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紅新村“下山”記

新華社烏魯木齊4月23日電 題:記者手記:紅新村“下山”記

新華社記者賀佔軍、高晗、董亞雷

一夜春雪,將4月的帕米爾高原繪成一幅灰白相間的水墨畫。在群山擠壓下的一處高臺,七八棵或粗或細的柳樹靜靜守護著幾間無頂的破舊土坯房,枝頭柳葉隨風搖曳,彷彿在向過往行人訴說紅新村的歲月變遷。

為了擺脫和改變高海拔地區生存環境惡劣、發展空間受限的現狀,半個多世紀以來,高原牧人在2580米到1810米間770米的海拔差上開動腦筋,努力求解,開創了村落“五代同堂”、4次下遷的傳奇歷程,書寫著牧人們追夢圓夢的時代故事。

海拔2580米

站在山底仰望,三角狀的紅新村向著深山不斷延伸,越靠近大山地面越狹窄,難怪原村名叫“塔爾開其克”,柯爾克孜語意為“又窄又小”。

山腳下一處海拔2580米的高臺上,幾間破舊土坯房最早是一戶柯爾克孜族人家的房屋,1956年成為新疆阿克陶縣克孜勒陶鄉紅新村村級組織所在地。

“當時村裡有70戶270名柯爾克孜族牧民。”今年62歲的烏斯曼·鐵木爾當過22年村黨支部書記,對全村過往如數家珍,很受牧民尊敬,直到今天大家仍習慣稱他“老支書”。

老支書說,聽父輩們講,這裡海拔高、土地稀少、地形狹窄,生產生活極為不便。沒過多久,大家就有了搬遷的想法。

海拔2340米

1958年年初,紅新村下遷5公里,村級組織辦公點設在一個大戶人家的院子裡,海拔降至2340米。

“沒過多久,大家發現這裡面積太小,而村裡人口增長較快,生產生活還是受限。”老支書說,經過商量,村裡決定半年後繼續下遷。

記者近日探訪發現,當年村級組織的這處辦公點已變成牧民的玉米地,但辦公點的大門仍然保留,寫滿了歲月滄桑。當地村幹部說:“這是村裡的歷史,要留著。”

近年來,隨著定居興牧、脫貧攻堅持續推進,當地牧民不再單一依靠畜牧業,人們開始整理土地,試種玉米、黑加侖等作物,原來一些空閒山地被利用起來,大家的增收渠道也日益多元。

海拔2020米

1958年夏,紅新村再次下遷4公里,海拔降至2020米。

老支書說,隨著人們對生產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牧民開始主動下遷。村級組織新的辦公點設在一個村民的院子裡,經過改造後,基礎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村委會在這裡辦公一直持續到2015年。此間,當地牧民的生產生活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同向同拍,村裡人口也由1956年的270人增至2015年的1000多人。不少人走出大山,開始擁抱山外的世界。

海拔2000米

令村幹部們憂心的是,紅新村村委會始終面臨著一個威脅——山洪。出於安全考慮,2015年村委會下遷2公里,在海拔2000米的一塊山溝開闊地上“安營紮寨”,周圍還建起文化活動中心、衛生室等。

此間,在定居興牧、脫貧攻堅系列政策支持下,許多牧民開始定居、實現脫貧。在距離村委會約6公里處,一排排紅頂、白牆的定居房排列整齊,頗為壯觀。2012年以來,當地政府在此修建了“50套房子”“36套房子”“48套房子”3個牧民定居點,廣大牧民的土坯房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這些定居房安全、舒適、便捷。”老支書說,許多家庭用上了自來水、買了冰箱、開通了互聯網……

海拔1810米

安居房建在6公里外,村委會也要緊隨其後。

為了更好地服務牧民,2018年,紅新村村委會第4次下遷,經過改造,原來的一片戈壁灘變成嶄新的村級陣地,海拔1810米。

新的村委會院內建有文體活動廣場、村民活動中心、衛生室等,院外還有超市、飯館,不遠處的幼兒園則是村裡最新最靚的建築。

2018年底,16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告別貧困,紅新村整村脫貧。去年,牧民艾散·託合提買了一輛越野汽車,告別了單一的騎馬放牧歷史,成為帕米爾高原上開車放牧的“新”牧民。

“村裡已經走出80多名大學生。”老支書說,牧民的日子越過越好,為了紀念半個多世紀以來村裡發生的鉅變,2018年根據大夥兒的建議,村裡決定按程序將“塔爾開其克村”更名為“紅新村”,意為“幸福的現代化新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駐紅新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賈爾恆·阿哈提說,村裡已啟動脫貧攻堅鞏固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引導牧民將傳統畜牧業與現代畜牧業緊密結合,同時通過發展種植業、農牧產品加工業、旅遊和商貿產業,擴大牧民增收渠道,壯大村集體經濟。

“半個多世紀以來,紅新村的海拔越來越低,牧民的收入越來越高,日子越來越紅火。”賈爾恆·阿哈提說,村裡計劃將“五代同堂”的5個村級陣地打造成村史館,展示村子歷史變遷,讓大家既看得到變化、找得到鄉愁,又能激發追夢新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