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陵王的胡服騎射有用嗎?

學海人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有用嗎,答案是肯定的,趙國經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一躍成為了北方的軍事強國。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背景

趙肅侯二十四年,趙肅侯去世,他生前與各國連年惡戰不處下風。在他死後,十五歲的趙雍繼位,即趙武靈王。這時魏惠王聯合齊、楚、燕、秦四國以會葬為名,各派精兵,準備趁趙武靈王年幼,圖謀趙國。對於年幼的趙雍來說,面對五國餓狼,形式並不容樂觀,因此他下令全國處於戒備狀態,隨時準備迎戰。又用計謀把各國軍隊各個擊破,使他們不敢犯趙。年紀輕輕便有如此計謀,趙武靈王不可謂之不強。

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繼位之時,巧妙化解了五國來犯,但五國卻一直虎視眈眈,要解決這個局面,趙武靈王決定改革軍隊,使軍隊更適合作戰。他看到胡人軍事服飾上的長處,便決定效仿他們。同時,當時中原各國只有步兵,而北方胡人卻有騎兵,趙武靈王看中了騎兵機動性強,行動迅速。面對強敵包圍的形勢,趙武靈王提出“著胡服,習騎射”,學習胡人,取長補短。因此趙國開始進行胡服騎射的改革,儘管過程中有人阻隔,但最終還是施行了下去。進行胡服騎射之後的趙國,軍事實力大增,滅掉了侵擾趙國已久的中山國,同時還向匈奴出擊“壤地北至燕、代”。可以說,胡服騎射讓趙國軍事實力成為當時僅次於秦國的國家。

【結語】

胡服騎射使得趙國軍事大增,因此可以得出,要學會改革,只有去除弊端,才能變得強大。


九月讀歷史


趙國是秦國東向的門口國家,秦軍要完成“掃六合”的任務,從出入方便到解決後顧之憂考慮,都必須優先考慮滅掉“趙”、“韓”等國,面對秦國轟隆作響的國家機器,百萬虎狼之師,弱小的趙國能怎麼辦?如果不想束手待斃,只能像趙武靈王哪樣,把全國民眾動員起來、武裝起來,雖然由於實力懸殊的緣故,趙國最終還是被秦國所滅,但趙武靈王時期君臣相怡、軍民相依,勵精圖治,不向命運低頭,不向強敵低頭的品格和精神,還是值得尊敬和稱道的。

鄰居不是選擇的結果,因此,我們在做好安鄰、睦鄰、友鄰和富鄰的前提下,也要加強國防建設,隨時準備應對外來侵略和威脅。





徐大乎


“胡服騎射”是趙武靈王趙雍對趙國軍事的重大改革措施。他在總結趙國以前與中山國戰鬥時屢屢失敗的原因時發現,因為中山國起源於遊牧民族,擅長騎射並且機動性強,再加上游牧民族是天生的戰鬥民族,他們的生活整日在馬背上,他們的服飾緊湊而易於戰鬥。但中原的服飾寬大繁瑣,適用於禮儀活動,但不適於戰鬥。所以他頂著強大的壓力,努力說服許多皇親國戚的反對者,毅然頒佈“胡服騎射”的政令,號令全國穿胡人那樣的緊身衣服,練習騎射,他自己帶頭做表率,穿著胡服去會見群臣。在他的努力踐行一下,胡服騎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的作用非常重大。

一是胡服騎射的改革使趙國訓練出一支輕裝騎兵,因其機動力超群,所以戰鬥力比傳統的步兵和車兵前進了一大截,在當時幾乎是無敵鐵軍。

二是趙國由此在春秋戰國中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崛起,成為中原地區舉足輕重的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國家,改變了之前一直無奈求和的狀態。趙國在三家分晉時因為實力最弱,被迫選擇了寒苦蠻荒之地,趙國的周邊東有燕國齊國和中山國,西南是強大的秦國,南面是魏國,在這樣的尷尬的位置上,趙國飽受欺凌,連中山國都藉著各種理由侵犯他們的邊境。所以胡服騎射帶給趙國的遠遠不止軍事強大那麼簡單。

三是胡服騎射改革的成功也衝擊了軍事將領的選拔制度,削弱了貴族的世襲權,寒門弟子找到了晉身的途徑,為趙國軍事指揮增加了新鮮血液,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趙國的權力結構。

四是胡服騎射對趙國民眾的思想衝擊巨大,從此騎馬射箭風靡全國,趙國的尚武精神得到充分發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趙國的綜合戰鬥力。經過幾年的擴張,趙國的疆土擴大了將近三倍,史載“時趙之強,甲於三晉”。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揭開了我國古代戰爭史上由車戰轉變為“騎射”的重要一頁,梁啟超甚至吹噓他為“黃帝之後第一偉人”。

趙武靈王后來在國家鼎盛的時候把王位禪讓給兒子趙何~趙惠文王,自己被尊稱為“主父”。後來他想收回權力,結果遭遇沙丘之亂,被幽禁皇宮而死,據說是被兒子餓死的,真是令人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