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鏽病、赤黴病成為今年新季小麥產量的最大威脅

4月15日,國家正式出手,政策性小麥拍賣數量由300萬噸增加到400萬噸。

隨著國家調控介入,北方小麥市場搶購的心態收斂,大型麵粉企業相繼開始下調小麥收購價格。

4月15日小麥拍賣共投放糧源412.84萬噸,實際成交98.58萬噸,成交率23.87%,最高成交價2490,最低成交價2290,成交均價2342。對比上週(4月8日),國家政策性小麥累計投放投放量為310.32萬噸,實際成交42.85萬噸,成交率為13.80%,成交均價2365元/噸。

4月15日最低收購價、國家臨時存儲、跨省移庫小麥競價交易結果

條鏽病、赤黴病成為今年新季小麥產量的最大威脅

夏糧是糧食生產的第一季,佔全年糧食生產超過1/5,冬小麥作為夏糧的主體,其長勢情況備受關注。當前新季小麥正面臨條鏽病、赤黴病的雙重威脅。

小麥條鏽病為近十年來最重

從農業農村部瞭解到,今年國內小麥條鏽病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目前西南、漢水流域和黃淮南部9個省份的1300多萬畝麥田已發生小麥條鏽病害,為近10年來最嚴重一年。

條鏽病、赤黴病成為今年新季小麥產量的最大威脅

圖片來源:微信群

國家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病蟲防控功能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康振生表示:2019年小麥條鏽病越冬菌源大、秋季雨水、冬季氣溫高等多種因素造成了2020年小麥條鏽病比往年嚴重,3—4月份是小麥條鏽病田間快速侵染擴展的階段,同時也是防控的關鍵時期,可使用含有戊唑醇類等化學藥劑提早防治,確保有效控制小麥條鏽病。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劉太國介紹,條鏽病會導致小麥穗部營養吸收能力下降、灌漿不足、幹物質積累少,造成麥粒乾癟,小麥減產。如果防控不及時,一般年份小麥條鏽病會造成10%-30%的小麥減產損失,在病害大流行年份,減產可達到50%以上,甚至導致絕收。

河南省小麥條鏽病偏重發生

今年河南省小麥條鏽病發病早、擴展快、範圍廣,如果防治不力,重發地塊產量損失能達到30%;此外,赤黴病已成為豫南地區常發病害,該病可防可控但不可治,一旦發生,不但嚴重影響產量,還影響質量。

專家預測今年赤黴病將偏重發生,加之氣溫偏高,田間溼度偏大,小麥生育期提前,條鏽病和赤黴病疊加發生的風險很高。

條鏽病、赤黴病成為今年新季小麥產量的最大威脅

圖片來源:微信群

4月11日,河南省召開小麥條鏽病赤黴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分析研判小麥條鏽病和赤黴病防治形勢,安排部署全省防治工作。

河南省副省長武國定在會上指出,河南省是小麥主產省,當前面臨條鏽病、赤黴病偏重流行的風險,從現在到4月底是防治的關鍵時期,要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堅決打好小麥條鏽病、赤黴病防治殲滅戰。

武國定強調,要落實好防治關鍵舉措,突出防治重點、落實防治資金、抓住關鍵時期、堅持統防統治,特別是南陽、信陽、駐馬店、周口、漯河、平頂山等豫南6市,要爭取7至10天內全面防治一遍,堅決防止條鏽病、赤黴病大面積流行;要切實加強對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各地要把小麥條鏽病、赤黴病防治作為當前農村中心工作來抓,壓實工作責任,廣泛宣傳發動,加強服務指導,強化督導檢查,全力奪取夏糧豐產豐收。

對此,河南省政府已提前安排下撥1.96億元資金,用於條鏽病、赤黴病等重大病蟲害防控,目前各地正在組織招標。

陝西省小麥條鏽病偏重發生

陝西省農業農村廳,今年小麥條鏽病在河南省偏重發生,是1990年以來發生縣區數最多、面積最大、程度最重的年份。據植保部門調查,目前,小麥條鏽病在河南省陝南已進入流行盛期,關中進入流行初期,截至4月9日,全省小麥條鏽病發生面積近300萬畝,涉及7個市55個縣區,關中4市37縣區發生面積227萬畝。

