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的悲劇只是劉邦在江山與美人之間的一個選擇!

高祖十二年(前195),劉邦帶著自己的無奈離開了人世,太子劉盈順利繼位,是為漢惠帝。呂后由皇后升為皇太后。劉邦下世以後,戚夫人的命運會如何呢?呂后會怎麼對待她呢?

戚夫人的悲劇只是劉邦在江山與美人之間的一個選擇!


呂后在劉邦去世、惠帝即位的當年,立即將戚夫人囚禁起來,剃去她的頭髮,頸束鐵圈,穿上囚服,在“永巷”舂米。

呂后這種處罰是何意思?

我認為:從呂后殺韓信、彭越一步到位、直奔主題的作風來看,如果呂后要處死威夫人,大可不必費此周折。她這樣做,一是想出一出憋在心中十年的窩囊氣;二是要讓戚夫人嘗一嘗生不如死的滋味。但是,此時的呂后還沒有將魔爪伸向趙王劉如意(戚夫人與劉邦的兒子)。

面對秋後算賬的迫害,威夫人此時怎麼樣呢?

昔日掌上明珠,今日階下因徒,戚夫人心中既滿懷悲憤,又非常無奈。能歌善舞的戚夫人創作了一首在中國文學史上非常有名的《舂歌)(或叫《戚夫人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這首歌的意思是說:兒子為王,母親為奴,整天舂米,常常與死亡相伴。我與兒子相距千里,應當讓誰去告訴你呢!

戚夫人的悲劇只是劉邦在江山與美人之間的一個選擇!


果然,呂后得知戚夫人唱《舂歌》一事後,勃然大怒,說:你想依靠你當王的兒子嗎?立即下令召趙王劉如意進宮,加以殺害。漢惠帝劉盈知道他的母親因怒而召趙王,為了保護趙王,惠帝在趙王劉如意進京時親自去接,而且將初如意安排在自已的皇宮內,由自己保護起來,長達幾個月。

呂后得知惠帝在保護趙王,便暗中窺視機會。

漢惠帝元年(前194)十二月,呂后利用惠帝外出打獵而年幼的劉如意因時間太早尚未起床而沒有隨惠常一塊兒出城這個機會,立即派人強行用毒藥毒死了劉如意。除掉劉如意以後,呂后怎樣對待戚夫人呢?

呂后將戚夫人四肢全部剁掉,挖掉眼睛,弄聾耳朵,強迫她喝啞藥成為啞巴。然後,稱之為“人彝”,放在廁所中,實際上說戚夫人不是人,是豬。過了幾個月,她讓惠帝來看。惠帝得知這就是當年年輕貌美、能歌善舞的戚夫人後,嚇得大哭一場,病了一年多,不能理政。惠帝對太后說:這不是人乾的事。我作為太后的兒子,母親如此殘暴,我怎麼能治理天下?

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復治天下一《漢書·外戚列傳》。

從此惠帝整天喝酒,追求聲色麻醉。七年以後,惠帝去世,年僅二十四歲。

戚夫人的悲劇只是劉邦在江山與美人之間的一個選擇!


惠帝確實仁弱,但是,惠帝不乏同情之心。他作為天子也許不夠稱職,但他卻能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兄弟、盡其所能地保護年幼的弟弟。較之殘忍的呂后,惠帝至少是個正常的人!

呂后對戚夫人的奪夫、奪位之恨,是人之常情;但是,呂后以如此慘無人道的手法虐待奪位失敗的戚夫人,讓人髮指。呂后的氣確實出足了,出夠了,但是,呂后也為此付出了千秋罵名的代價。歷史將會記下呂后犯下的罪惡。呂后的殘暴作為將她永遠釘在了中國歷史的恥辱柱上!

戚夫人的悲劇只是劉邦在江山與美人之間的一個選擇!


惠帝去世的當年(高後元年,前187),呂太后聽說御史大夫趙堯當年向劉邦推薦周昌出任趙國相國以保護趙王劉如意,於是又懲罰趙堯,撤銷了他的御史大夫之職(高後聞御史大夫江邑侯趙堯高祖時定王如意之畫,乃抵堯罪)。可見,即使威夫人、劉如意死後,呂后對成夫人、劉如意的很仍然沒有完全消除。趙王劉如意死後三年,周昌都鬱寡歡而死。至此,成夫人、趙王劉如意、周昌相繼死去,趙堯被免職,廢立之爭畫上了句號。


成夫人的一生是個悲劇,誰製造了成夫人的人生悲劇呢?

