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 来 婚 姻

合同制婚姻是不是更适合未来的婚姻法?我们来看一组数字及婚姻制度的历史变迁。

先看2019年数据:2019年全国共办理结婚登记950万对左右,离婚登记400万对左右,可能你会觉得,我沒觉身边有这么多人离婚哪!其实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应该有一部分家庭是为买房享受政策,因为对家庭具有风险性,占比不会很高,少部分人办了手续离婚不离家,还有挺多人办了手续碍于面子隐藏很深。

再来看婚姻的变迁,母系氏族和一夫多妻咱就不论了,从建国后开始吧。

建国后社会大致分为两类人,工人和农民,因为非农户口占比很少,具有很大婚姻优势,但毕竟人少,农民群体生活差距很小,这时又提倡了婚姻自由,爱情至上,婚姻是很牢固的,可以理解为“爱情式婚姻"

改革开放前期至90年代初,工业开始发展,但发展较缓慢,农民孩子跳出农门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工业技校招工人子女,与农民无关,工业户口依然是香饽饽。初现“互助式”婚姻,男女开始为利益而考虑,但分化不那么严重,企业招工增加,工人地位逐渐弱化。

90年代后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壮大,集体、国企改制,资产流失,成就了大批富人。贫富分化加速,婚姻也向市场制演化。权且称为

“市场制婚姻”吧。

20年代初,国家大力发展房市,车市。财富向房车集中,婚姻也市场制向产权制过度。没房沒车就别结婚了。

10年后,“产权制婚姻”演变成了的契约式婚姻,你出钱买房,我要彩礼买车,我装修写共有成为契约标配,另一方面,金融资产的发展及法律意识的增强,也助长了契约式不平等婚姻

契约式不平等婚姻的不平等造成了造成了上述数据的出现,之后不会是道德在完善它,什么会完善它呢?毫无疑问就是制式"合同制婚姻",像离婚协议一样。以后就像签订十年劳动合同一样签订好婚前合同再领证吧。

这是婚姻的悲哀,还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