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俗之爭丨“教權凌駕於王權之上”,教權為何難逃沒落的命運?

文:文史明鏡說

引言

公元五世紀,日耳曼蠻族消滅了西羅馬帝國,隨後在其廢墟上建立起了多個國家。之所以稱其蠻族,是因為其文明在當時遠遠落後於羅馬文明。而日耳曼民族在建立國家之後並沒有完全摒棄羅馬文明,相反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把自己的文明和羅馬文明進行了有機結合,於是產生了全新的文明。

基督教文明出現在西羅馬帝國統治的晚期,其自身具有極大的包容性,於是在蠻族侵入之後,它完美地融合羅馬制度和日耳曼民族特點,保存了以羅馬教廷為核心的天主教會的宗教實力。在日耳曼民族建立國家的初期,羅馬教廷和教會不過苟延殘喘,但是隨著傳教活動的逐漸深入以及教會勢力的擴大,羅馬教廷開始和世俗君主爭起了世俗霸權,於是在中世紀西歐不得不陷入了長達幾百年的教俗之爭。

在最初的封建制度管理下的西歐社會封閉,政權鬆散,王權弱小

西歐封建制度的建立必然有著許多影響因素,日耳曼民族固然在其佔據不小的角色,但是羅馬所固有的文明和制度必然也對其造成了重要影響。

在日耳曼民族攻進西羅馬帝國之前,意大利的貴族們人心惶惶,自然還有自保措施,他們召集了武士、奴隸和莊客等不同身份的人居住於自己的莊園四周,以此來保護自己的生命和財產,這就是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封建莊園制度的雛形。在封閉的封建莊園中,領主具有政治、經濟和司法上的管理權,甚至可以決定其治下人們的生命。

教俗之爭丨“教權凌駕於王權之上”,教權為何難逃沒落的命運?

圖 | 日耳曼民族攻進西羅馬帝國

而另一方面,日耳曼民族在攻入西羅馬之後,自然要對於其功臣和歸順的貴族進行論功行賞,於是就賜下了土地,用來換取人們的臣服,這就是封建制度中分封土地的雛形。

在公元八世紀,法蘭克王國為了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於是建立封建制度,即分封土地給其附庸,並且保障受封者在自己的領土內部的政治、經濟等權利,為受封者提供軍事保護。相應的,受封者也必須上交部分土地收益,並且在領主需要的時候提供軍事幫助,作為騎士服軍役。

但是領主和封臣只是兩個相對概念,比如國王是領主,而大貴族是封臣,但是大貴族也可以是領主,而受封於大貴族的小貴族則是封臣。

土地和權力就是這樣一層層分封下去的,但是小貴族只是聽從自己的領主的命令,而並非國王的命令,這就導致下層的大貴族才是真正掌握實權的人,而國王不過是在名義上統治所有,實際上實權十分有限。

這樣就是西歐各國權力分散,缺乏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原因,甚至於在很多時候,許多封建大貴族的勢力一度勝過王權。

封建制度的缺陷為教會提供了機會,教會的理想和王權統治之間存在矛盾,而神職人員迫於現實生計而臣服於封建領主

上文已經說到封建制度存在其缺陷,王權極度分散,地方割據的情況較為嚴重,同時階級與階級之間等級分明,經濟社會處於封閉之中,因此西歐缺乏大一統的條件,無法成為像羅馬一樣的統一帝國。

教俗之爭丨“教權凌駕於王權之上”,教權為何難逃沒落的命運?

圖 | 西歐封閉統治

在日耳曼民族才開始佔領羅馬的土地之初,教會不得不謹小慎微,依靠著長袖善舞來與其民族共存。同時孤立無援的教會還依賴著日耳曼首領來對其民眾進行傳教,擴大基督教的影響力,因此對待日耳曼首領以及其建立的王權一般也是持著謙卑的姿態。

基督教一直存在著兩種宗教理想,一種就是追求人的靈魂平等,但是這不過是一句空話而已,因為在現實中在權力的侵蝕下,地位至高無上的人一旦感受到了地位的優越,絕大部分人都不會再擁護平權和平等,看似高尚的神職人員也不例外。

第二種理想就是建立一個統一的基督教王國,相比於第一種理想而言,其中蘊含著更多世俗的因素,和封建王權統治自然是相斥的。教會竟然想要成為統領王國的最高存在,這是王權萬萬所不能答應的。

雖然封建王權存在著分散的缺陷,但是這只是制度自身存在的缺陷,而手握王權的君主們自然還是認為自己是最高統治者,是所有權力的來源,是舉世無雙的存在。因此教會和王權就產生了矛盾點。

但是教會具備獨特的統一西歐的優勢,這是封建王權所沒有的。那就是它掌握著整個西歐的精神力量,當然這一優勢的出現還得多虧王權的幫助。

教俗之爭丨“教權凌駕於王權之上”,教權為何難逃沒落的命運?

