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

房產財商訓練營


如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我認為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大概總結如下。

1.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各種指數達不到心裡的預期。絕大部分人工作的目的就是賺錢,每個月能領到工資就是他們工作的主要動力,要是他們辛辛苦苦工作,加班加點地努力,最後卻不能按時領到合理的報酬,心裡預期達不到那就會懈怠,會消極,嚴重時乾脆就辭職走人。比如一個銷售員通過努力使自己一個月的銷售額達到幾百萬,可是老闆不給提成或是給的少,工資只有三五千,那心裡肯定不平衡。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利益永遠是一個人奮鬥的動力,對工資收入不滿意當下年輕人工作沒有動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2.工作本身比較單調乏味,對工作環境不滿意。以前有個朋友家境比較好,可能是因為父母做生意比較辛苦,父母希望他輕鬆安穩一些,所有讓他考進事業編到一個比較偏遠的小鄉鎮工作,起初可能覺得比較新奇,慢慢的就覺得工作內容單一,工作環境又狹小,由於交通不便,和外面的聯繫越來越少,連找女朋友都很困難,心生厭煩,最終還是辭職了。

3.晉升困難,看不到希望。很多年輕人因為個人能力有待提升,工作經驗不足,還沒有做出突出的成績,晉升制度不合理等原因,沒有得到上級領導的賞識和肯定,升職加薪無望,可能就會消極工作,混日子。比如教師的晉級,要求多,名額少,競爭大,很多老師熬了半輩子級別還是沒有變,年輕老師看著沒有希望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了。

4.個人能力和心態問題。如今社會發展變化比較快,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和眼高手低的大有人在,不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一來就想一蹴而就取得成功,享受高薪,那是不可能的,比如剛畢業的學生,空有文憑,沒有經驗,不經歷練沒有成績就想做高管拿分紅,哪個老闆敢給?所以不能正視自己的能力,不能調整好心態就會失去工作的動力。

總之,沒有什麼工作是容易的,也沒有不勞而獲或一勞永逸的工作,從個人角度來講,工作的選擇要謹慎,儘可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有能力做的,制定合理目標,不斷提升自己,即使面對一些不公也要擺正心態,不驕不躁,懷揣夢想,相信付出會有回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樣才能不失去對工作的熱情。相信每個人都會有消沉低落迷茫的時候,以此與大家共勉!


遊走著的倔犟小強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

確實如此,大部分年輕人就是這種感覺

為什麼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工作只是為了謀生,而非興趣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各類產品滿目繁雜,人們需求日益增長,社會競爭異常激烈。

年輕人所面臨的,生活壓力非常的大。要談女朋友、要娛樂、要旅遊、要結婚、要買房、還要考慮小孩未來的興趣培養開支。

哎,想想這麼大的生活壓力。年輕人他首先考慮的是,這份工作是否會給他,帶來更高的薪酬。而不是考慮這份工作,是否屬於他的愛好興趣。

結果普遍是,大部分年輕人,幹了一份屬於他能力範圍內,比較高薪的工作而已。他甚至對工作,根本提不起仼何興趣。

而不屬於自己興趣愛好的工作,只是因為需要活著,才努力去完成工作。這樣的工作目的,怎麼會讓他有動力呢?

二、工作體現不出自己的社會價值

工作其實是分為創造性工作、和常規性工作。現在的年輕人,因為要滿足自己各種各樣的生活需求。除了家境好的可以自己創業外,大部分人都是找單位工作。

而年輕人到單位,由於對自己的這份工作,本身就不是興趣所在,那麼肯定對此行業領域,達不到可以更新改革的認知高度。所以單位肯定是,提供常規性的工作與他,不可能給創造性的改革工作。

常規性的工作,本身就很乏味無趣。年輕人在從事一段時間後,就沒有一點任何的成就感。覺得事事遵循公司章程,按部就班。這樣一點挑戰性都沒有,而這也不會得到大家的認可,更體現不出自己的工作價值,因而工作也就沒什麼動力了!

三、與自己規劃的人生目標差距太大

現在的年輕人,由於各種資訊大量的接收。富二代、拆二代、網紅、明星的異軍突起生活方式,都非常令人豔羨。

想想自己,整天“起的比雞早,睡的比鬼晚,乾的比牛累,吃的比豬差”,結果呢,房貸揹負一生,還不要說其他的生活支出!

此情之下,造成年輕人心態越來越越急躁。對待工作只要求完成,很少會有人靜下心來,去研究分析自己的工作,或是加以改進探索。

似乎覺得,自己不管做任何努力,自己的人生也就在那。生活的巨大壓力,與自己的人生目標,實在相差太遠。

哪怕是對於自己工作的晉升,也感覺不會帶來質的變化。因而對職業發展,不再抱很大的希望。所以經常被其他階層的人,誤會為對職業發展沒有希望。

事實只能說,現在的年輕人過於現實,現實到你的雞湯,在他的生活壓力面前,一點用處都沒有。

總結

現代年輕人,由於過重的生活壓力,導致工作的快樂屬性無法發揮,而變得沒有動力。再加上所訂人生目標過於理想,殘酷的現實和無法實現的人生價值,致使常常感覺職業發展沒有希望。

王健林說得對,年輕人應該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先為自己的小目標而努力,這樣就會覺得工作更有動力,生活有追求。當小目標實現後,工作價值、大眾認可也就來了,事業發展就會看到希望。

好了,簡單說到這兒。


正心正己


我們這個社會是一個向上仰望的社會,是一個人人向上爬的社會,是一個99%的人盯著1%的人、時刻想取而代之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焦慮感而缺乏幸福感的社會。


我們過分強調了事業在生命之中的佔比,而忽略了生活本身。


最簡單的一個問題,你認為生活是什麼?


任何一本詞典都會告訴你,生活是人類生存過程中各項活動的總和。


但我們早早把工作從生活的概念中提取了出來,放到了前列,繼而又把學習、戀愛、交際、娛樂也依次提取了出來,那麼請問生活還剩下什麼,吃喝拉撒睡嗎?


這樣的認知必然導致我們本末倒置,分不清重點,工作只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手段,我們來到世間不是來工作的,而是來生活的。


如果有人選擇工作狂的生活模式,把事業當成生命,那當然可以,這是你的自由。


但是要讓整個社會都整齊劃一,人人都選擇當工作狂,選擇“996的福報”,不如此就不上進,就是懶,就是人的品質有問題,那肯定是這個社會跑偏了。


我從來不相信一個奮鬥逼懂生活,會生活。


不愛生活,焉能愛工作?


當工作吞噬了生活,哪能動力十足,感受到希望和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