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負荊請罪,換個角度來看,才知道廉頗有多命苦

“負荊請罪”的故事我們小時候課本里就讀過了,講述的是藺相如完成“完璧歸趙”和澠池會盟後,被封為上卿,位置比廉頗高。廉頗不服氣,藺相如顧全大局躲避廉頗,廉頗知道後負荊請罪,這都是出於藺相如的視角說的事情,那要是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廉頗,又會是如何呢?

廉頗負荊請罪,換個角度來看,才知道廉頗有多命苦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故事的經過,藺相如“完璧歸趙”後,被封為上大夫。過了兩年後,秦王邀請趙王到澠池會盟。澠池是今河南省三門峽市,位於河北省西北部。趙王覺得秦王不懷好意,本想不去赴約,但是廉頗和藺相如勸說趙王,一定要去,不然被秦國以此為由,攻打趙國那就麻煩了。

思來想去,趙王決定帶著藺相如一同前去,讓廉頗留下輔佐太子。到了會盟的日期,秦王和趙王在澠池見面,秦王想借機羞辱趙王一番,但卻被藺相如挽回了顏面,回來趙國後,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位比廉頗還高,這樣廉頗就不服氣了,非要找機會羞辱藺相如。

廉頗負荊請罪,換個角度來看,才知道廉頗有多命苦

藺相如知道後,非但沒有和廉頗正面較勁,反而顧全大局裝病在家,處處躲避廉頗。廉頗知道後覺得羞愧,負荊請罪,將相和。故事的中心意思也是告訴大家要以大局為重,但我們是不是忽略的廉頗,他的心裡到底是什麼感受呢?

廉頗是老將軍了,為趙國立下了無數戰功。長平之戰,廉頗出戰,中途被趙王換了趙括頂上去。眾所周知,趙括是趙奢的兒子,趙奢是平原君手下出身,如果趙括這一仗贏了,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平原君。當然,要是趙括一輸,趙國塗炭,平原君只有帶毛遂去求救兵,解邯鄲之圍。

廉頗負荊請罪,換個角度來看,才知道廉頗有多命苦

五年後,燕國慄腹乘虛來打趙國,廉頗把燕國硬生生給打了回去了,救了趙國。趙悼襄王一上位,就要收廉頗軍權讓樂乘替他,廉頗氣死了,打了樂乘一頓,後跑到大梁去了。到後來趙國沒人用了,又考慮廉頗,就出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典故。

藺相如是當時趙王的寵臣,論戰功,藺相如高不過廉頗,雖然表現精彩,畢竟只是外交的功勞。所以廉頗心理不平衡,也容易理解。當然不是說藺相如沒本事,只是故事的本身以藺相如為視角說的,比較好詮釋大局為重的價值觀。

廉頗負荊請罪,換個角度來看,才知道廉頗有多命苦

廉頗一生,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誰立了功勞,都能齊平廉頗,就連無寸功在身的趙括,都能代替廉頗。到了生死之際,還是要廉頗救場。救完場又扔了。廉頗有點在趙國的夾縫中,被命運擺佈的意思。所以換個角度來看的話,廉頗其實是最苦命的人。

本文由回首淘歷史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