圖 | 中世紀西歐封建王權

這是因為君主們對於傳教的扶持,才使得基督教深入人心,無論是上到君主還是下到農奴,都是基督教的信徒,而所有的人如果想要在死後進入天堂,那就必須得到教會的認可,畢竟宗教的解釋權是握在教會手中的。

這使得教會自然就擁有了一種巨大的權力,而藉助於這一權力,教會就能夠干涉世俗事務,畢竟信徒們都身處俗世之中。

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神職人員自己也是身處俗世之中,也是血肉之軀,需要承受衣食住行,需要在修建教堂,這些都需要在土地和物資,而羅馬教廷不可能管理負責到每一個神職人員,每一處教堂,因此這些人需要封建領主的資助和保護。

但是誰也不會做賠本買賣,神職人員必須也要有所表示才能依附於領主們,因此他們多數都是直接向領主稱臣效忠。

但是這一點自然是和教會的理想相背離的,因此教會也曾三令五申禁止神職人員向領主稱臣,但是屢禁不止。

教俗之爭丨“教權凌駕於王權之上”,教權為何難逃沒落的命運?

圖 | 神職人員

本身在羅馬帝國時期是羅馬皇帝任命教廷的主教,在日耳曼建立國家之後也繼承了這項傳統,因此領主任命神職人員,給予其大量封賞,而神職人員對其俯首稱臣以求庇佑自然也不是什麼出挑的事情。在《封建社會》中有提到這種狀況:

“國王和諸侯習慣於要求他們提名的主教或修道院長向自己行臣服禮;鄉村領主有時也要求教區祭司行臣服禮。”

教權和王權爭鬥了數百年,最終教權得勝,得到最高權力的教皇腐敗問題日益嚴重,教權最終還是走向了沒落

在法蘭克王國建立的初期,教會的處境仍然有幾分如履薄冰的緊張感。但是在公元五世紀,情況出現了轉機,當時的執掌法蘭克的墨洛溫家族出現了篡權者丕平,他篡奪了王位,為了證明其即位合法性,他邀請了主教為他主持聖禮,之後教皇還親自為他加冕,就是為了他的王位能夠坐穩。之後丕平為了感激教皇,贈送給了教皇一塊土地,作為交換。

雖然簡單來看,似乎這不過是一場簡單的交易而已,但是其背後的深意是巨大的,因為這就開啟了教權為王權加冕的先河,即教權凌駕於王權之上,教皇可以決定廢黜或者授予王位。

教俗之爭丨“教權凌駕於王權之上”,教權為何難逃沒落的命運?

圖 | 中世紀西歐宮廷

在丕平之後就是著名的查理曼大帝,其最為重要的功績就是統一西歐,創造了版圖巨大的國家。他是丕平之子,自然和教會關係不錯。在《基督教史綱》中有提到他曾經給教皇寫了一封信,表示願意和教會一起各司其職:

“我的天職是用武力保衛教會,使它不受異教徒的攻擊蹂躪,在教會內部確保教會的純正信仰。而聖父,你的職責則是用祈禱支持我的武力。”

教會其實也不願意屈居人下,但是查理曼是一個具有鐵血手腕的君主,因此教會只好妥協。

在查理曼大帝死後,他的繼位者則是無能之輩,最終使得法蘭克帝國一分為三,此時的羅馬教會便抓住時機,想要撇清教會對封建王權之間的臣服關係,於是捏造出一份文件,宣稱君士坦丁大帝曾經致信給當時的羅馬教皇,許諾給予其宗教事務獨立權以及整個羅馬西部。因為這一份所謂的證據,曾經使得王權在和教權的爭鬥中一直處於弱勢。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法蘭克國家一再分裂,但是教會中卻出現了一眾鐵腕人物,要求改變教會的腐敗現象,隔絕神職人員和封建王權的聯繫。

在公元十一世紀,神聖羅馬帝國國王亨利三世藉著反腐敗的名頭開除了教皇的職務,這是第一次把教權和王權之間的爭鬥擺在明面上。

教俗之爭丨“教權凌駕於王權之上”,教權為何難逃沒落的命運?

圖 | 亨利三世

後來教會憑藉一系列手段,成功確定了教權最高權力的地位。但是所謂月滿則虧乃是世間常理,因為得到了最高的權力,教會的腐敗問題越發嚴重,各種邪惡行徑也是讓人觸目驚心,使得人們離心離德,最終出現了宗教改革,而教會至高無上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王權最終佔得上風。

結語

封建制度建立的社會是權力分散的,封閉的,因此王權無法實現大一統。而教會在封建勢力的幫助下,勢力逐漸擴散至西歐全境。教會是宗教精神的領袖,具備了統一的優勢,同時也有建立統一基督教國家的理想,因此教會和封建勢力出現了衝突點。

丕平邀請教皇為他加冕是教權和王權之間地位發生變動的起點,在之後的數百年中,教權和王權衝突不斷,教會獲勝。隨著教會的勝利,教權也走向了巔峰,但是還是不可避免地因為其醜惡行徑而一步步衰落,王權最終佔得上風。

參考歷史文獻:

《封建社會》

《基督教會史》

《西方哲學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