陝西省植物保護工作總站副站長馮小軍:“最近到了四月上中旬,氣溫上升比較快,田間溼度情況非常有利於條鏽病的蔓延,現在條鏽病全省已進入普發階段,我們預計小麥生於中後期,全省發生面積將達到900多萬畝,屬於大發生這麼一個年份。”

蘇皖局部鏽病發生重:據江蘇省植保植檢站發佈的信息,3月下旬小麥葉鏽病已在沿海、沿江、沿淮等地陸續見病,病葉率大多在1%以下,隨著氣溫回升,苗情和氣象條件有利於病菌擴散危害,預計葉鏽病偏輕發生,沿海、沿淮地區中等發生。此外,條鏽病3月中旬以來已在皖東和我省蘇南沿江地區陸續查見,隨著西南季風盛行,該病在我省將進一步向東、向北擴散蔓延,加之我省淮河以南地區小麥主栽品種普遍不抗病,蘇南、沿江及西部丘陵地區有中等流行風險。

山東省2020年小麥條鏽病發生警報

根據上游菌源地小麥條鏽病發生情況及山東省近期調查情況,結合小麥品種及氣象條件綜合分析,預計今年山東省小麥條鏽病大範圍擴散流行的風險明顯加大,尤其是魯西南、魯南局部地塊可能重度流行。

山東省見病期明顯提前。4月6日,魚臺縣查見小麥條鏽病,發病中心面積15平方米,病葉率平均4.6%,最高15.8%,品種為淮麥33。見病時間比大面積流行發生的2017年早14天,較常年早1個月左右,是建國以來見病最早的一年。當前我省小麥正處拔節期,後期病害發展擴散空間較大,危害時間充裕。

氣象條件有利。4月至5月份,天氣條件總體適合小麥條鏽病侵染擴展。據氣象預報,我省4月8日~10日將有一次較大範圍的降雨過程,降雨前近地面以3~4級南風為主,對小麥條鏽病的擴散流行較為有利。

感病品種較多。從主栽品種抗病性及佈局來看,目前山東省小麥主栽品種中條鏽病感病品種較多:泰農18、菸農999為高感;山農29、菸農5158、濟麥22、泰科麥33、青豐1號等為中感。

今年雨水偏多, 小麥赤黴病或將大爆發

小麥赤黴病是我國小麥主產區常發性重要病害,主要危害穗部,形成枯白穗,有紅色黴層,又稱爛麥頭、紅麥頭。不僅嚴重影響小麥高產穩產(一般發生年份可減產20%-30%,重發年份損失可達50%以上,甚至絕收。),而且發病後產生的真菌毒素(DON)汙染麥粒,影響小麥質量安全,對人畜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據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測報網監測和專家會商分析,預計2020年小麥赤黴病長江中下游、江淮麥區大流行,黃淮麥區偏重流行。

東部小麥抽穗揚花 本週需搶晴打藥防治赤黴病

據中央氣象臺預計,4月13日至16日,我國東部小麥產區多晴好天氣,氣溫將逐步回升,河南大部、山東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蘇中北部、陝西關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冬小麥將陸續抽穗開花,有利於赤黴病防治噴藥作業。4月17日至18日,這些麥區將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降水過程與冬小麥抽穗揚花期吻合度高,需搶晴防治,雨後及時補藥。

據悉,赤黴病初次藥劑預防最佳時期為小麥揚花初期。目前,黃淮西南部、淮河及以南麥區已進入抽穗揚花期,發育期較近五年同期偏早4天至8天。今年2月以來,西南地區東部、江淮、江漢、黃淮平均氣溫達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陰雨日數偏多3天至10天,高溫高溼的天氣特點促使小麥赤黴病菌子囊殼早發多發,赤黴病預防任務艱鉅。

