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如何乘勢而上更好發展

數字經濟,如何乘勢而上更好發展

鍾書閣北京融科店工作人員通過手機直播推薦書籍。新華社發

數字經濟,如何乘勢而上更好發展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的醫生在進行線上問診。新華社發

數字經濟,如何乘勢而上更好發展

江蘇揚州,高級教師餘璟正在錄製課程。莊文斌攝/光明圖片

數字經濟,如何乘勢而上更好發展

田傑棠 郭紅松繪

數字經濟,如何乘勢而上更好發展

魏江 郭紅松繪

數字經濟,如何乘勢而上更好發展

來有為 郭紅松繪

【智庫答問】

編者按

防控疫情、復工復產、脫貧攻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數字經濟的作用。他在浙江考察時指出,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佈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近日,他在陝西考察調研時強調,電商不僅可以幫助群眾脫貧,而且還能助推鄉村振興,大有可為。光明智庫特約請嘉賓發表觀點,為數字經濟如何乘勢而上、實現更好發展建言獻策。

本期嘉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 田傑棠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魏江

美團副總裁兼美團研究院院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服務業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來有為

1.借東風、強優勢

光明智庫: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考察時,來到村民們的木耳銷售電商直播平臺前,成了“最強帶貨員”。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已經離不開“數字”,“小朱配琦”帶貨、線上買菜等等,極大方便了商戶和消費者。您如何看待數字經濟的發展與特質?

來有為:數字化技術可以穿透國民經濟的各個環節,在供給端拓展生產邊界,在需求端提升消費能力和意願,實現供給和需求的有效匹配。它為經濟發展實現質量、效率、動力變革提供推動力,對助力脫貧攻堅、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具有戰略意義。

發展數字經濟,要積極推進新基建。新基建涵蓋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包含推動民生領域發展、助力消費升級的支撐系統,以及依託數字化對傳統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完善生活服務新基建是破解生活服務業發展瓶頸、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其重點領域包括:服務場所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智能取餐櫃、智能快遞櫃、智能自助服務系統等智能服務終端,以及智能支持設備、多功能智能充電終端等。不過,我國生活服務類企業大都是中小商戶,進行新基建投入的意願不強、能力不足,需要各級政府開展試點示範,加大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

田傑棠: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猛,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體現出四方面優勢:一是人口基數大帶來的大數據、大網絡、大市場;二是包容審慎的政策環境,我國政府總體上採取了包容創新、鼓勵支持的政策導向,為壯大新業態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三是網絡基礎設施相對先進、智能手機終端普及率高;四是創新創業蓬勃發展。在“雙創”政策激勵下,數字經濟領域創業十分活躍,全世界約四分之一的風險投資在中國,2018年,全國有4849家科技企業孵化器、6959家眾創空間,每天註冊的新企業達1.84萬戶。

魏江:我們可以用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來衡量一個經濟體是否進入了數字經濟時代。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數字經濟總量佔GDP的比重超過34%,我國開始進入數字經濟時代。但短板也很明顯:目前主要解決的是產業數字化問題,數據分析技術、數字科技創新、工業互聯網、AI促進製造業創新等方面還未獲得足夠發展,以5G為代表的基礎設施體系剛剛起步,數字治理體系仍不健全,數字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仍處於探索初期,制度障礙亟待突破。

2.新業態、新職業、新藍海

光明智庫:直播平臺導購員、人工智能訓練師、網約配送員等新職業在數字經濟時代不斷走俏。尤其是此次疫情衝擊下,數字經濟加速了新業態的成長,創造出更多靈活就業崗位。對此,您怎麼看?

田傑棠:互聯網平臺的迅速發展改變了傳統就業形式,信息量的大幅增加和平臺覆蓋面的擴大使勞動力供需雙方能夠更好、更快地匹配,大大降低了靈活用工的成本,形成了許多新型靈活就業模式和數字化的靈活就業市場。

靈活就業是疫情期間重要的社會穩定器,發揮了穩民生、穩生產的積極作用。疫情導致今年2月份城鎮失業率創近年新高,就近和短期的用工形式為廣大勞動者提供了基本收入,避免了經營困難企業員工的潛在失業風險,也緩解了需求方企業“用工難”問題。

疫情後,靈活就業將成為一種重要的常態化就業形式。今後,互聯網企業和共享經濟平臺將釋放出更多靈活用工需求。據麥肯錫報告預測,中國的自由職業者將從目前的約300萬人迅速增長至2025年的7200萬人左右。

來有為:最近,“網約配送員”(外賣騎手)作為國家認可的新職業被正式納入中國職業大典。根據美團平臺大數據顯示,2019年,通過美團外賣平臺獲得收入的騎手總數達到398.7萬人,比2018年增長了23.3%。2020年1月20日至3月30日,美團平臺新註冊且有收入的騎手共45.78萬人。疫情期間,美團外賣騎手日均有效接單量與2019年相比有所提升。像外賣騎手這種靈活就業形態就是“互聯網+服務業”和“智能+物流”的關鍵環節。

