經有過也是做做表面樣子,比如劉封之死,雖然他的兩項罪名都是死罪,但是死不死也是劉備的一句話而已。處死他更大的原因是為了給劉禪掃清障礙。所以劉封只是一個政治的犧牲品,劉備不會立他為太子,下面的人也不會服劉封。


峰峰說史


這個問題很簡單,你有一個養子,三個親生兒子。你是把你的公司傳給養子還是親生兒子。歷史上傳給養子的只有五代時後周郭威,那是郭威自己的孩子老婆都被後漢皇帝殺個乾淨,才傳柴榮,(開始叫郭榮,為郭威養子)


竹林清泉


劉備當然不傻,能赤手空拳建功立業,稱王稱帝,其情商、智商、IQ、CQ、QQ等等肯定都不是常人所能及也,真所謂人中龍鳳。劉備的確有過立劉封為太子的打算,而且一直對劉封寄予很高的期望,但最後還是因為種種原因,權衡下不得不放棄。

一、在養子與親子間難以抉擇。

建安六年(201年),劉備被曹操一路追殺,只得投奔荊州劉表,寄人籬下的滋味也是不好受的,已逾不惑之年的劉備,想到自己竟無立錐之地,妻離母散,膝下荒涼,老之將至而一事無成,遂有“髀肉之嘆”。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裡肉生,慨然流涕。

當然天生喜歡搞事情的劉備這時候也沒閒著,他打著中山靖王之後、大漢皇叔的金字招牌,廣施仁德,荊州地界豪強都紛紛歸附。

這一天,樊城縣令劉泌設宴招待劉備,宴間,廚役上菜時不慎將肉塊掉到地上,劉泌身後一英俊少年竟隨手揀起,丟入口中,引起了劉備的注意,見此人器宇軒昂,樸實仁愛,一問得之此人是劉泌之甥寇封,也是漢室宗親,於是非常喜歡,便收為義子。

由此引出了襄樊的一道名菜——夾沙糖肉,有點偏題,姑且不表。

這一年雖然史書上沒明確記載,根據推斷,應該就是205年前後,時年劉備已經45歲,劉封不到20歲。

劉封長得英俊高大,性格剛猛,武力過人,劉備對其是寄予厚望的,即使兩年後甘夫人為他生下寶貝兒子劉禪,留在身邊悉心調教,作為雙保險的準接班人培養。

在劉備取西川時,雖然沒有獨擋一面,但也是頗有戰功,平定益州後,二十剛出頭的劉封已經當上了副軍中郎將,相當於現在的中將級別。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派劉封統領孟達攻佔上庸後,升任副軍將軍,成為上庸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

劉封的上庸戰區與關羽的荊州戰區,魏延的漢中戰區一樣,直屬劉備領導,可見30剛出頭的劉封的上升勢頭。

其實這一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三國志·蜀·後主傳》: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立為王太子。

劉備進位漢中王,還是尊奉禮制,明確封自己13歲的親生兒子劉禪為王太子,成為第一接班人,我們可以想像劉備在養子與親子間艱難抉擇。

其實這個時候,劉備還是對劉封寄予厚望,被視為王太子的備胎,雙保險,畢竟劉禪太胖太過文弱,沒有劉封的英雄氣。

劉備封給劉封建的“副軍將軍”這一職位是劉備自創的,而蜀漢以後再無人任此職。

劉備給劉封“副軍將軍”這個專用名號,意思很明白:劉封你雖然不是儲君,但我依然看好你,你還統攝徵北將軍申耽等人,你這個將軍的地位和其他武將不一樣,地位僅次於我,不要自我放棄,看好你喲。

二、拒救關羽太傷了劉備的心。

此時情形,正如《三國志·蜀·劉封傳》,孟達給劉封信裡說的:“自立阿斗為太子已來,有識之人相為寒心。”

有道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直被列為第一順位接班人的劉封,雖然似乎還保留候選人地位,但突然出局,心態失衡,動作變形,在所難免,其心理陰影面積不言而喻。

恰好此時,關羽在荊州搞事情,被曹魏和東吳聯手夾擊,圍於襄樊,首尾不能相顧。關羽向鄰近的上庸戰區劉封和孟達寫信,要求派兵相助。

劉封這個時候心裡正煩著呢,加之這位關二叔平時對自己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總喜歡在義父面前貶低自己,於是以上庸三郡佔領不久,立足未穩,不敢輕易離開為由拒絕相救,導致關羽戰死,丟了荊州。

劉備礙於父子情分,雖然沒有進行責任追究,但也提出了口頭警告,劉封在劉備心中的好印象也大大打了折扣。

劉封地位下降,孟達等人對劉封這位火箭式幹部也顯得沒以前那麼尊重了。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劉封奪取了孟達的私人樂隊,孟達那受得了這鳥氣,直接率部曲投降曹魏。後來西城太守申儀、上庸太守申耽相繼反叛,曹魏大將徐晃在孟達等降將的幫助下,大破劉封大軍,奪回了上庸,劉封逃回成都。

不救關羽、丟失荊州,逼反孟達,又丟失上庸,地盤、戰將,這都是劉備的心頭肉呀。惹下如此大禍,劉備對劉封這個乾兒子的表現實在是失望至極。

三、必須為阿斗上位掃除隱患。

劉備必須對劉封作出反應了,至於怎麼治罪,他還是拿不定主意。按說死罪是一定的,但畢竟父子情深,劉備對這位義子還是非常喜歡的,疼了這麼多年,下不了手,於是問軍師諸葛亮的意見。

諸葛亮顯然考慮得比劉備更遠些,認為劉封必須死。他的理由是劉封剛烈勇猛,日後恐難以為制。

諸葛亮的意思再明白不可了,劉封這位曾經有準太子,性格剛猛,又有軍功,比起阿斗來,顯然強勢許多,如果哪天劉備歸西,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劉禪即位,能夠駕馭得了劉封這位有軍功的大哥嗎?

一言驚醒夢中人,留下劉封就是在玩火,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眼前的劉焉沒有處理好倆兒子劉瑁,劉璋,丟了益州,劉表沒有處理好倆兒子劉琦、劉琮,丟了荊州,這都是血的教訓,不得不防呀。

劉備也是考慮到了這一層面的,只是諸葛亮看出劉備的心思,促使劉備放棄幻想,下決心處死劉封。

其實劉備下決心處劉封還有另外四點考慮。

一是因為他從諸葛亮態度上知道,劉封的群眾基礎比較差,連諸葛亮都不支持,以後上位恐難服眾;

二是打了嚴重的敗仗,必須給眾軍士一個交待,劉封個人威信掃地,難擔大任,繼續留用,都不會服氣。

三是其因個人恩怨,視而不救關羽,顯得格局太小,沒有政治頭腦,政治上顯然不見得比阿斗強;

四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阿斗正一天天健康地長大,況且還有兩個小兒子,不擔心大業無人繼承,留下反而容易被別人所利用。

幾方面因素綜合考慮,作為儲君的備用人選,已經沒有什麼意義。

劉備賜死劉封后,內心非常痛苦,而且肯定是真痛苦,《三國志·蜀·劉封傳》: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先主為之流涕。

正史上第一次看到劉備流淚,可見劉備對劉封還是真心喜愛的。

以業餘視角品讀歷史,用淡泊心態談笑古今,掌心讀歷史歡迎各位看官繼續關注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