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影視劇製作成本嚴控,主演片酬不超過10%

疫情之下影視劇製作成本嚴控,主演片酬不超過10%

直播4小時,觀看人數3791.3萬,訂單量28.8萬,銷售額4791.5萬元,音浪(打賞)85.1萬(約8.5萬元),作為明星,李小璐近期的一次抖音直播帶貨,成績超過了大部分網紅。

如果按照抖音公會的最高分成,她可拿到本次直播的一半利潤,疫情之下,算上出場費,這一數字很可能比她拍攝一部電視劇的收入還要可觀。

事實上,自影視行業整頓以來,演職人員的總薪酬基本降到5000萬元以下,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影視劇成本嚴控,演職人員的薪酬可能還會降低。

今年2月,廣電總局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申報備案公示時,製作機構須向有關廣電主管部門承諾已基本完成劇本創作;電視劇網絡劇拍攝製作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短劇創作;每部電視劇網絡劇全部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70天后,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和首都廣播電視臺節目製作協會聯合發佈最新倡議書,指出目前各電視平臺、視頻網站平臺,購片與自制訂購價格已經下降30%~40%,建議我國電視劇、網劇製作成本應控制在一集400萬元以內,攝製人員酬勞同步降低30%,編劇、導演、男女主演片酬最高不超過製作成本的10%,全體演員酬金不超過製作成本的40%。

這也意味著主演單集片酬不超過40萬,總片酬不超過1600萬。

平衡投入與產出

“這不是接受不接受的問題,而是必須要面對的殘酷現實。”見證中國影視行業一路走來的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王鵬舉從未像今天這般焦慮,“疫情之下,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尤其是影視業首遭重創。”

雖然從3月中旬開始陸續有劇組開工,但仍有影視公司暫停工作,不少已運作項目的前期劇本創作及後期製作也有延緩,而開工的費用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即使有一些地方有優惠與補貼政策,但很多中小影視公司依然很難支撐下去。

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今,已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註銷或吊銷數量的1.78倍。此外,今年前兩個月,影院類企業新增不到8000家,與2019年同期相比,新增數量下滑25%。

即便是頭部公司,日子也不好過。

A股多家上市影視公司紛紛發佈一季度業績預告,絕大多數虧損慘重。萬達電影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計淨利潤虧損5.5億~6.5億元,而去年同期盈利4億元,同比下滑超200%;“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華誼兄弟預計虧損1.43億元~1.38億元;金逸影視預計虧損1.45億元~1.6億元;幸福藍海預計虧損1.0億~1.05億;唐德影視預計虧損2400萬~2900萬元。

去年的大贏家光線傳媒一季度雖預計盈利2000萬~4000萬元,同比卻減少56.33%~78.17%。

“如此困局下,如果再不精打細算,從製作成本上進行控制,讓投入與收入達到相對平衡,後果將不堪設想。”王鵬舉認為。

但單集400萬的投資上限從何而來?

一位倡導書提出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主要是因為三大網絡平臺與主流衛視採購價格的下降,“別看收視率在疫情期間上來了,但平臺採購價格並沒有提升,反而降低了。現在還有一定採購能力的衛視只有湖南衛視、北京衛視等五六家電視臺,因廣告收入下降,採購價格降到了單集200萬元,三大平臺自去年就降到了300萬元,這還是極少的幾部精品劇的版權價格,其他一些影視劇的版權價格降到100萬元甚至幾十萬元。”他表示,一部精品劇的版權銷售在500萬元左右,刨除稅收等費用,製作成本上限400萬是最佳的。

站在這個平衡點基礎上,未來一部影視劇的營收,更多的要來自二三輪銷售與海外版權的銷售。

用新技術銜接產業

但也有不少從業者認為,該倡議很難真正貫徹執行。“我所知道的,在影視業過去發展的這些年中,單集成本真正超過400萬元的項目並沒有多少。而三大平臺為競爭,爭搶IP資源,將版權價格一漲再漲,很多項目是為宣傳炒作,從而對外虛報製作成本,給外行一種欣欣向榮的狀態。”

該提出者表示,2019年,幾大平臺單純地採購版權價格已下降,參與投資與製作的項目雖略有不同,但版權價格整體是向理性的軌道靠近。而三大視頻平臺與六大主流製作公司去年就提出了“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不得超過100萬元”、“單個演員的總片酬不得超過5000萬元”的聲明與倡議。

第一財經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一部影視作品的投資在2億元,按照“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的制度,再按照“演員片酬上限為5000萬元”執行的話,一部影視作品主演片酬會在2500萬元左右。

一年之後,按照上述倡議,編劇、導演、男女主演片酬最高不超過製作成本的10%,全體演員酬金不超過製作成本的40%,再加之單集製作的成本控制,主演單集片酬不超過40萬,總片酬不超過1600萬。

“從幾十萬、幾百萬到八九千萬再降到5000萬、再到1600萬,明星的片酬增減就如過山車,片酬增加容易,猛降估計就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了。”一位二線影視明星表示,去年片酬降低時就曾出現過一些當紅小生片酬超5000萬元,但不爭的事實是,行情不好的時候,任何一家公司都要勒緊褲腰帶過活。

“最近接的劇本顯然少了許多,但還是希望能遇到好的劇本、好的合作伙伴,能夠拍好片子,這是一種緣分,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我還是會做好充分準備。”

面對艱難,影視行業也在利用新技術與創新方式,試圖將產業的各個環節都有序地銜接起來。

就在李小璐等明星身影頻現帶貨直播時,編劇幫學院主辦的“直播賣劇本”也吸引了近萬名觀眾的觀摩。編劇董潤年,導演薛曉路,演員、導演、編劇大鵬等業內大咖參與其中,討論區也常能看到一些編劇和影視公司負責人的發言。

而26日,被喻為“中國電視劇風向標”的第26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以雲端發佈形式,拉開了2020年影視行業首場盛會,包括論壇、新劇直播推介、展播展覽、培訓、簽約等博覽會環節並沒有缺少。到22日,單是線上報名參展項目就達到1000多部,電視劇項目超一半,為668部。

王鵬舉認為,艱難時期不是報慘說苦的時候,而是大家一起想辦法怎麼渡過難關,疫情結束了,市場回暖了,一切也都會好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