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整治最新進展:全國在營網貸平臺仍有139家,近5000家機構退出

記者| 苗藝偉

界面新聞4月24日獲悉,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近日聯合召開了互聯網金融和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會議披露的最新互金整治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國實際在運營網絡借貸機構仍有139家,比2019年初下降86%,借貸餘額下降75%,出借人數下降80%,借款人數下降62%。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累計有近5000家機構退出,互聯網資產管理、虛擬貨幣投機炒作、非法外匯交易等其他領域存量風險有序出清。

會議指出,過去一年多來,各部門各地方合理把握整治時機力度節奏,加強上下聯動,勇於擔當、積極作為,分類施策,堅持把機構退出作為整治工作的總方向,力爭“能退盡退,應關盡關”,全年堅持穩中求進、不急不緩,重點推動機構良性退出,同時主動出擊,精準拆彈,一些積累多年的風險點得到清理,一批久拖未決的案件得以處置,互聯網金融和網貸領域風險形勢得到根本好轉。

雖然互聯網金融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取得很大成績,但也要看到,現階段的形勢仍然十分複雜,尚有一些問題未根本解決。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又給整治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後續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

會議認為,現存主要困難包括:一是剩餘在營機構“三降”工作進展緩慢,後續處置困難很大;二是停業機構處置任務仍然艱鉅,全國已經停業的網貸機構存量風險仍處高位,“退而不清”“退而難清”問題突出,風險化解可能需要較長時間;三是機構轉型工作存在許多困難,部分機構或轉型意願不強,或轉型能力不足,在具體推進過程中還會產生很多新情況新問題,還需要做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四是由於疫情防控還有一些不確定性,所以網貸機構經營、催收、轉型等工作受到一定影響。

會議強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做好互聯網金融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意義重大。按照國務院金融委的總體要求和兩個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爭取2020年基本完成互聯網金融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的主要目標任務。

會議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將存量風險處置作為後續較長一段時間的核心工作來抓,在堅持市場化和法治化原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多措並舉,最大限度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大存量壓降力度,切實壓降業務規模,加快推進落實機構轉型試點工作。

此外,還要加大對借款人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懲戒力度,加快推進網貸信用信息納入徵信系統進程,完善失信借款人聯合懲戒機制。同時,加強互聯網資產管理、虛擬貨幣投機炒作、非法外匯交易等其他領域新增風險的監測,建立快速研判、定性和處置打擊機制,始終保持高壓態勢,防止死灰復燃。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總結互聯網金融和網貸風險整治經驗教訓,全面貫徹落實“金融業務一定要持牌經營”的總體要求。持續聚焦於金融領域的“無照駕駛”問題,抓緊探索非持牌機構非法金融業務早發現早處置機制,進一步加快建設互聯網金融監管長效機制,真正做到能夠從源頭上防範和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

會議強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做好互聯網金融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意義重大。按照國務院金融委的總體要求和兩個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爭取2020年基本完成互聯網金融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的主要目標任務。

從2016年4月起,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起,互金整治風險已經進入第四年。伴隨著業界對網貸平臺清退、轉型的熱烈探討,2020年2月21日,在央行召開2020年金融市場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央行會議在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中特別提到,徹底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建立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長效機制。

此前,互金、網貸整治辦聯合發佈的《關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即“83號文”)指出,能退盡退、應關盡關,少量平臺向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轉型已經成為各網貸平臺的主要方向。

據不完全統計,湖南、山東、重慶、河南、四川、雲南、河北、甘肅、山西等13個省市先後宣佈取締轄區內全部網貸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