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分餐制是一定要做到的,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

4月29日,“尋味魔都”美食節暨分餐行動啟動儀式及“健康餐飲新時尚”雲講壇,在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舉辦。

“健康餐飲新時尚”雲講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等專家作為主講嘉賓。

“我見不得混在一塊的吃法,一起吃飯用一個筷子夾菜、喝酒,你看到的是杯子、筷子,我看到的全是病菌。”張文宏表示,從流行病學角度來看,分餐制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說吃中餐都是“夥”在一塊吃的,中餐也分餐,就看如何看待這個事情。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外,分餐制對阻擋疾病的傳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分餐制不是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就是要做。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不做就要承擔後果。”張文宏建議,大多數飯店都會提供公筷公勺,大家要養成一個習慣——“麻煩”別人,提供公筷公勺。在家裡,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大家要用公筷夾菜放到自己碗裡。“大家應該最大程度做到,一起吃飯時稍微坐遠一點,實行分餐制,這是一定要做到的。”

張文宏:分餐制是一定要做到的,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


配備公筷公勺,並儘可能做到提供一菜一公筷公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就拿從各地公佈的疫情案例可知,全國已經發生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病例。人們不得不擔心,當下普遍流行的“共食制”,為病毒傳播創造了良機,一定程度上成為疫情快速蔓延的推手。因此,各地在加強疫情防控工作時,也開始倡導推廣分餐制,鼓勵民眾使用公筷公勺,以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張文宏:分餐制是一定要做到的,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


拿自己的筷子給別人夾菜曾是好客的體現,但以後一定記住拿公筷公勺給別人夾菜,這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大家在一起吃飯,就是圖個熱鬧,如果分餐食用,會讓大家感覺很彆扭,而且一般出去吃飯的都是好朋友,除了吃西餐,其實很少分餐。”

公司同事都是年輕人,平時愛湊在一起聚餐,吃炒菜、火鍋等也從來都不分餐。 除了朋友聚餐,在家裡吃飯,大部分人也是“合餐制”。

“每次吃飯,我都會擺一雙公筷在桌上,可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不好改,尤其是老一輩人,他們覺得用公筷既麻煩又顯得生分。”

“用公筷夾菜、公勺舀湯,是既保證衛生又尊重他人的文明體現,可我父母把這樣的行為理解為我嫌他們不講衛生,而且父母洗碗筷的時候還是會把全部的碗筷放在一起洗,等於沒分。”

“每次聚餐,都有一些人喜歡用自己的筷子翻菜夾菜,有時還用嘴咂一下筷子尖之後接著去夾菜,但因為都是熟人,也沒法說。“

“有一次10多人聚會,我想用公筷,又怕別人誤會,所以就餐時很尷尬。還有一次吃火鍋,我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動筷子,只能假稱自己剛吃過,不太餓!”

“在單位裡提議使用公筷的人,一般會被視為矯情、有潔癖等,不容易跟同事打成一片。”

張文宏:分餐制是一定要做到的,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

這種無奈,折射出當下用餐方式中存在的幾個問題:缺乏公用餐具,沒有分餐習慣,飲食衛生難以保證。

難以說服老人分餐主要在於習慣,以及家庭親情氛圍,不過習慣是可以改變的。用公筷給老人夾菜其實是不影響吃飯氛圍的,最影響氛圍的其實是看手機。年輕人可以漸漸告訴老年人,這是一種新時尚。“Fashion這個詞不僅是硬件,更是軟件。上海率先提出公筷公勺,作為上海市民,也應當帶頭起到引領作用。”


分餐制是一種講文明衛生的進餐方式,有利於防止疾病傳播,有利於減少浪費和節約,有利於提高文明程度。但我們國家的多數人因長期的進餐習慣和觀念限制,從思想上比較反對分餐制,所以推行分餐制比較困難。但由於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更重視衛生和生活質量。所以我認為盡菅有困難,但也必須逐步推行分餐制,逐步改變過去落後的進餐方式,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將自己需要的食物取出,吃多少,取多少。這樣既可以控制自己的食量,也避免用餐期間相互接觸和有可能發生的食物汙染或疾病傳播。

分餐制也是文明表現之一。希望通過這次疫情,中餐也表現出一個文明的分餐制。但是切記:用共用筷子夾菜放到自己碗裡的時候,千萬不要讓共用筷子觸碰到自己碗裡已有的食物。這又是間接傳染!

