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的牙!》換牙期心理援助、素質教育,一本書幫你全搞定

溪溪是個可愛的小女生,一次她在小測驗裡考了100分,但回家之後她卻心情低落。

媽媽一問才知道,她課間聽到同學在議論她,說她沒有門牙很可笑,不知道喝水會不會噴出來?同學們哈哈大笑,還說一定要離她遠點,免得被噴到。

溪溪聽到這些話,很難過,她哭著問媽媽:什麼時候我的牙才能長出來呀?

其實,溪溪的煩惱是換牙期孩子的普遍問題。進入換牙期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因為疼痛、飲食不便、被同學笑話等情況,遭遇換牙期煩惱。


《哎呀,我的牙!》換牙期心理援助、素質教育,一本書幫你全搞定


家長們往往更多重視的是換牙期的口腔衛生和飲食習慣,但很少注意對這一時期孩子的心靈進行撫慰。換牙期本來是個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孩子為此而產生焦慮或自卑,這就得不償失了。

為應對換牙期孩子的各種心理問題和不良情緒,我為孩子們推薦這本《哎呀,我的牙!》。

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繪本,作者用鏡面視角創造出異乎尋常的換牙期焦慮,在歡快的氣氛中,疏解孩子的焦慮感和孤立感,並教孩子如何應對各種麻煩,幫孩子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哎呀,我的牙!》最大的特點是寓教於樂,全書詼諧幽默,沒有說教卻傳遞了大量教育內容,讓孩子毫無壓力地學習,實屬難得一見的好書。

《哎呀,我的牙!》換牙期心理援助、素質教育,一本書幫你全搞定

一、倒影視角,異乎尋常抓眼球

為了緩解小讀者們的換牙期煩惱,作者從換牙這個真實事件出發,編織出有別於普遍認知的衝突和矛盾。翻開《哎呀,我的牙!》劇情讓小讀者們眼前一亮,也充滿疑惑,帶著這些問號,他們會很好奇地一直讀下去。

一般來講,小朋友都是不喜歡掉牙的,因為沒有門牙會很醜,會被同學笑話,牙齒要掉不掉的時候,還會伴隨疼痛。但《哎呀,我的牙!》一書中的小主人公薇爾瑪,卻巴望著自己能有一顆“搖晃”的牙齒,這是為什麼呢?

一般來講,小朋友們如果有了一顆搖搖晃晃的牙齒後,他們會希望這顆牙快點兒脫落,因為不脫落也不敢用來咬東西,有時候不小心碰到還會疼,而且如果不脫落也會影響恆牙的萌出。但《哎呀,我的牙!》一書中的小主人公薇爾瑪,卻巴望著自己這顆搖晃的牙不要脫落,最好永遠在嘴裡搖晃。這又是為什麼呢?繼續看下去,才能找到答案。

至於“因為缺牙而被嘲笑”這個在真實情境中經常上演的情節,作者卻是隻字未提。相反,主人公薇爾瑪卻正因為“有豁牙”才得以繼續留在“換牙俱樂部”,這真是令人驚奇呀!


《哎呀,我的牙!》換牙期心理援助、素質教育,一本書幫你全搞定


在《哎呀,我的牙!》中,處處出人意料、充滿驚喜。

作者拋棄兒童常見的換牙困擾,反其道而行之,用異乎尋常的事件來作為故事的主線。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1、利用眼球效應,牢牢抓住讀者,讓孩子們跟著好奇心的牽引,順暢地讀完本書。

所謂“眼球效應”就是用各種手段造成醒目、轟動的效果,以便把別人的目光吸引過來,引起人們的注意,以達到宣傳自己,推廣自己的目的。

而《哎呀,我的牙!》這本書,所使用的手段就是利用倒影視角來創造驚喜。孩子們就像是在看倒影一樣,他們抗拒的事,薇爾瑪卻期盼著。這樣迥然不同的設計,更容易引起孩子們的關注,利用眼球效應,達到教育目的。


《哎呀,我的牙!》換牙期心理援助、素質教育,一本書幫你全搞定

2、降低防禦心理,拉近距離,讓故事情節更易於被孩子們接受。

防禦心理是指個體無意識的保護反應,其中個體為免遭焦慮的侵襲和折磨時,一部分個體會選擇逃避現實,以尋求心理平衡。如果孩子正處於換牙期焦慮中,可能我們一提被同學笑話的事,他們就會產生牴觸情緒,不願意就此事多說什麼。這是他們在啟動自我保護機制,用不談論、不面對的行為來緩解心理壓力。

