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電視劇《清平樂》第17-18集,“西夏之亂”一節使劇情進入了值得反覆細品的戲劇高潮,官家一人之心繫天下萬民,其艱可泣,其難可嘆。

夜宮獨處:元昊上書直逼中朝,國威有損,國君蒙羞!官家臨事之初,更多的是憤怒的情緒湧動——目含急火,硬拳緊握,一時激憤一洩而出!

王凱表演的爆發力極好,一句“辱我太甚”,臺詞的怒聲極富感染力,面部肌肉調動凌厲冷硬,他的眼神在這裡不僅僅有憤怒的意味,更有準確的聚焦——所以他的眼光並不空洞,傳遞出百般隱忍也無法遏止的怒火,一瞬間讓人深感“驚懼——心悸”的共情,在別無他人的環境之中,這是他難得的爆發。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御駕親征”之辯:這一場戲眼所在,無疑在官家一人。起初,眾臣之爭已經為責先君乃至官家之過埋下伏筆,一眾諍臣已勢如離弦之箭,爭執不下。此時,官家臨堂,先以孟子與梁惠王之對,拋出王道之理,看起來是戰與不戰之困,實際上是作為君主在辯證戰亂與民生的糾結。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其實縱觀中國歷史,鮮少有戰爭是單純的開疆拓土,一時意氣,我們總是用善惡是非判別戰爭的合法性,這便太過簡單了。這個時候,劇作中群臣和官家的視角就產生了分歧:群臣視角以蘇舜欽為首,主張王道乃君主應有庇護百姓之勇;而官家的視角顯然更寬廣——亞聖本身的治世觀念就是“仁政”與“民貴君輕”,官家民生至上的仁厚並非怯懦。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緊接著,官家拋出了“御駕親征”的想法,君臣矛盾達到了頂峰:臣子一方,揣測上意,認為仁宗親征是以一時意氣彌補此前懦軟之過;而官家這方,先寫下承諾,免諍臣之罪,讓臣子盡言其理,但是前提始終堅持——擬定親征詔書。而後,官家以前唐之鑑,以及大宋重文抑武的政策,據先祖之例,解釋親征必要性。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這場對峙,能感覺到官家顯然對群臣的攻擊有備而來,思慮周全。從策略上,他打開言路,以退為進,從思路上,他的歷史觀更為廣闊,