至於怎麼分餐,可以根據自己家庭的生活習慣進行選擇,既尊重家人的生活習慣,也保證家人身體健康;既融入親情,也享受美味。

張文宏:分餐制是一定要做到的,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

但無論選擇怎樣的吃飯方式,使用公筷或公用勺子,分在盤子裡或碗裡吃,都沒問題,最重要的是要保證食物是安全衛生的。

每次燒好飯菜端上桌,家裡有老人喜歡翻菜,還喜歡嘬筷子。我真的很無語,礙於情面又不好說啥,每次吃飯夾菜都夾自己面前的,但就是這樣還是不能保證,有人就喜歡筷子亂戳亂翻。我真的希望家裡也可以分餐制,像食堂裡用的那種不鏽鋼盆就蠻好。但不現實,中國人的家庭做不到啊!

張文宏:分餐制是一定要做到的,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

據用餐人數、規模情況配備公筷,實施一菜一公筷;有條件的可為每位賓客提供一套公筷及個人使用的筷勺。 “從科學角度來看,合餐極易導致疾病傳染。部分通過唾液、呼吸道、消化道傳播的疾病,如流感、結核病、幽門螺桿菌等,只要就餐人中有人感染此類疾病,就有可能導致其他就餐者感染。如結核病主要由呼吸道傳染,即咳嗽、咳痰、飛沫為主要傳播途徑,合餐時結核病很可能通過唾液傳播。

在我國,許多人由於過分飲食,高熱量食物攝入過多,水果、蔬菜攝入過少,導致肥胖、營養缺乏等問題,從而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

張文宏:分餐制是一定要做到的,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


分餐的方式不僅僅是吃飯 ,也可以是團圓,溫暖,相親相敬,守候, 盼望,等待……更多的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分餐對於兒童,可以避免孩子挑食偏食。

根據每人每餐所需的營養,搭配飯菜,保證每餐有適量的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同時控制進食量,保證營養平衡。小孩子吃飯容易挑食。如果不分餐,可能會造成老人吃不好,小孩子偏食的可能。分餐制能給老人更多的時間吃飯,給孩子養成不偏食的習慣,因為大人的榜樣是無窮的。

尤其是對兒童,可以起到杜絕偏食、挑食的壞毛病。

張文宏:分餐制是一定要做到的,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

疫情結束後,在生活習慣上有人建議“分餐制”,能行得通嗎?

分餐制不是現在剛出現,很早就有了。很多講衛生有條件的家庭,搞分餐已有很長時間。

分餐對從衛生防護和生活習慣上都是一種挑戰和進步,它能從源頭上防止各人口腔的細菌互不交叉感染,又能減輕廚房生活繁雜的壓力。

中國人最不好的風俗就是不分餐吃飯,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大家都在同一碗菜裡翻來覆去的夾菜,很容易相互傳染病毒,就算沒有傳染病也是非常不衛生的。

家裡都是合餐,單位都是分餐,婚喪嫁娶大擺酒席也是合餐。

哪種方式都有利有弊,千百年的習慣想改你也改不了。

總不能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分餐制,總不能吃結婚宴要酒店給你分餐,該怎麼吃還是怎麼吃,不科學不衛生又能怎樣。

為了全民健康,建議國家出臺分餐吃飯制度,只有國家出臺制度,百姓才好執行。如果自己實行分餐吃飯,那些衛生意識不強的人會覺得是別人嫌棄他,會有意見,只有強制執行,誰都不會有意見,包括家庭吃飯也一樣要執行分餐制,不為別的,就為自身衛生和健康!