發展靈活就業需要解決一些新問題:平臺工作模式改變了傳統勞動關係下的工作基準,勞動收入按單計算、勞動場所不固定、工作時間自主,與當前勞動法律制度存在不匹配問題;就業人員和平臺之間的關係不是傳統的強從屬和管理關係,而是一種合作互利關係。從求職到培訓,從就業到社保,皆因勞動關係認定障礙而導致無法同等享受全方位的公共就業服務;目前扶持新業態用工與靈活就業發展的傾斜性政策還比較少,例如培訓補貼、穩崗補貼等無法全覆蓋,不利於提高就業質量。今後,應探索建立適應新業態用工與靈活就業的勞動標準體系,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政策,滿足靈活就業人員享受就業補貼、就業指導、技能發展等訴求,增強就業穩定性。

魏江:數字經濟將成為促民生的新引擎。這次疫情讓數字產業抓住了機遇,改變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傳統生產、消費習慣,已經在虛擬生產和生活方式上形成了新的軌跡,這讓我們相信,未來數字經濟會更強大。

需注意的是,新崗位、新業態裡有就業增量,但更多是存量流動。要解決目前巨大的就業壓力,關鍵不是靠數字產業本身,而是數字經濟發展可讓智能製造業、數字服務業發展空間得到充分釋放,實現產業在空間上的重新佈局,從根本上解決就業結構問題。

3.挖潛力、找需求、促增量

光明智庫:具體而言,數字經濟對消費方式、消費需求、消費結構升級等產生了什麼影響,為培育新的增長點發揮了哪些作用?

魏江:數字經濟目前主要的貢獻點在消費業,由於數字技術快速發展,人們的消費方式、消費需求發生變化,拉動了虛擬市場的消費,激發了網上市場的需求。但是,線上需求與線下需求之間不全是互補關係,還有替代關係,很多需求是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

我最關心的是對消費結構升級的影響,這是一柄“雙刃劍”。是不是因為數字經濟發展,消費品質就提高了?不見得。比如,網購發展歷程中,假冒偽劣商品往往混雜其中,市場競爭陷入價格戰,這種情況反而帶來消費降級。

怎樣真正促進消費升級?要看數字技術能否為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賦能。目前數字經濟的貢獻還是以消費和渠道賦能為主,如果能夠從生產端提供強大能量,推動生產方式變革,數字經濟對製造業的貢獻潛力才能真正被激發。

來有為:疫情期間,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方式呈現新變化:線上服務消費大幅增加。美團研究院問卷調查顯示,疫情期間有71.7%的居民選擇在外賣平臺點餐,41.6%的居民選擇在線上電商平臺購買商品;生鮮零售業務快速增長;中老年用戶在線上消費中的比重有所上升;“無接觸”配送服務得到大量應用,初步形成到家配送、到店消費、企業工作團餐等服務模式。

田傑棠:此次疫情防控使數字經濟的線上優勢得到充分體現,相當於開展了一次生產生活習慣的全民數字化培訓,對數字技術推廣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消費角度看,數字技術支撐的網購電商、本地生活服務等行業在疫情期間發揮優勢,對穩定百姓生活消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新的消費模式應運而生,促進了線上線下消費融合。隨著5G網絡等新基建的進程加快,數字經濟轉型升級也會帶來新消費需求,比如智能手機的換代、VR技術引發的新消費場景等。

4.未來如何發力,發展方向何在

光明智庫: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發佈,強調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您認為,數字經濟產業未來應如何發力,發展方向是什麼?

來有為:完善智慧景區建設。比如,藉助社會企業力量,為景區發展提供智慧化方案;增加對旅遊場所電纜、智能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鋪建;建設旅遊業的大數據和雲計算中心,為政府打造“多級一體”的智慧管理體系等。

推動無人車、服務機器人示範。比如,加強對無人車研發的支持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推動無人車配送在產業園區、居民小區等先期落地。

推進智慧餐飲、智慧商圈(商業街)試點示範。比如,推動智慧餐飲整體解決方案落地應用。將智慧餐飲拓展到商圈、步行街等領域,提升運營效率和吸引力。

發展無接觸服務模式。出臺無接觸服務相關指導意見、行動計劃,提升相關配套產業的數字化水平,制定無接觸服務相關標準,搭建相應的基礎設施和支撐平臺。

魏江:數字經濟有效發力,關鍵是政府部門對產業規律與經濟增長規律能夠有效把握。為什麼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緊密度需進一步加強?這與國家政策有關,比如不同行業存在稅制差異,地方政府可能更加關注地方財政的問題,而相對忽視製造業與數字服務的整合。至於提高相關產業人才質量,則取決於高校人才培養。我們要培養一大批從事數字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的人才,培養從事數字科技創新的技術人才和創業人才,這方面的缺口還很大。

田傑棠:數字經濟將從生活服務領域擴散到工業生產、社會服務等更多行業。疫情期間,在線醫療、教育等新業態得到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工業互聯網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對我國工業基礎能力提升、實現轉型升級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數字經濟的核心技術將會進一步提升。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主要依靠的是超大規模市場效應,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但核心技術不強、對外依賴度較高的問題始終存在。近兩年,我國互聯網龍頭企業明顯加強了科技研發投入,研發強度已有10%左右。隨著國家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領域的更大關注、更多投入,未來數字技術可能取得更多突破。

數字經濟將努力走出去。我國數字經濟企業基本是服務本地市場,國際業務佔比較小。而國際互聯網巨頭國際業務收入基本佔到一半左右。隨著國際數字貿易規則協商、談判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企業將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曉、王斯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