安徽:3500萬畝麥田面臨赤黴病威脅 5000萬專項資金補助35個主產縣

近日,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在小麥赤黴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介紹,2020年,小麥赤黴病將在安徽省大發生,預測約八成麥田或將受到赤黴病威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當前,安徽已進入小麥赤黴病防控的關鍵時期。氣象部門預報顯示,4月17日至20日,安徽有一次降雨過程,此間正值小麥主產區齊穗-揚花期。4月13日,安徽省委省政府領導要求赤黴病防控工作部署和開展要考慮此次降雨過程影響。

據安徽省植保總站組織的專家會商結論和田間調查結果,預測今年小麥赤黴病將全省大發生,其中淮北東北部地區偏重發生,全省小麥赤黴病自然發病面積(即在不開展防治的情況下)約3500萬畝(佔小麥總播種面積的八成左右),需實施預防面積約8000萬畝次。

據瞭解,安徽省接下來要搶在20天左右時間裡,對全省4300多萬畝小麥普遍開展兩次防治,防治總面積達8000萬畝次。

條鏽病、赤黴病成為今年新季小麥產量的最大威脅

圖片來源:阜陽日報 安亞楠攝

與此同時,安徽省級財政切塊5000萬元,專項用於35個小麥主產縣(市、區)開展赤黴病防控。各地加大資金統籌力度,強化防控物資保障。截至3月30日,全省已統籌赤黴病防控資金1.75億元,用於採購赤黴病防控藥劑和統防統治作業服務等。

河南:4月上中旬多次降雨與小麥揚花期高度吻合,小麥赤黴病今年在豫南、豫東偏重發生

據河南省植保機構監測和氣象部門預測,當前抽穗揚花期的陰雨天氣極易導致小麥赤黴病暴發流行,小麥條鏽病在河南擴展蔓延速度明顯加快。

隨著外地菌源持續大量傳入,加之3月下旬至5月上旬河南省氣溫適宜、降雨偏多,小麥赤黴病是典型氣候型病害,抽穗揚花期遇陰雨天氣極易導致暴發流行。據河南省氣候中心預報,河南省從4月15日起將有兩次降水天氣過程,與豫南小麥揚花期高度吻合,專家會商預測,小麥赤黴病今年在豫南、豫東南呈偏重發生趨勢。

條鏽病、赤黴病成為今年新季小麥產量的最大威脅

目前,河南省財政日前已安排1.96億元專項資金,用於小麥赤黴病、條鏽病、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防控,並要求市、縣通過加大財政投入、整合涉農資金等渠道,進一步加大對小麥條鏽病、赤黴病等防控工作的支持力度。

江蘇:田間稻樁帶菌率近5年最高 赤黴病偏重流行風險高

據江蘇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以下簡稱“植保站”)專家會商分析,預計今年江蘇小麥穗期病蟲總體呈偏重流行態勢,其中赤黴病偏重流行風險高。

據瞭解,由於去年秋播以來積溫偏高,今年小麥生育進程普遍較常年提早7天以上,且生育進程極不整齊,地區間、田塊間小麥抽穗揚花期分別相差20天以上和7天以上,易感病期顯著拉長,不僅增加了感病幾率,還增加了防治難度。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江蘇省4月份降雨較常年偏多2~5成,氣溫偏高0.5~1℃,與大部地區小麥易感病的揚花期高度吻合,十分有利於赤黴病的流行危害。

據各地3月中旬調查,田間稻樁帶菌率平均4.6%,為近5年最高,大多是上年的2-5倍。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基層病蟲防治組織發動的難度加大,同時種植大戶防治投入積極性不高,防控措施落實難度增大。

江蘇制定了《2020年小麥赤黴病等穗期病蟲發生趨勢與防治技術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地要加強監測預警、宣傳發動和服務指導,全力保障小麥豐產豐收和質量安全。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中國氣象報、河南省氣象臺,中華糧網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