一是“商山四皓”

戚夫人的悲劇只是劉邦在江山與美人之間的一個選擇!


宋李覯《盱江集》卷三十六《戚夫人》詩日:

百子池頭一曲春,君恩和淚落埃塵。當時應恨秦皇帝,不殺南山皓首人。

《西京雜記》記載

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內時,見戚夫人侍高帝,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於聞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愛相連愛。

當年戚夫人和劉邦每年七月七日,都要駕臨百子池,用五色線相連,叫做“連愛”。

戚夫人的悲劇只是劉邦在江山與美人之間的一個選擇!


因此,李觀在這首詩中說:當年百子池邊的春光已經不在。只恨當年的秦始皇,為什麼沒有殺死隱居商山的四個老人(商山四皓)。此詩認為:戚夫人的悲劇是“商山四皓”造成的。

二是推薦“商山四皓”的張良

三是戚夫人昝由自取。

戚夫人當年受寵不斷去挑戰呂雉的皇后之位,挑戰劉盈的太子之位,導致了自己的悲慘結局。

四是最主要的原因:劉邦在江山、美人之間的選擇。

“商山四皓”的出現,使劉邦也面臨著江當年西楚霸王面臨江山、美人的兩難選抉擇中。當年的西楚霸王面臨江山、美人的選擇時,只能先舍美人打江山。而如今劉邦在江山、美人之間,可以說是毫無懸念地選擇了江山而不能選擇美人,儘管,他們都愛江山也愛美人。但是,在江山與美人不能兼得之前提下,他們註定只能選擇江山而不能選擇美人。

為什麼呢?因為,無論是項羽,還是劉邦,都是握有實權的政治人物。政治人物如果不能確保自己的政治地位,任何美人對他們都沒有意義。失去了權カ,失去了公信力,也就失去了一切。保證自己不失去政治權力是政治人物一生中處理一切問題的最高原則;因此,在政治權力與其感情生活發生矛盾之時,他們只能選擇政治權力一一這是虞姬的悲劇,也是戚夫人的悲劇。

儘管她們一個是失敗了的項羽的愛妾,一個是勝利了的劉邦的寵妃,但是,她們有一個共同點一她們所愛的男人都是政治人物。因此,無論是勝利者,或者是失敗者,在江山、美人之爭中都只能選擇江山!

戚夫人的悲劇只是劉邦在江山與美人之間的一個選擇!


清代詩人田雯《詠古》一詩就從這一角度詠歎了虞姬和成姫同樣的命運:

誰教玉體兩橫陳,粉黛香消馬上塵。

劉項看來稱敵手,虞夫人後戚夫人。



詩中的“玉體”指虞美人和戚夫人。“兩橫陳”,指兩位美人之死。第二句還是寫美人之死。圖復此詩說,誰讓兩位絕代佳人相繼慘死呢?劉邦、項羽看來真是對手,虞夫人死後緊接著戚夫人也死去。

此詩意在諷刺劉邦能夠滅項,但是,他卻不能保護他所愛的女人。他所寵愛的威夫人竟然和項羽寵愛的虞夫人面臨同樣的悲劇下場。

嚴格來講,虞姬比姬頭腦更清醒,也更果斷。虞姬果斷自決,戚姬渾渾噩噩,盲目爭奪儲君之位,失敗後也只會哭泣,毫無自全之術,最終受辱而亡。虞姬雖然和戚姬同為悲劇,但是,虞姬保持了人格的尊嚴;戚姬尊嚴盡失,也未能苟活於世。

戚夫人的悲劇只是劉邦在江山與美人之間的一個選擇!


為了發洩一己之恨,呂后殘殺了戚夫人,但同時也害死了自己的親兒子。這是呂后始料不及的。惠帝的駕崩也是後來的呂后大失方寸,最終為呂后家族也帶來滅頂之災,可謂天道輪迴,害人終害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