而《哎呀,我的牙!》這本書,避免了直接觸及孩子的傷心處,而是用倒影角度,讓孩子看到薇爾瑪的焦慮,並引導孩子通過對薇爾瑪的觀察,學習如何處理焦慮。由於薇爾瑪的焦慮是脫離現實的,這就讓孩子們沒有被戳穿的痛感,可以順暢地融入故事之中。


《哎呀,我的牙!》換牙期心理援助、素質教育,一本書幫你全搞定

二、擺脫孤立感,換牙俱樂部歡迎你

孩子的換牙期從5-7歲開始,到12-13歲乳牙全部脫落,恆牙替換完畢。也就是說,換牙期將伴隨孩子整個小學階段。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歸宿感從家庭向社會同伴轉移,從同伴中得到友誼、支持和尊重成為他們必需的精神寄託。如果孩子在同齡人中被孤立,將會給他們留下較大的精神創傷。

掉牙讓孩子顯得那麼與眾不同,同學有意無意的玩笑,可能會讓孩子感受到被排斥和孤立。這時,如何才能讓孩子順利融入群體之中呢?這個問題看起來好難,畢竟家長也不在學校,無從直接干預孩子的社交。

《哎呀,我的牙!》給出了一個絕妙的創意:換牙俱樂部。

打開繪本的環襯頁,映入眼簾的就是一份換牙俱樂部的《入會申請表》,裡面詳細介紹瞭如何才能入會。同時可以看到俱樂部其他成員的照片,小讀者會發現:哇塞,這個俱樂部有很多人呢。

只要有一顆搖晃的牙,就可以加入這個大家庭啦。


《哎呀,我的牙!》換牙期心理援助、素質教育,一本書幫你全搞定


翻到後環襯,在換牙俱樂部的成員牆上,還為讀這本書的孩子留了位置,家長們可以引導孩子在擁有資格時將自己的照片貼上去。在換牙俱樂部裡,即使缺牙大家也能開懷大笑,因為豁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我們熱愛這個特點。

《哎呀,我的牙!》利用“換牙俱樂部”直接將孩子劃歸到了“大多數人”的群體裡。因為“一旦成為換牙者,永遠都是換牙者!”,因為“我們不只是換牙俱樂部,還是最酷的缺牙幫!”,故事裡的童言童語,讓小讀者們感到他們其實不是與眾不同的,相反,每個人都會換牙,都會有缺牙期,這才是正常的大多數人的經歷。

因此,換牙俱樂部的隊伍逐漸壯大。同時,有心的小讀者還會發現,換牙俱樂部的牆上還有老人的照片,為什麼呢?因為老人也會掉牙嘛,哈哈,原來爺爺奶奶也是我們一個俱樂部的。


《哎呀,我的牙!》換牙期心理援助、素質教育,一本書幫你全搞定


“換牙俱樂部”的創意讓人莫名心生歡喜,這是因為作者在創作這個情節時,很好地利用了“樂隊花車效應”,對小讀者們進行了一次心理撫慰。

人類經常會有一種傾向,去從事或相信多數人從事或相信的東西,就是所謂的“樂隊花車效應”

人們這麼做其實是為了不讓自己在社會中被孤立。而孩子們換牙時,就很有可能因為同伴的反應,而品嚐到孤立感。

像開篇提到的溪溪小朋友,就是因為同學們暗地裡的議論,而感覺自己被排斥了,所以她的情緒很低落。為了緩解孩子們的孤立感,《哎呀,我的牙!》利用“換牙俱樂部”告訴孩子們,你們才是大多數,你們本來就在花車遊行的隊伍中,快快樂樂地讓別人羨慕去吧。在小學階段,不換牙的孩子,才是另類呢,所以,當小讀者看到這個情節時,會有一種被認可、被接納的愉悅感。


《哎呀,我的牙!》換牙期心理援助、素質教育,一本書幫你全搞定


與多數人保持一致,這讓孩子們感覺安全和溫暖。換牙俱樂部的成員涵蓋了他們的朋友和特別愛護他們的老人,這個團隊令人嚮往。也恰恰是因為“樂隊花車效應”,孩子們會從心理上傾向於參加這個作者創造出來的大部隊,也傾向於相信書中所展現的屬於“換牙俱樂部”的輕鬆氛圍。

為了幫小讀者們擺脫被群體孤立的感覺,《哎呀,我的牙!》不靠說教去改變同伴的行為,也不靠勸慰來疏導換牙孩子的情緒,作者另闢蹊徑,直接將有換牙期煩惱的孩子設置為“大多數”,讓孩子一下子找到團隊歸屬感,焦慮被一笑置之,自豪感油然而生。


