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會不會出現“舉世伐唐”?

全球疫情愈演愈烈,雖然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基本控制在一個水平,但存量數字的增加還是令人畏懼的。目前,美國的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70萬,全球累計確診已突破200萬例。

疫情對經濟造成重創是沒有爭議的,我國也認識到了全球經濟變化將會對中國的衝擊。根據最新的會議文件,“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防範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疫情終究有一天會結束,但這次疫情規模之大、影響之深,歷史罕見。這次疫情留下的創傷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恐怕難以磨平。而且,當前全球經濟發展前景並不樂觀,各國民族情緒異常高漲,兩者結合發生化學反應後,未來不穩定風險急劇上升。


後疫情時代會不會出現“舉世伐唐”?

根據穆迪的預測,此次疫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非常巨大,美國將不得不耗費大量財力救市,結果是財政赤字擴大、政府債務高速增長。即使在疫情結束後,經濟短週期內報復性反彈後依舊會延續更加惡化的趨勢。這意味著,疫情除了對經濟造成短期巨大沖擊外,其負面影響還具有一定延續性。


後疫情時代會不會出現“舉世伐唐”?


後疫情時代會不會出現“舉世伐唐”?

疫情對於歐洲的影響絲毫不亞於美國。雖然歐洲疫情的發展比美國好多了,但歐洲各國為了彌補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傷害,也需要付出巨大代價。根據目前歐洲五大經濟體的救市政策顯示,各國的財政也面臨不小壓力。


後疫情時代會不會出現“舉世伐唐”?


後疫情時代會不會出現“舉世伐唐”?

根據海外第三方機構QuantCube的測算,歐美髮達國家經濟受疫情影響程度各不相同。不過,無論是哪個國家都無法迴避疫情對經濟的重創。

那麼,面對不可迴避的經濟衰退,本就愈演愈烈的民族情緒必然會繼續升溫。如果經濟衰退深入底層社會導致大量失業進而引發不滿。世界各國本就因自身經濟發展遇阻而積累的社會不滿情緒將自下而上開始傳遞。在這種烈火煎熬的時刻,頂層自然不願背鍋,“甩鍋”自然就會發生。

目前,歐美國家均出現了一種極其危險的聲音——中國負責。這種聲音現階段還停留於底層社會,但隨著事態的演變以及今年美國大選的特殊時期,未來如果發生什麼可怕的事是完全有可能的。

根據胡錫進本週一的微博透露,美國國內已經出現了一系列要求中國就疫情造成的損失給予賠償的聲音。此外,英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的國內都出現了要求中國賠償的聲音。

因此,疫情結束後,一些難以依靠自身力量走出經濟困境的國家是很有可能會通過外部矛盾轉移國內視線。當今世界,真正的大國戰爭很難爆發,但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博弈會異常加劇。

如今,全世界都陷入了經濟滯漲泥潭,發達國家消費增長已經走到盡頭,此前依靠加槓桿盲目刺激消費導致消費市場早就過熱。金融危機發生後,全世界都遵循凱恩斯主義所提出的“依靠通脹拉抬總需求”的救市模式,而這種總需求的增量其本質是透支未來,全世界央行通過把危機影響後置,從而營造了市場恢復的假象。疫情刺破了虛假的繁榮,導致沒穿衣服的huangdi非常尷尬。

所以,以前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雖然已經達成了第一階段協議,但未來的發展進程可能就不樂觀了。而且,之前沒有加入中美貿易摩擦的其他國家也很有可能因為這場疫情而轉變態度和立場。

最近引發熱議的“外資撤離中國”可以視作是一種前兆。美國白宮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提出一項吸引美國企業撤出中國、迴流美國的建議。他提到,一種可能吸引美國企業從中國迴流的政策是,將回流支出100%直接費用化,為美企撤離中國的費用買單,以鼓勵他們儘快迴流美國。而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公佈的政策,日本計劃拿出“改革供應鏈”所需費用中的2200億日元用於資助日本企業將生產線轉移回日本本土,235億日元用於資助日本公司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國家以實現生產基地多元化。

而其實,在過去五年,資本、企業撤離中國就已經悄悄開始了。隨著國內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人工成本、土地成本不斷上升,傳統勞動密集型生產企業都開始把目光投向東南亞市場。國內原有的成本優勢正在消失,剩下的只有市場優勢。然而,國內的消費市場受制於經濟,“嬰兒潮爽約”、人口老齡化、失業率走高、高房價、高藥價等因素完全阻礙了國內消費崛起。前幾年市場中興起的“消費升級”與“下沉市場”概念在狂歡過後都飄散的無影無蹤。沒有成本優勢,又沒有市場優勢後,還要考慮不確定因素潛在的風險。這種環境下,企業的擔憂很避險行為是可以預見的。

外資撤離除了本身有抑制中國發展的目的外,還有為發動經濟戰做前期準備的意味。如果開打經濟戰,在中國境內的外資企業必然受牽連,且這些外資企業也會對其國內提出抗議和反對聲,從而形成反制力量。為了把國內反對聲控制在最小,外資撤離就成了必要條件。

一旦美國再次向中國發起新的限制措施(其實已經開始了,華為、中國電信等已遭到美國掣肘),在疫情的影響下,其他國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選擇中立,因為其國內一定會有人試圖利用挑撥民粹爭取上位者。過激的社會情緒將迫使當局站隊,而讓西方國家選邊站的話……


後疫情時代會不會出現“舉世伐唐”?


因此,在共同利益、共同價值觀的影響下,在經濟戰場的“舉世伐唐”是有可能出現的。這也是一定要避免出現的局面。改革開放四十年,經過了各種試錯、付出了巨大代價,中國才能走到今天,閉關鎖國沒有出路,只有開放才有未來。面對這個問題,再也錯不起了,當前正是內外憂患匯聚的時間點,稍有差池都會成為影響未來幾十年的變數,時局已經不允許“礙國賊”們繼續胡鬧了。

許多文章無法發佈,請加微信號:財經上帝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