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老人制作船模42艘 用雙手雕琢別樣鄉愁

河北老人制作船模42艘 用雙手雕琢別樣鄉愁

王洪恩老人正在精心製作船模。

河北老人制作船模42艘 用雙手雕琢別樣鄉愁

王洪恩老人制作的船模。

河北老人制作船模42艘 用雙手雕琢別樣鄉愁

王洪恩老人制作的船模。

河北老人制作船模42艘 用雙手雕琢別樣鄉愁

王洪恩老人制作的船模惟妙惟肖。

鄉愁是什麼?在有的人心裡,也許是一枚小小的郵票,也許是門前的那口古井,也許是村口的那株老樹,也許是村邊靜靜的溪流……

“我想用這種方式,留住鄉愁,留住我們的漁家文化。”在滄州渤海新區王洪恩的心中,他的鄉愁就是藍天碧海間穿行的條條漁船。過去的三年來,他製作了大大小小的船模42艘,走親訪友就送船模,還贏得“船模王”的美譽。

經歷

跟大海打了大半輩子交道

王洪恩家住滄州渤海新區馮家堡漁民小區,今年71歲。因為痴迷船艦模型製作,三年前,他把自家的車庫改造成了工作室。在這間近25平方米的車庫裡,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船模,惟妙惟肖。工作臺上,擺滿了刨子、斧子、鋸等操作工具。王洪恩笑著說,只要一來到這裡,就像進入了自己的“小天地”,一待就是幾個小時。

王洪恩海邊生、海邊長,是個地地道道的漁民。小時候,因為家庭條件不好,他小學三年級時無奈輟學,為生活而奔波。16歲那年,他開始跟隨祖輩上船,以出海捕魚為生。在捕魚期,他放開膀子、不惜力氣。到了休漁期,大家都在家休養、陪伴家人,他卻不閒著。船上有位造船師傅,造船技術了得,王洪恩就將這位師傅請到家裡,好酒好菜地伺候著,陪著師傅嘮嗑兒。

當時,師傅講起造船技巧,滔滔不絕,神采飛揚。王洪恩聽得認真仔細,而且把這些都記在了心裡,尋思著自己能多學一門手藝。心靈手巧的王洪恩幹啥像啥,跟著師傅一上手,啥都做得像模像樣。於是,隨著在船上勞作時間的積累,加上他勤學好問,到26歲那年,王洪恩參與了村裡生產隊的“排船”(造船)工作。

到了36歲那年,王洪恩因出色的指揮能力和實幹業績,成為生產大隊大隊長,還帶領村民們謀劃實施了馮家堡村漁業包乾責任制改革,成為當時黃驊沿海各村學習的標杆。後來,隨著渤海新區崛起,王洪恩擔任過村幹部,經營過公司,帶領著更多村民奔小康。但無論任何職,做什麼,他對漁船、對漁家生活的情懷始終沒有改變。

心聲

打造微縮漁船展示漁家文化

隨著渤海新區棚改工作的開展,王洪恩和村民們遷入新居,從“漁民”變成了“市民”,日子越過越好。如今,王洪恩退休在家,享受著天倫之樂。但數十年與大海相伴的經歷,讓王洪恩始終割捨不下對大海的感情。2017年,他萌發了打造微縮漁船的想法。

王洪恩是個說幹就幹的人。有了製作漁船模型的念頭,他第一時間把家裡的車庫收拾了出來,用作自己製造船模的創作室,甚至每天都像工薪族一樣,準時在創作室上下班。他對船模製作充滿了熱情,經常忘了時間,忘了吃飯。每到飯點兒,老伴兒常常是一次又一次地喊他。有時為了創作船模,他連覺都睡不安穩,一閉上眼睛,滿腦子都是各式漁船的影子。

製作船模是一項很複雜的工程,雖然微縮了,但和造真船是一樣的。從一開始的圖紙設計、材料選擇,到後面的噴塗、焊接,乃至雕刻、裁縫,每一個環節他都得付出極大的心血。

“從學習船舶知識、製圖、船體設計到製作,稍不仔細就會出現瑕疵。一旦出現瑕疵,整艘船可能就毀了。”王洪恩說,一艘船好比人體的骨架,比例不對、粗細不勻、關節有損,都不會是一條好船。只有從整體到細節都對了,船才能“站”起來。

為了達到逼真的效果,更為了精益求精,王洪恩製作船模,小到船上的一根桅杆、甲板上的一顆鉚釘,都力求逼真、完美。每一個細節,他對自己的要求幾近嚴苛,幾百道工序全部親力親為。

目前,王洪恩創作的船模共有10個樣式,每個樣式的每個細節他都瞭然於胸:“小邦搖”是從黃河流域引入的一種單桅杆風帆船,在泥灘、淺水區行動靈活自如;“舟山式”是從浙江舟山引入的一種船型,船頭尖,便於壓浪前行,適於深水作業;“東北牛”是在“舟山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不僅適於深水作業,而且承載量大;“黃渤海”馬力大、吃水深,完全可以在黃海、渤海任意區域作業……

“船隻樣式的演變體現了漁民在生產實踐中不斷摸索、創新的一個過程,也從側面反映了漁業現代化發展的歷程,更是漁民智慧的結晶。”王洪恩認真地說。

“可惜很多手藝面臨失傳了。比如‘小邦搖’,它出現的時間就相對久遠,現在基本上見不到了。”撫摸著那艘長1.8米、桅杆高1.2米的“小邦搖”船模,王洪恩言語中滿是憐惜。

深情

送船模祝福親友一帆風順

最近,王洪恩正在創作一艘名為“黃渤海”的船模。在安裝航行指示燈時,由於紅綠指示燈太小,他反覆雕琢了很多次都不中意,便一次次地重來,直到滿意為止。

“做船必須得用心,不僅要精美,更要符合實際,還原真相。船模上的每一條板縫,每一個物件,每一點細節,都要嚴格按比例表現出來。”王洪恩說。

一艘傳統漁船,從龍骨到甲板,再到桅杆……每一個部件都要先細細打磨,然後再進行組裝,要做到嚴絲合縫。船模每個部位的用料是不一樣的,有軟硬、顏色等要求,這也是實際生產中需要兼顧的船隻的受力及用料的統一。

有時,王洪恩會為一塊紅花梨木苦尋多日,也會為一個稱心的螺旋槳雕刻打磨半天。一艘簡單點兒的船模要做一個月,複雜的往往要忙活兩個月。雖然創作過程很辛苦,但王洪恩樂在其中。

就這樣,王洪恩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默默地耕耘。他說,伴隨著近年來遠洋捕撈業的發展,傳統漁船越來越少,晚輩們也都奔向陸地經商務工,當地傳統漁業文化正逐漸消散。他親手創作船模並送給很多親友,既祝福大家一帆風順,又寄託著老一代漁民心中靠海吃海、依海而興的深厚情結。三年來,王洪恩共創作了大大小小的船模42艘,在贈予遠方親友的同時,也吸引著八方來客。

談起今後的打算,王洪恩沉思片刻道:“海邊生、海邊長,我與海打了大半輩子交道,對海對船有著難以割捨的感情。創作船模並以這樣的方式來追憶往事,傳承漁家文化,我認為很有意義。我想以自己的力量為全域旅遊增添淳樸的文化元素,讓漁家文化在新時代發出新的光彩。”

王洪恩說這話時,打量著工作臺上的船模,彷彿看到了渤海灣千帆競發滿載魚蝦的場景……(燕都融媒體記者代晴 通訊員 張發利 張凌鳳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