《哎呀,我的牙!》換牙期心理援助、素質教育,一本書幫你全搞定

三、提升行動力:像薇爾瑪一樣行動起來吧

《哎呀,我的牙!》一書中的小主人公薇爾瑪,在換牙時共遇到兩個難題,在面對困難時,她表現出了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態度,這為小讀者起到了榜樣示範作用。

一開始,因為對“換牙俱樂部”成員的羨慕,薇爾瑪希望自己也能早日擁有一顆晃晃悠悠的牙。為此,她想了一系列的辦法,並且付諸行動。比如,每天吃搖搖晃晃的果凍、坐搖搖晃晃的彈簧椅,她還根據爸爸講的故事,自主研發了“神奇的換牙舞”。

雖然這些辦法比較荒誕可笑,但這不恰恰就是兒童的特點麼?當他們獨立思考時,一開始總會給出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可如果我們家長不讓他們持續地去探索,他們就永遠不會擁有成熟的方案。


《哎呀,我的牙!》換牙期心理援助、素質教育,一本書幫你全搞定


我國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這傳遞的正是“知行合一”的理念,孩子思維的成熟,需要伴隨著行為上的嘗試。只有多試錯,他們才能懂得如何去優化自己的認識和思維模式。書中的薇爾瑪就是這樣一個行動派,無論她想到怎樣的辦法,都會嘗試一下,然後得到一個關於這個想法的認識,這就是孩子們學習的過程。

薇爾瑪的“神奇的換牙舞”雖然沒有立刻見效,但是卻緩解了她的焦慮心情。她通過跳舞來獲得耐心,她從秋天跳到了春天,終於有一顆牙開始晃悠了。這個情節為孩子演示瞭如何緩解焦慮,其實薇爾瑪也知道跳舞其實不管用,但是跳舞令她開心,並且還獲得了更多等待的耐心,這就是這支舞存在的意義。

在閱讀《哎呀,我的牙!》之後,小讀者們也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緩解換牙期焦慮的辦法。無論這個方法是什麼,只要是孩子自主思考的方案,家長都可以讓孩子試一下,如果沒效果,就要像薇爾瑪一樣,繼續思考繼續嘗試,直到找到屬於自己的好方法。


《哎呀,我的牙!》換牙期心理援助、素質教育,一本書幫你全搞定


後來,薇爾瑪遇到了第二個困難,她想留住這顆晃悠的牙。為此,她積極想辦法,看能不能把它粘起來,也搞出了很多笑話。這些故事情節的鋪設,都是在教育孩子:遇事不要驚慌或苦悶,要主動去想辦法解決,無論結果如何先行動起來,嘗試總好過等待。

我國素質教育學生觀中明確指出: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和開拓進取精神。

在實際生活中,要培養孩子的這種精神,其實並不容易。作為家長,我們很容易就會陷入說教中,而說教是最不被孩子接受的教育形式。在《哎呀,我的牙!》中,薇爾瑪的主動探究和積極行動,以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書中沒有一句說教,卻能給孩子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這就是最好的教育,因為孩子們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


《哎呀,我的牙!》換牙期心理援助、素質教育,一本書幫你全搞定

結語

詼諧幽默是本書不可多得的故事基調,面對問題薇爾瑪有過苦悶,但很快,這種情緒就被她的各種荒誕搞笑的解決方案給沖淡了。

整本書傳遞給小讀者的是:換牙是成長的必經階段,很多人都是“換牙俱樂部”的成員,歡迎你也加入這個俱樂部。換牙的煩惱千千萬,每個人面對換牙都有可能有自己的小痛苦和小焦慮,但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我們懷著一顆探索的心,總是能想到辦法來應對的。

愛因斯坦說,當在學校所學的一切全都忘記之後,還剩下來的才是教育。這是要說明,教育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而不是讓孩子記住知識。未來,孩子要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一定不是我們現在能夠想象的,那些全新的問題,需要孩子們用他們習得的各種能力來攻克。


《哎呀,我的牙!》換牙期心理援助、素質教育,一本書幫你全搞定


《哎呀,我的牙!》這本書最珍貴的就是,它看似是在緩解孩子的換牙期焦慮,實則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行動力都進行了教育和薰陶。作者將“心理援助”和“素質教育”這兩個目的,完美地融合在一個引人發笑的故事情節中,可謂妙筆生花。

願這樣一本小書,能為每一位翻開它的小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