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溫度:超長假期如何做好家庭親子閱讀?

看點: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搜狐教育、搜狐母嬰聯合推出“真人圖書館——和孩子們一起的閱讀時光”2020世界讀書日特別活動。本次活動我們邀請了12位童書創作、出版、推廣界的大咖圍繞早期閱讀、親子閱讀以及童書出版三個話題展開討論。

活動期間,兒童文學作家保冬妮、中關村三小圖書館館長鬍陽、樊登小讀者CEO兼創始人肖宏文、資深閱讀推廣人林丹就親子閱讀這一話題展開討論。本次圓桌討論由親子教育專家、作家劉勇赫主持。

閱讀的溫度:超長假期如何做好家庭親子閱讀?

劉勇赫:受疫情影響,現在很多畢業年級已經開學,但是很多中小學依然是在家學習,在這個超長假期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好家庭親子閱讀?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

保冬妮:現在疫情期間孩子在家裡面的時間比較長,在閱讀方面我覺得應該做一個小小的規劃,如果我們只是隨便拿起一本就讀的話,會發現意義不大,延續性也不夠長。所以孩子們需要建立起一個閱讀計劃,哪怕是基於興趣,對某一個項目或者對某個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探索式的閱讀。

例如,如果你對昆蟲有興趣,就閱讀和昆蟲相關的作品,然後對昆蟲進行小小的研究,如果對鳥類特別有興趣的話,就多方面的擴大鳥類書籍的閱讀。這樣的閱讀有一個特別好的收穫就是在短短的這一個月、兩個月,或者一學期中,你可能就成為了某一類項目的小能人了。無論以後我們把這些知識用於日常生活或者寫到作文裡,你都會覺得它特別的有深度、廣度,不僅僅是浮光掠影的看完一遍就完了。所以

我特別建議在這樣一個居家比較長的時間裡,孩子們進行一些有系統的專業性的閱讀更好。

劉勇赫:所以保冬妮老師給我們的建議是一定要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從愛好到特長,從特長到優勢,從優勢到專業。胡陽老師是真正在一線工作的老師,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疫情期間,我們應該如何做好親子閱讀?

胡陽:因為我來自學校,所以我從學校的角度來給大家一些建議。首先,疫情在家期間,我們學校有一個書單給孩子們,而且這個書單是持續不斷地去更新的。孩子們在閱讀時,可以從學科角度出發,比如科學閱讀、人文閱讀、藝術閱讀、文學閱讀、科幻閱讀等角度出發。那麼多好書,從哪一本讀起?要選擇從自己的興趣出發。

在中關村三小圖書館,我們經常用大數據去分析,如果完全按照興趣選擇圖書,孩子們可能會偏食,老師們很像營養師,要給孩子調控一下,所以有一個學科的書單就很好,如果大家感興趣我也可以分享我們的書單。

劉勇赫:謝謝胡老師,我斗膽總結一下兩位的觀點,兩位老師從不同的角度告訴孩子既要博也要深,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可能更有幫助。那我們再問一下肖宏文先生。

肖宏文:我首先是兩個孩子的爸爸,老大11歲,五年級,老二5歲,幼兒園中班。疫情期間,全家人正好都在家裡,以前爸爸媽媽忙著上班沒時間,這個時候有時間了,該把陪孩子讀書的技能撿起來了,但是很多家長做不到。很多人給孩子讀書,讀著讀著就不耐煩了,開始吼孩子,開始指責,這不是一種愉快的親子閱讀。

我的建議是父母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把自己親子共讀的技巧去修煉一下,我們有三個技能包。第一個叫“快樂+1”,就是一定要知道孩子讀書是快樂的,一本書如果能給孩子帶來快樂就夠了,不要奢求那麼多。第二個叫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什麼概念?有的家長特別的想把一本書所有的東西都塞給孩子,讀一本昆蟲的書恨不得把百度百科的內容都告訴給孩子,那樣孩子會很累,他沒有參與進去。還有一種家長的親子閱讀是一頁一頁的翻書去唸,毫無感情,又不會角色扮演,孩子覺得面對的是個讀書機器。所以中庸之道就是要讓孩子成為書的主人,父母是書的導遊,可以參與其中做角色扮演,把孩子情緒調動起來。

