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誌裡的興平遺蹟

縣誌裡的興平遺蹟


雙塔:興平當地人俗稱“雙塔縣”,城內兩塔南北並立,一座在保寧寺後,另一座在塔巷。北塔六稜邊按照唐朝的制度,南塔四稜在明朝初年有傾斜,明嘉靖年間重修。兩塔均為七層高約十二三丈。

縣誌裡的興平遺蹟

興平南塔1929年攝


縣誌裡的興平遺蹟

興平北塔


公元1465年關中地震以後知縣劉之望修復,1957年塔傾斜嚴重,為了安全而拆除;北塔為樓閣式磚塔,高33.6米,平面呈正八角形,1956年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隕星石:晉穆帝昇平元年(公元357年)春正月 丁丑日,隕石降於槐裡縣,顏色為黃,形狀像白瓷一樣,高四五尺,當時的縣令(唐韓琮)下令移送到縣衙並作跋文以紀念。

縣誌裡的興平遺蹟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御井:周懿王的都城在犬邱,曾下令在今縣城南十里的地方開鑿御井,井水甘甜,漢章邯受封於此,飲用後也讚不絕口。後來人們用井水做飯易爛而味佳,相傳井水可以治病南佐村四五堡多去取水,遠處的人則用馱馬挑水。

1933年 興平縣長段民達為這個御井提筆書寫《周懿王御井》五個字,刻石立於井邊。

縣誌裡的興平遺蹟

1938年攝興平御井


上馬石:興平縣南十里阜寨村東相傳雍王章邯聽聞韓信修棧道而不設防,韓信兵至攻破廢邱,章邯踏石上馬逃跑所用。

縣誌裡的興平遺蹟

上馬石 圖片來源於網絡


千佛寺:千佛寺在縣城東南二十里,唐朝時候建立,建有塔,設有“千佛寺多寶塔碑”後來塔身傾斜上百年至同治十一年倒塌,據記載塔倒下時塔基存有金經用黃布包裹,當地人用手去拾取時瞬間碎開,沒辦法完整得到,但是《顏魯公書》(即顏真卿)移至省城,立於碑林。


縣誌裡的興平遺蹟

曾經的千佛寺遺址

黃山宮:漢書地理志:槐裡有黃山宮,孝惠二年漢武帝常微服出訪至此改名為老子祠,唐太宗以老子後人為居更是大加修葺。


縣誌裡的興平遺蹟


馬嵬坡:陳鴻《長恨歌傳》潼關不守,翠華南幸,出咸陽,道次馬嵬亭。六軍徘徊,持戟不進。從官郎吏伏上馬前,請誅晁錯謝天下。國忠奉犛纓盤水,死於道周。左右之意未愜,上問之。當時敢言者,請以貴妃塞天下怒。上知不免,而不忍見其死,反袂掩面,使牽而去之。倉皇展轉,竟就絕於尺組之下。

縣誌裡的興平遺蹟


太上槐:縣城西三十里,明康海寫的黃山宮記:興平縣西三十里有黃山宮,唐明皇駕幸四川時,常常在此祈求上天,因此親手種下一顆槐樹。到了唐肅宗時期,大內覺得這樹是先皇所種,稱:太上槐。


縣誌裡的興平遺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