與群臣只看重帝王情緒化因此才親征的揣測格局大為不同。最後,官家以“罪己”表達出衷腸與決心,從理與情兩個層面,令群臣信服。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王凱的這一段表演,行雲流水,層次分明:從頭到尾,他對人物吃得很透,因此表演目標十分明確,他預設了群臣的攻訐,一步步誘導之,並“借力打力”地申明自己的態度。因此,他的眼神從容深邃,從容到兩聲朗笑,都帶著一種“看透”的智慧。所有涉及“御駕親征”的部分王凱表現出堅不可摧的韌性,加重形體和臺詞的量感。特別是力陳御駕親征必要性的一段,臺詞字字鏗鏘,擲地有聲,言語中分明的顆粒感,如玉石相擊,頓挫精準,節奏暢快,讓戲劇衝突通過他的富有變化與張力的表演推向引人入勝的高潮。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師生之對:其實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官家的御駕親征絕非意氣用事,是深思熟慮過的,幾乎說服了臣子。誰知先生晏殊的一番話,就那麼一個理由,便扭轉了局面——“官家無子嗣”!這是屬於仁宗個人最痛的軟肋之一,這之前的朝堂之爭,關於宗室子入嗣,始終沒有定論,在這裡,高潮翻覆之下,終於讓官家不僅放棄了親征,還入嗣了宗室之子,戲劇情節在經過了幾番轉折之後,終於形成了一個閉合。這部劇所以朝堂戲的部分,真的有很多“局”和“懸念”,總會有所填補與交代,需要慢品。這一幕難為了晏殊和官家——這樣戳痛心扉的話非要先生來說,這番罪業卻是非官家承載而無可取代。二人對躬,一為請罪,一為領受,一為師生之禮,一為君臣之道,看得人絞纏糾結,禎·太難了!王凱的氣聲臺詞太牛了,觀眾直接落淚。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王凱這裡面又展現了穩固戲劇節奏,增強情感表現力的高超技藝:一句“懸絲傀儡”,目中含淚,又一次,他被“壓”了下去,被壓得冠冕堂皇,無從抵抗;又一次,他是被從前依賴的先生勸解,從最親近的人那裡,總是得不到他憧憬的支持!百感交集於這汪淚眼,沒有一絲不足,沒有一點過分。情感的濃度讓前時的緊繃稍稍見緩,卻讓人猝不及防又進去了另外一重不一樣卻恐怕更深重的感傷之中,情緒延宕的高手,王凱當之無愧!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尾聲:高牆之下,官家終於爆發,只不過是對著一位不諳世事的小宦官而已,他第一次擺出了“殺”的威脅,卻是那麼無力而沮喪。此時的王凱,爆發力與控制力並舉,背影之中都是憤懣,看起來不長的戲份,但是走路姿態,形體目光,無一不是準確而生動的刻畫,他爆得烈,也收得緊,自如度絕佳!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一部好的歷史劇,要讓史觀符合歷史,要讓人事符合人性。《清平樂》的這一段建立在北宋史實之上的朝堂之爭,真是淋漓盡致——歷史的留白要用細節去填補,它如果只是史書的反映,就太過乾癟。從這部劇對宋仁宗的刻畫上,我們看到了北宋君權的受限,看到了一種在以往歷史劇中沒有見過的“天下觀”,這家國在此時,從來不是帝王一家之國,從來不由得帝王一人“呼風喚雨”。從前,宋代的重文抑武,只是一個概念,在這部劇的描繪之下,我們似乎叩問到了歷史的某種因果。歷史的塵埃落在一個人的肩膀上就是一座山,更何況是一國之君!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而宋仁宗的成功刻畫,更讓他擺脫了帝王作為權力符號的刻板印象。這個形象有層次,也有統一,他有盛怒,盛怒之後,卻仍舊關心臣下。對一個小宦官的遭遇,他也能感同身受,念及百姓悽苦,慨嘆自己沒有做好君父!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仁”是趙禎一生的主旨。在歷史上,他是“四平八穩”的皇帝,在劇中,他的人性面被豐滿起來——讓他的仁落在了具體的微末之節中,也讓他的韜略依照歷史的想象在前朝得以施展。比起情情愛愛,這樣的格局,應該更是歷史的風情與面貌,這樣的刻畫,應該更尊重觀眾的智商。

而王凱在劇中的表演,也堪稱帝王角色的又一個典範。因為《清平樂》賦於仁宗一切人性的具體外化,他都捕捉到了——仁宗只有獨處時才“發飆”,和自幼一起長大的茂則相處時,才能見到他撇嘴一笑的俏皮。王凱精準的演繹絲毫不會過力,因為他知道,他只要一“用力過猛”,官家的為難就變成了一種可憐兮兮的“被打壓”,其實不是這樣的——官家的難,恰恰在於他高拔的心智所在意的平衡:私情與公理,情緒與天下,仁義與王道,朝局與宮闈……他分寸上絲毫不能亂,即便是深思熟慮後的一場“爆發”、一次勇敢,也要在又一次的明辨後,退卻一步。王凱的表演明顯抓住了這個人物的弧光,那就是“宿命”。他不是一味的苦,而是這顆人性與君治相交融的種子早已埋進了官家的心裡,在他的一生開枝散葉,最終走向歷史早已為他寫就的命運之中。所以,他演得鬱而不苦,厲而不硬,喜而不躁,難而不怨——這是真正與劇中宋仁宗的人性合而為一的塑造——不只是表演,而是“成為”。由王凱這樣的好演員擔起如此恢宏的歷史鉅製,不僅十分稱職於“大男主”,而且是絕對“舍他其誰”的存在。

王凱與呂秀才的師生之辯,從此是君臣--清平樂劇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