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裡沒有真相:宋仁宗趙禎的身世之謎和繼位之謎

《清平樂》是目前熱播的歷史大劇裡最火的一個,畫面逼真、造型精良、演技在線、製作精湛,特別是以王凱和江疏影為首的主演,讓人們過足了戲癮。

但是,《清平樂》畢竟不是真正的歷史,而在真正的歷史上,宋仁宗趙禎在繼位前後的遭遇,卻是同樣的驚心動魄,同樣的波譎雲詭。

首先說說趙禎的身世之謎。

我們在《清平樂》裡看到,年幼的小皇帝趙禎繼位之初,就被他的叔叔、八大王趙元儼告知:現在那個垂簾聽政的劉太后、你一直以為是親媽的劉娥其實並不是你親媽!

這個消息對年僅12歲的小皇帝趙禎如五雷轟頂,當他得知自己的生母就是那個地位低下的李氏後,立即連夜策馬趕往永定陵去見李氏,為此引發了一系列複雜而曲折的宮廷感情糾葛和紛爭。甚至意氣用事的小皇帝孝字當先,為認生母寧肯不當這個皇帝。

劇情很好看,像真的一樣,但卻不是真的。

民間傳說中有著名的“狸貓換太子”,古典名著《三俠五義》更是言之鑿鑿,多年前白志迪主演的《包公》將這一傳說搬上銀幕,演得很生動,基本還原了12年前那樁宮斗真相,揭開了宋仁宗趙禎的身世之謎。

劉娥,就是劉太后,史稱章獻明肅皇后,是大宋帝國第一個強權女性,很多人把她和漢朝的呂后、唐朝的武則天以及清朝的慈禧太后並列。此女十三歲和趙禎的父親宋真宗結婚,地位逐漸上升,直至被冊立為皇后,複雜的宮廷鬥爭使得劉氏權力慾望膨脹,在宋真宗還活著的時候就開始染指中樞權力,甚至宋真宗都想利用著名的朝臣寇準一黨來廢除劉氏的後位,可惜,就像唐高宗李治利用上官儀廢除武則天的皇后地位一樣,宋真宗也失敗了。寇準也像上官儀一樣遭到清算,不過他比上官儀幸運,沒有被殺,只是被貶到海南島長期旅遊,最終死在了天涯海角。

儘管劉皇后很豪橫,但她有一個致命缺陷,足以被置於死地:她沒有兒子。

古往今來,有多少母儀天下的強權女性,都栽在沒有兒子上,被自己的政敵翻盤,武則天和慈禧太后都是這樣上位的。所以,劉氏心裡那個急啊,最後,她利用自己的皇后之位,做出一個關鍵的決策,這一決策被以後的事實證明是極為英明的。

宮女李氏生了一個兒子,貴為皇后的劉氏決定驅逐李氏,自己當這個孩子的親媽,這樣的話,就等於自己有後,將來這個孩子登極為帝,自己就是皇太后——這就是劉氏的萬全之策。

在民間“狸貓換太子”的傳說裡,劉皇后把孩子竊為己有之後,為達到同時打擊李氏的目的,買通太監把一個剝了皮的狸貓放在李氏床上,誣陷李氏生了妖孽,從而讓皇帝把李氏打入冷宮。多年後還是靠青天大老爺包拯用他的如炬雙眼看清了真相,替李氏沉冤昭雪,最終李氏回宮,皆大歡喜。

《三俠五義》“狸貓換太子”的傳說自然不足信,但這一事實卻大體是真的:趙禎是李氏的兒子,被劉皇后當成自己的兒子撫養。

而趙禎得知真相的時間,也並不是在自己即位之初。以劉太后權力慾望之強,對趙宋宗室的打壓之甚,所謂的八大王趙元儼在劉太后活著的時候,無時不刻不活在被殺被關的陰影中,甚至裝瘋賣傻以躲避劉太后的迫害,實在像一個可憐卑微的小爬蟲,還哪敢像《清平樂》的八大王那樣活得意氣風發,時不時指點江山評論朝政,更不要說挑撥劉太后和小皇帝的關係,膽敢把太后非皇帝生母一事捅給趙禎,除非他活膩歪了。

