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天,推開黑龍江這扇“門”

42天,推開黑龍江這扇“門”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 通訊員 張學鵬 劉婷君

在哈爾濱火車站有一扇“特殊的門”,有人經過時,上方會顯示體溫,測溫1人僅需0.5秒,精度差僅為±0.2℃。

這款門式測溫儀,在黑龍江省各主要車站、商場、學校內都已投放,解決人工測溫效率低、精度低等問題,填補了黑龍江省門式測溫儀的空白。

而門式測溫儀從研發到資質審核通過,研發者僅用42天。

“與疫情賽跑,拼湊中造出樣機”

“在最短時間內,研發出一款誤差率低、反應速度快、便於安裝的測溫裝置。”1月22日,哈爾濱鐵路科研所科技有限公司紅外事業部經理張瑜峰和同事們接到命令時,都覺得肩上一沉。

紅外線測溫他們並不陌生,這是他們的拳頭產品。哈爾濱鐵路科研所科技有限公司自1986年起研發紅外線測溫裝備,一直應用在為機車車軸測溫探測工作中,經過30多年的完善,技術早已成熟。但是,測人和測軸承最大的區別在於測溫精度,軸承溫度範圍在400攝氏度,誤差在3度,但行業標準中對人體測溫誤差要求則是±0.3度,遠遠達不到要求。

42天,推開黑龍江這扇“門”

疫情當前,時間緊迫,他們很快確定了紅外測溫儀和熱成像測溫儀兩套研發方案,畫好了圖紙,他們卻遇到了一個最大難題,沒有元件!

疫情期間,各廠家均已停產,快遞、運輸全部停運,沒有元件,圖紙就是廢紙。

“從庫裡找,從別的設備上拆,不要考慮大小,不要考慮美觀。”他們翻起了庫房,拆起了其他設備上的零件。

連續4天不眠不休,4臺門式測溫儀樣機出爐,由於元件大小不一,初代樣機比設計方案大了一圈。

“試驗幾千次,差一點都要全部重來”

樣機要進行測溫精度調試,行業人體測溫精確度是±0.3℃,研發團隊則要求控制在±0.2℃,為了得出準確的人體測溫曲線,需要使用被稱為“黑體”的標準熱源進行反覆實驗。一臺“黑體”重約5斤,研發人員要舉著“黑體”站在一臺臺門式測溫儀下,測試不同溫度。

28.0℃,28.1℃……一點點升到40.0℃,再一點點降回來,這樣的過程要重複10次。這期間,每一個溫度都要完全一致,如果出現一次不符,之前的測試要全部推倒重來。

42天,推開黑龍江這扇“門”

“那真是一場心理折磨,甚至說是煉獄也不足為過,眼瞅著前九次都成功了,最後一次,一個溫度偏偏出了差錯。之前所有的統計都得重來。”該所紅外事業部副經理劉欽明說起這段經歷感慨萬分。

1月24日21時,張瑜峰和同事們已經連續測驗了十幾個小時,反覆舉起放下,胳膊痠麻,眼看完成最後檢測,就可得出精確的人體測溫曲線了,可這時36℃的實際溫度與曲線卻無法匹配。

“哪怕只有一個數字對不上,也只能全部重來。不然這只是研發試驗,不能說是產品,從實驗轉向批量生產的產品必須要有很高的一致性。”張瑜峰說。最終,他們進行了近萬組數據實驗,才得出精確的人體測溫曲線。

“感覺就像考試得了滿分”

門式測溫儀可以通過網絡連接到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因此,需要開發與之匹配的軟件系統。32歲的軟件工程師邱琳琳已連續工作10天,有時剛剛確定的軟件方案又要馬上修改完善,有時候被催促得急了,她就邊哭邊改。

樣機需要用戶反饋,紅外事業部副經理唐成軍帶人把測溫儀安到火車站,車站裡人來人往,他們戴著口罩24小時盯守,記錄測溫儀使用情況,將問題反饋給研發組修改。

經過10天連續作戰,他們向黑龍江省藥監局正式申請醫療器材生產資質。3月4日,門式紅外線測溫儀一次通過檢測,拿到了醫療器材註冊證和醫療器材生產許可證。

“這是對我們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的認可,就像上學的時候期末考試得了一百分,很興奮。”張瑜峰說。

如今,隨著全國推進復工復產,電子元件生產、運輸渠道也逐步打開,他們對接了幾個廠家,採取組件生產,原材料有了保證,設計向更精更好方向發展。

研發團隊重新畫了電路板,門式紅外線測溫儀、熱成像測溫儀也升級到了第三代,測溫結構更加精巧,現在,紅外線測溫儀每週的生產能力最高達到70臺,投用在車站、學校、商場、企事業單位等客流較多的地點。他們還設計了一種便攜性測溫儀,可以通過手持、支架等方式,進行群體性測溫,可應用在廣場、候車廳等場所。

“現在熱成像測溫儀還在申請資質過程中,相關的配件還是供應不足,每天的測試調試不能放鬆,已投用的測溫儀還要不斷完善,精心調試。”疫情沒過,張瑜峰這根弦也始終繃著。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由劉婷君攝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