第三個叫觀察反饋。孩子讀書關注和感興趣的點不一定是家長的點,特別是繪本。如果家長讀完了翻一頁,孩子還在上一頁停留,這個時候就翻到下一頁,孩子肯定不開心,所以有大量的孩子會反覆閱讀,在他喜歡的一個點上去探究,所以一定要知道孩子關注的點在什麼地方。大家應該好好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和孩子進行親子共讀。

林丹:疫情期間,對於家庭來講反而擁有了一個超長時間的親子陪伴時間,其實也是一次親子關係特別好的互動機會。對於親子閱讀來講,這段時間我們每個人都宅在家裡,也擁有了大量的時間以書為媒,跟孩子玩兒各種各樣的互動。

我覺得閱讀這件事情本來就跟生活緊密相連,例如在閱讀和美食相關的書時,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去做頓飯;閱讀科普類的書時,可以跟孩子聊一些和科普相關的話題,甚至看一些紀錄片。我覺得這些都是爸爸媽媽在這個超長假期裡面可以跟孩子互動的形式,所以可以把親子閱讀做的更生活化,更豐富。

對於大一點的小學生、中學生來講,在這個漫長的假期,也擁有了時間去規劃一些“大部頭”的書籍,在較長的時間一直讀下去。

劉勇赫:想問一下胡陽老師,中關村三小在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方面有什麼樣的探索?學校在閱讀方面學校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生興趣?

胡陽:首先說興趣,因為我覺得要先有興趣,然後才能深入。從興趣方面,中關村三小首先是為孩子們提供了很多書和好的閱讀環境,你關注什麼,什麼就枝繁葉茂,所以我們關注孩子閱讀,就不能不給他提供書。

中關村三小的圖書館有大量的藏書,我們不希望這些書靜靜的等著孩子們,也不希望孩子們錯過任何一本好書,所以我們提出“處處都是圖書館”的概念,讓孩子在學校裡很多地方觸手可以碰到書。孩子們寫完作業了,他不開心的時候,情緒上或者人際交往上遇到困難了,或者索性是無所事事了,這個時候都能夠隨手拿到一本書去讀。

其次,我們儘量給孩子們提供不一樣的書,不要讓孩子“偏食”,我們希望孩子們有自己的興趣、專長,但是在這基礎上也是均衡的。

另外就是活動,孩子在遊戲中最快樂了,遊戲本身也是學習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把閱讀活動化。例如每年的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是一個很好的推廣,今年我們會在線上去推廣,我們還是邀請了一些有影響力的大咖在線上給孩子們做一個推廣活動。

此外,我們給孩子推薦了書單,在這個書單中,孩子們可以根據他的興趣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

最後,我們讓孩子們的興趣有一個反饋,有一個出口,通過一些展示活動讓別的同學跟他一起分享他的快樂。我們還和一些社會上的公共圖書館的合作,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

在中關村三小,我們有專業的圖書館的閱讀老師團隊,包括兩名外籍教師,這兩名外籍教師也都是英語文學專業畢業的。雖然我們做不到完全的分級閱讀,但是可以分階段閱讀。孩子的年齡決定了他的認知能力,對於低段的孩子就通過繪本調動起他的閱讀興趣,儘量保護孩子的想象力,激發他的創造力。中段的孩子,我們會給他提供閱讀指導,這個指導更多是傾向於閱讀策略,閱讀方法。對於高年級的孩子,我們更側重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我們希望隨著成長,孩子有一個系統的思維工具支撐其它的學科和知識的探索。

劉勇赫:分級閱讀在近些年越來越受到關注,對於很多對分級閱讀不是很專業的家長來說,如何根據孩子的年齡,更加方便、快捷地為孩子選擇適合他們年齡段的童書?不同階段的親子共讀應該注意什麼樣的問題?孩子每個階段閱讀注重什麼?

閱讀的溫度:超長假期如何做好家庭親子閱讀?