事實是,劉太后死後,八大王趙元儼才敢向皇帝說出真相。宋仁宗趙禎自然是震驚不已,固然他恢復了對生母李氏(李宸妃)的應有待遇,但也並未對劉太后的名份做任何消減。這一方面是因為劉太后是既成事實,貿然變動名份會帶來朝局的動盪,另一方面也算是對劉太后的一種肯定。劉太后雖然強悍,雖然臨朝稱制,雖然不肯還政於宋仁宗趙禎,但畢竟沒有成為武則天,功勞還是有的。

這個八大王趙元儼,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八賢王“,一個王拿著八個王的俸祿,手持尚方寶劍,可以先斬後奏,上打昏君,下斬諂臣,權力大到簡直和皇帝差不多。《清平樂》裡的八大王趙元儼,雖不像民間傳說那麼威風,但也是個氣概非凡的八王爺。但事實上的趙元儼,卻是個有心無膽、色厲膽薄的大草包,還是個野心家,在哥哥宋真宗宴駕之初,他甚至有過取年幼的侄子趙禎而代之的念頭。

宋真宗病重彌留時,趙元儼以探病為名留宿宮中。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臨死時,據說皇后本想秉呈他的意圖立趙德芳為帝,但當時也是留宿宮中的趙匤胤的弟弟趙光義發動政變,燭影斧聲,千古之謎,趙光義有沒有殺死哥哥到現在也沒有定論,但皇帝變成了他是千真萬確的,最終北宋的皇族一直在趙光義一脈。

事情沒過多久,殷鑑不遠,眼見歷史就要重演,趙元儼就要成為第二個趙光義。太后劉娥一女流之輩,嗣皇帝趙禎只有12歲,孤兒寡母,根本不是趙元儼的對手。宰相和大臣們急壞了,更何況,趙元儼貌似是朝中最有威望的大臣、最有能力的宗室。史稱這位趙元儼,深得宋太宗和宋真宗兩代皇帝的信任,而且長相非凡,“廣顙豐頤,嚴毅不可犯”,大腦袋,大圓臉,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樣子,據說經常被家長當成灰太狼一樣嚇唬哭鬧的小孩,而且,好讀書,精書法,敢做敢當,曾經當著宋真宗的面斥責和懲罰那些他認為不規矩的文藝工作者。

宋真宗彌留,趙元儼有篡位的意圖,在宮中好些天不肯出來,只等老皇帝嚥下最後一口氣,趙元儼就將成為大宋王朝的新君,大臣們一籌莫展,這時,一個叫李迪的人站了出來。

李迪是既是前狀元,又是前宰相,地位非同一般,但即使這樣,他也不能把趙元儼趕出皇宮,畢竟人家是太宗之子、真宗之弟,位在王爵,豈是外人可以離間的?眼看野心素著的趙元儼馬上就要鳩佔鵲巢,聰明的大老子李迪靈光一閃,拿起了毛筆。

李迪拿毛筆並不是為了寫字,而是在金盆中蘸了一下,滿盆的水就變成了黑色,而這盆水正是趙元儼要的,翰林司正準備送進去。

翰林司也是缺心眼兒,把這盆被染黑了的水原封不動地端到了趙元儼的面前。比翰林司更加缺心眼的是趙元儼,這位野心比膽子大的王爺一看滿盆的黑水,立即被嚇破了膽,第一個念頭就是:有人下毒!自認為對複雜局勢無法把握和駕馭的趙元儼放棄了即將到手的皇位,倉皇出宮。就這樣,李迪用一個看似不經意的動作拯救了危難時的大宋帝國,貌似強大妄想鳩佔鵲巢的趙元儼被一盆黑水嚇跑,趙禎得以順利即位,成就了宋朝歷史上著名的宋仁宗。

上述情節在明朝著名的文學家、三言兩拍的作者馮夢龍的筆下有生動的描述:

真宗不豫,李迪與宰執以祈禳宿內殿。時仁宗幼衝,八大王元儼素有威名,以問疾留禁中,累日不出。執政患之,無以為計。偶翰林司以金盂貯熟水,曰:“王所需也。”迪取案上墨筆攪水中盡黑,令持去,王見之,大驚。意其毒也,即上馬馳去。

所以,趙禎的身世之謎和即位之謎就是這樣,電視劇的情節固然曲折動人,宋仁宗趙禎在劇中糾結於感情與理智之間,矛盾於感性和理性之間,但告訴我們的未必是史實。只是,史實固然也不見得就是事實,但和《清平樂》相比,一樣動人,一樣好看。

《清平樂》裡沒有真相:宋仁宗趙禎的身世之謎和繼位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