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開展就業扶貧,服務到村、追蹤到崗、兜底到人——就業有保障群眾心不慌

記者何歡

  在386個貧困村建成就業扶貧工作站,提供就業服務2.71萬人次

  建立56個域外勞務基地聯絡處

在巴中籍民工相對集中的行業和企業建立104個農民工服務站

“自從村上建立了就業扶貧工作站,村民不管是外出務工,還是就近找工作,都很方便。”近日,在恩陽區上八廟鎮來鳳村裡,村主任佘永勝正在核算村民在園區務工的工資。

佘永勝說的就業扶貧工作站,是近年來我市開展貧困戶就業服務到村的重要平臺。通過在貧困村建立就業扶貧工作站點,配備專兼職人員開展貧困勞動力動態管理、精準援助、兜底安置等7項業務工作,將貧困勞動力申請、就業服務補貼等12項業務辦理服務終端延伸到村。目前,全市已在386個貧困村建成就業扶貧工作站,提供就業服務2.71萬人次。

  市內服務到村

貧困村有了就業扶貧工作站

“通過就業扶貧工作站,村裡有多少勞動力我們很清楚,平時園區需要工人聯繫起來非常方便。”佘碧法是來鳳村的返鄉創業人員,他流轉土地主要種植獼猴桃120餘畝,現已全部投產,年收入30萬元。園區長期僱傭近20人務工,以貧困戶為主。

“家裡2畝多土地都流轉出去了,這段時間主要在獼猴桃產業園和蘆筍產業園務工,一年下來有近萬元收入。”60多歲的貧困戶佘朝玉說,平時臨近的鄉鎮、村有需要勞動力的時候,能通過就業扶貧工作站聯繫上他,增加了務工收入。

據悉,全市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9.4萬人,其中貧困勞動力25.2萬人,通過開展就業扶貧服務,23.9萬人享受就業扶貧政策實現就業。

市外追蹤到崗

  建立農民工服務站

  撐起“服務傘”

不僅實現就業服務到村,我市還在追蹤到崗上下功夫。作為首批搭乘“南江—縉雲東西部勞務協作快車”到縉雲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徐東寧在短短几年時間裡完全掌握了三種不同型號UV打印機機械結構裝配和水電氣路佈局,工資待遇更是從最開始的3200元漲到了7300多元,真正展開了脫貧致富的騰飛“翅膀”。

“巴中在縉雲也有農民工服務站,像我們這些常年在外務工的人,平時工作有需要、有問題,都能通過勞務站解決。”徐東寧說。

近年來,我市在巴中籍民工相對集中的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城市建立56個域外勞務基地聯絡處,在巴中籍民工相對集中的行業和企業建立104個農民工服務站,實時為貧困勞動力提供政策諮詢、就業求助等服務。目前,各勞務基地、服務站累計解決巴中籍貧困務工人員求助7000餘件,提供求職、法律援助服務8.4萬人次,幫助挽回經濟損失1.9億元。

此外,對因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或不能離家就業的貧困人口,我市整合扶貧項目開發建設、政府性投資、鄉村旅遊等用工需求,優先保障貧困勞動力就業3195人;開發兜底安置公益性崗位8700餘個,解決5200餘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需求,兌現補貼2637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