保冬妮:我認為在孩子年齡更幼小的時候,分級閱讀顯得特別重要。比如說嬰兒閱讀、新生兒閱讀,因為在1歲、2歲、3歲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不一樣,這種分級是必須有的。

但是很多的家長不瞭解,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家長,他說我給孩子講安徒生的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他怎麼根本不聽啊?我說你給一個2歲的孩子講《賣火柴的小女孩》,他根本聽不懂。對於這種中長句子2歲的孩子不太能夠理解,其次這樣一個深度的故事2歲的孩子完全不能接納。

所以分級閱讀在幼小階段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的話也方便家長知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讀什麼。在早期閱讀的階段我們會發現對圖畫書的線條的粗細要求都是不一樣的,對嬰兒來講,越粗大的線條更適合他們視覺空間的發展,給一個0歲的小朋友很精細線條的圖畫書畫就根本不適合。

所以對於那些低年齡段的孩子和家長,分級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對於年齡高一點的孩子,比如進入到小學之後,每個孩子的閱讀的經歷其實是不同的,閱讀的經驗積累也是不一樣的,如果做太清晰的分級的話,就會限制一部分孩子的閱讀了。

對於一些閱讀量已經很多的孩子來說,我們不能因為有分級而限制了他們閱讀的深度和廣度,所以進入小學之後的孩子我們可以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可以把分級閱讀稍微淡化一些,讓它成為一個基本的標準,但是不作為一個硬性的標準,我是這麼看的。

閱讀的溫度:超長假期如何做好家庭親子閱讀?

林丹:我是做親子閱讀推廣的,所以在分級閱讀方面不會特別主張。為什麼呢?因為我覺得親子閱讀本身是父母和孩子間以書為媒建立起來的聯繫,我覺得分級閱讀更適合學校閱讀裡面指向一個閱讀結果,圍繞閱讀目標來看一本書。

但是對於父母和孩子來講,其實書就是一個媒介,這個媒介分齡、分類、分階可以,但是我不太主張一定要指向分級,並不是說1歲只能看這些書,2歲只能看這些書。我會覺得當父母跟孩子遇見一本書的時候,雙方都感興趣願意去打開它,因此而產生交流,產生更多可能的碰撞,其實閱讀就發生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把閱讀當成一個大的閱讀概念,閱讀本身就是我們認識世界,認識人與人的關係,認識人和社會關係的一個行為。書就是一個幫我們打開這窗的一個通道,父母不同,讀法不同。同樣一本書經由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孩子,哪怕是老大和老二讀出來的結果也會是不一樣的。

我覺得閱讀的精妙之處就在於它產生了無限可能性,而且多樣性,而不是指向一個閱讀結果。當然在學校教育中,閱讀可能有一個清晰的指向,所以我更倡導親子閱讀和學校的閱讀是不同的,形成一個互補關係,這是我的理解。

肖宏文:我特別同意兩位的觀點,在做閱讀推廣的時候,很多人會提到閱讀分級的概念。我想給大家分享一下博士期間做的研究,叫做和諧管理。所謂的和諧管理,我們把它分和則和諧則。和則是什麼呢?就是靠人主觀能動性,主觀意願去做事情。諧則就是一種設計好路線,按照規則去做事情。例如我們在去一個地方的時候,我會按照導航走,但是如果我知道有些地方是堵車點,我自己就避開了,這是按照我的能力意願去做事情,所以說世界上很多事是兩種規則的結合。有的是規則多一點,有的是能力、意願多一些。

在閱讀這件事情上,關於閱讀的規律性的知識一定要知道,就是什麼階段適合看什麼樣的書,大概是要知道的。

但是我真的很反對那種嚴格的規定一年級看什麼,二年級看什麼,把書單列好,作業題佈置好的方式。孩子們就是像進了工廠的原料,原料上了機器,最後生產出來的產品時一模一樣的。

我們在跟一些教育家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會遇到這些困惑,比如有段時間我們看到AR在教育上的應用,它會捕捉孩子上課的狀態,判斷孩子是不是興奮,是不是掌握了知識,教育如果完全是這樣的話,太可怕了。我們是教育人,而不是製造產品,所以閱讀也應該是這樣。

我們希望家長們能夠學習一些親子閱讀的相關知識,掌握一些規律,知道為孩子選擇書應該大概在什麼範圍內。心中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孩子興趣在哪裡,並且話實踐一起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

劉勇赫:我覺得真的是受益匪淺,因為我自己也做親子教育,也有兩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我發現他們在閱讀的時候真的是不一樣,男孩子和女孩子喜歡的話題、風格完全不一樣,所以又開啟了我新的探索之旅。我覺得孩子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去研究他,觀察他,探索他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一種自我的成長。感謝搜狐直播平臺,給大家分享了這麼多實用又有趣的親子閱讀的方法,也再次感謝四位老師。本次活動到這裡就全部結束了,時光無限好,讀書正當時,希望屏幕前的你能夠多多的陪伴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們一起共享閱讀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