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太平洋理財,第一年交2w,無意續保,只退八千,合理嗎?

飛不起了1


根據我對保險理財產品的瞭解,你應該是購買的是太平洋的聚寶盆理財產品,屬於年金險。類似的產品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保險公司都有,像中國人壽的鑫福臨門,平安的金瑞人生等等。是市面上保險公司很主流的年金產品。至於退保退的金額多少,是取決於年金理財賬戶的合同條款約定的現金價值。也就是說,退多少錢,是根據你這份保單在退保的時候的現金價值結算的。

這類型的年金險一般分3年,5年,或者10年交費。一般從第五年開始,每年返還一定的金額,如果這筆金額不從賬戶裡拿出來,它就會自動轉入一個理財賬戶,比如聚寶盆。在裡面按月複利生息,一般約定了最低保底年化收益率1點幾,時間越久,由於複利的作用,賬戶價值越大。體現的是時間的價值。因此很明顯,此類產品適合長期投資,如果考慮短期收益,肯定不適合。這也是題主所說只退了8000的原因。

年金險最主要是有兩個特點,第一,安全,一般都有保底收益,不用擔心財富損失。第二,時間的價值,時間越久,價值越大,不適合短期持有。因此他的合同條款在擬定的時候肯定是傾向於長期的,那為什麼年金險偏愛長期呢?因為針對這類險資,保險公司一般都用於投資大型的項目,比如高鐵,高速公路等大工程,這類項目的特點就是收益有保證,但是週期長。我們平時普通家庭有盈餘想做理財,存到銀行嫌利息低,放股票賬戶又擔心風險大。安全又保證有一定收益,就是年金險存在的價值,我們按年交年金保費,保險公司拿著保費去做長期投資,在保證客戶保底收益的情況下,再根據投資效益給客戶進行一定的分紅。

因此,我們在為自己或家庭配置年金險的時候,一定要充分了解相關產品的特點,購買適合自己的理財需求的年金產品。


心似大江流


任何一款保險都有這個一個名詞,叫做猶豫期。猶豫期就是讓你自己看這款保險你到底能不能買的。如果覺得自己受到了誤導,或者覺得這款保險不合適,直接退了就行了。

猶豫期內退保只收取10塊錢工本費,其餘全額退款。

按照銀保監會的規定,猶豫期最少是10天,一般都是15天,所以從拿到保險那一刻起算15天(也有保險公司是從簽字那天起算的,詳細需要問清楚),15天內退款全額。

那麼過了15天呢?保險公司還有一個名詞,叫做現金價值,說的直白一點,大家理解的更簡單,保險其實也是屬於商品,15天猶豫期就是商品的15天包退政策。如果過了猶豫期說明你就已經使用這個商品了,那麼使用了就會有損耗,總成本去掉損耗的成本,就是現金價值。

因此過了15天以後,如果想要退保,退的就只能是現金價值了,而現金價值一般前幾年甚至前十幾年都非常低,所以剛購買保險過猶豫期退保損失很大。

當然如果你能證明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受到了業務員的銷售誘導,以及自己對保險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籤的字,你也可以全額退保,這個就需要打官司證據證明了。

所以無論哪種保險,只要是過了猶豫期退保,並且保險剛買幾年的情況下,絕大部分都是虧損的。

因此在購買保險之前務必要搞清楚這款保險到底值不值得買,到底適不適合我,否則就真的是在給保險公司送錢了。


賣保哥


白紙黑字的合同都簽署了,突然退保造成的損失自然由退保人承擔,挺合理的。


根據題主的描述,這應該是一種年金險,這種總年金險是屬於長期投資的,你突然提出了退保,打亂了保險公司的投資計劃,現有的投資也要被迫贖回,有可能造成投資虧損,還有代理人佣金等其他支出,退回的金額低於本金是非常正常和合理的。


如果覺得不合理,當初就不要買這個年金險,或者是在猶豫期內,保險公司的電話回訪中就提出解約,這樣的話只需要付出一個工本費即可。


這種長期的年金險,如果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完畢,虧損的可能性很小,可以放心;如果資金壓力不大的話,建議還是繼續續保嗎,無論是保費的回收還是享受後期的投資收益都是非常不錯的;如果實在沒有資金繼續續保的話,及時止損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筆者一直堅定一個觀點:保險姓保。在足額繳納健康型保險的前提下,再考慮這些年金險,不知道題主是否足額配置了這部分的保險,建議先補齊這部分,再考慮年金險。


綜上所述,白紙黑字的合同都簽署了,突然退保造成的損失自然由退保人承擔,挺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