也有網友表示反對意見:一般家庭,特別是農村家庭,分餐制是不現實的。既然有的人認為,清洗餐具達不到消毒的目的,那麼就算分餐食用,最後大家的餐具還是放在一起洗,下一頓使用的餐具還是混亂的,這也無法達到分餐的初衷啊。你總不能把每個人使用的餐具都完全分開放置吧。況且這樣要多添置很多的餐具才行。家裡來了客人,餐具不夠用怎麼辦,客人吃完飯走了,用過的餐具怎麼辦?你到親戚家做客難道還要自帶餐具才行嗎?如果今天吃火鍋,家裡人又多,你總不能給每人都準備一個火鍋吧?所以主張分餐制的想法其實就是鑽牛角尖,就像這次的非洲疫情一樣,很多病毒的傳播不是單單靠分餐制就能解決的。

為什麼這麼難?

中餐分餐比較難,和中餐的飲食方式,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

第一,洗碗的壓力大。

西方大多普及了洗碗機,他們沒有太多洗碗的壓力。但是中國洗碗機普及力度不大,大部分家庭還是靠手洗,這就增加了做家務人的工作量。

以一家三口,三個菜為例。

普通人家吃飯,三個飯碗,三個主菜盤,三雙筷子。 總共九樣餐具。

如果分餐,講究的人家,每一個人一個飯碗,三個小菜碗,一雙筷子,算下來,需要三個飯碗,九個菜碗,三雙筷子,總共15樣餐具。

不講究的人家,三個飯碗,三個主菜盤,三個小碟兒,三雙筷子,三個勺子(對於把菜兒盛到自己碟子裡),總共15樣餐具。

我們畢竟一日三餐,一天算下來要多洗很多餐具。

你們別說把所有菜都盛到自己碗裡,這對做飯的人是極其不尊重的,我們吃的不是大鍋煮。

第二,麻煩。

中餐很多人吃飯的習慣,一口菜一口飯。如果用公筷公勺,把菜夾到自己的碟子裡。也就意味著你在這頓飯裡,你會無數次的在公筷和自己的筷子之間轉換。手腳麻利的年輕人好辦。年長一點兒的和年幼一點兒的,就很麻煩。

第三,分餐並不能完全解決疾病的傳播,僅僅是個人衛生和個人習慣罷了。

都是一家人,不是說僅僅分餐就不會傳染其他的疾病。家中有病人,不用說,大家會主動分餐,也是應該的必須的。可很多疾病並不是靠胃腸道傳播的。

這裡有人可能會提到幽門螺桿菌,我想說的是,你分餐了,難道你不跟你老公親嘴嗎?你親嘴的時候,幽門螺桿菌該傳染還會傳染。最好的辦法,得了幽門螺桿菌,該治就治。不治問題也不大,中國70%的人都帶有幽門螺桿菌,而且目前只是理論上證實會增加胃癌的概率,但並沒有完全絕對的證據,得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

第四,中國的很多食物,不太適合分餐。

像火鍋。有人可能會提出來一人一個的小火鍋。我只能說一人一個的不叫火鍋,叫水煮菜。四川的牛油鍋,必須得用大鍋,如果用小鍋,又稠又濺油,根本沒法兒吃。還有北京的大銅鍋,必須要大鍋炭火,這樣火旺溫度高,涮下去的肉,短時間的就熟。如果換成小鍋,電磁爐,那火力太溫和了。

分餐制度其實更適合陌生人,例如學校的食堂,例如自助餐,這些都是分餐廳的很好的體現。但是中國式的聚餐,你想做分餐也有點兒難。試想一下一桌十個人,一盤兒菜就那一點兒,如果有服務員進行分餐,每個人就可能就一口。如果每一個菜都放上公勺公筷,桌面其實挺擁擠的,而且人多,很容易公勺公筷放錯地方。

對於家庭來說,分餐是個人習慣,不必強推。每家有每家的習慣就好了。雖說中國古代是分餐制,但那也是有錢人家的講究,普通人家吃飯,餐具都沒有那麼多,哪敢分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